提起泰昌布莊, 我們這一代中國海員應當說沒有不知道新加坡泰昌布莊的, 而泰昌布莊的興衰史, 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一代中國海員和中國經濟成長的過程。泰昌布莊從70年代開始向中國海員推銷的布料, 到80年代開始賣金貨和電器, 90年代初又轉行小百貨,到90年代末的關門大吉。正好見證了我們這一代中國海員逐步地融入世界的過程。
當年,中國海員不論是從紅燈碼頭上岸, 還是從西錨地, 或者是從裕廊等碼頭上岸,船舶代理公司都會安排交通船或交通車將中國海員接到泰昌布莊這條街。 然後又從這裏將中國海員送回船上。 在這條不過兩叁百米長的小街上, 最興旺時聚積了十餘家專門做中國海員生意的布荘,金鋪,電器店和雜貨鋪。 其中最著名就是泰昌布莊,以及後來的兄妹店和眼鏡店。 這些商店都是專門做中國海員的生意的。於是這條小街就成了中國海員在新加坡的聚散地。 眼鏡店並不是賣眼鏡, 而是因為店主代眼鏡而得名。他的店鋪曾經一度免費供給海員紙盒裝的飲料。 這也從一個側麵說明那時候他的生意是多麽的興隆。
泰昌布莊所在的這條小街名字叫CIRCULAR ROAD, 這是我到新加坡做工後才知道的,街的長度不過兩叁百米,街兩邊大部份是3層高的新加坡式的店屋,有幾間上麵寫的“1949” 和“1948” ,由此可推斷這條街是40年代末形成的。街的南端正對著著名的華僑銀行, 華僑銀行大廈當年是新加坡最高最美的大廈, 是一坐地標式的建築物。它那優美和獨特的外形將使它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向左轉步行5分鍾左右就可以到達紅燈碼頭。街的北端銜接著橋南路, 向右一轉就是新加坡河。 向左轉有“文公司”,是一間電器行。 再往前可到達芳林公園和橋南中心, 珍珠大廈和牛車水。 我曾經在文公司買過收錄機和照相機,文公司在橋南路上, 並不是專門做中國海員生意的,但是他的位置離泰昌很近, 又是從泰昌到珍珠大廈的必經之路, 因此很多海員也順道去文公司買東西。 那時珍珠大廈也是中國海員必須逛的地方,也很多間商店專門做中國人的生意。牛車水更是買便宜貨的地方,那時的東西真是很便宜, 100元就可以讓你連背帶扛的。
現在的“文公司”還是當年的老樣子, 可是CIRCULAR ROAD 已經沒有任何當年的影子了。記得1999年初, 兄妹店和眼鏡店還在這條街上艱難的維持著。 我在4, 5月的時候去坐了一會兒, 眼鏡店的老板和我打招呼,盡管我已經很久沒有來了,可是他還能認出我,這也是生意人的一種本能吧。我告訴他,我已經不做船長了,現在一家船舶管理公司工作。薪水一個月三千多元。他說好啊,不錯的,你以為新加坡本地人能掙多少錢嗎! 他還說他要收擋不做了,沒有生意了, 海員也不來了,來了也不買了。 等到我11月再路過這條街時, 這兩家堅持到最後的店鋪也關門了,不見了蹤影。 但是兩邊的店鋪都經過了翻新, 成了保護區。 和過去是不能比了, 現在大部分都是酒廊,咖啡店和夜總會, 基本上屬於是河畔夜生活娛樂場所的一部分。
CIRCULAR可以翻譯成循環路, 可是新加坡還有一條路叫循環路。 英文是CIRCUIT ROAD。 由於這條街太小, 因此可能沒有正式的中文名字。 我查了幾份地圖都找不到中文名稱。 但是從我保留的眼鏡店的名片上的中文地址是, 新加坡沙球朥律 門牌六十二號。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風水輪流轉。 新加坡的這條小街不僅見證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也見證了中國海員的酸甜苦辣。 如今的新加坡已經不是當年的新加坡了,因為她已經從發展中國家變為發達國了。 如今的中國海員更不是當年的中國海員了。因為他們的薪水已經翻了幾十倍和幾百倍,已經從中國海員逐漸地變成了國際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