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你對北京最懷念什麽?我說,最懷念的就是玉淵潭公園的各種各樣的群體健身活動。我就是該活動的受益人。每次回國,我都要買一張公園月票,天天到這裏鍛煉。
圖 12 、跳繩
一位男子正在跳繩,跳的是一跳二回旋,即 跳躍一次,繩索回旋二周。他跳的非常輕鬆,能連續跳五六十下。 跳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有氧運動,半小時消耗熱量四百卡,能有效地調節身體的肌肉和運動協調能力,對心肺係統等各種髒器以及協調性、減肥等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跳繩在中小學生中比較普及,體育課有跳繩教學。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體育課要測驗跳繩,她當時沒掌握要領,隻能連續跳幾下。早上 7 點去上學,她和我商量, 6 點起床,我陪她到樓下練 30 分鍾跳繩。三天後,她能連續跳一百多下,跳繩測驗全班第一。我們在高中時,有一段時間特別熱衷跳繩,那時男生練的是單腳 一跳二回旋,難度很大。課間休息時,互相比賽。我們班上有個同學叫李士傑,跳的最好,單腳二回旋能跳二三十下。
圖 13 、打排球
在青磚地上劃出場地白線,再立上兩根金屬杆,簡易排球場就有了。這種因地製宜、因陋就簡的體育活動是全民健體的普遍形式。至於網高標不標準是次要的,能玩就行。排球因場地設備簡單、比賽規則容易掌握、運動量可大可小,適合於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訓練程度的人,在城市裏屬於普及較廣的運動。在公園裏,經常看到男女老少搭配一起玩排球,雖說幾乎看不到大力扣球等精彩場麵,但絕對是充滿歡笑的群體運動。
圖 14 、打羽毛球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集激情與智慧於一身的運動, 是中國普及麵最廣的運動之一,超過了中國的國球乒乓球,其原因之一就是不受場地和設備的限製。記得我在勝利油田工作時,工會裏大家借用最多的運動器材就是羽毛球拍,出了辦公室的門就能打。我在廣州的表弟是個羽毛球好手,他是一個公司的老總,曾參加過當地的羽毛球比賽。業餘時間,常常到羽毛球館練習。
群眾性的羽毛球運動目前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業餘選手的水平越來越高,由室外運動向室內發展,相對應的是羽毛球俱樂部越來越多,如上海市羽毛球場館就有數百個,各種比賽也越來越多;另一種是普及麵越來越大,一般群眾大多在室外進行活動,室外新鮮的空氣和微微的自然風,不僅不會影響這個運動的美妙和健身效果,相反卻能更好地促進血液的循環,更能夠愉悅心情和鍛煉身體。
圖 15 、練氣功
在公園裏,最大的健身團體永遠是氣功練習者。氣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具有養生、健體、改善身體狀況的積極作用。但近 20 年來,也出了不少問題,被取締的各種“神功”不少,其“創始人”有被判刑的,有流亡海外的 …… 但隻要有人教授並組織練習“氣功”,人們總是趨之若騖。
國家體育總局組織多學科的專家,在繼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挖掘整理優秀的傳統氣功功法,編創完成了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六字訣等四種健身氣功,在全國組織推廣。但其它民間的功法仍然是各行其道。
我母親離休後,曾學習了北京體育學院張廣德 教授創編的導引養生功,並作為北京隊的 隊員參加 了 1991 年體育學院組織 的首屆國際導引養生功表演大會。在有台灣、澳門、香港、新加坡、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地區以及國內各省 派隊參加的情況下,她所在的有 160 人的北京隊獲得團體表演優秀獎。
圖 16 、跳交誼舞
在所有健身活動中,跳交誼舞永遠是最歡快的運動。“男女搭伴,幹活不累”,體育鍛煉也是如此,而交誼舞則成為男女鍛煉及社交的最好形式。交誼舞雖源於歐洲宮廷社交舞會,但很快流傳到民間。抗戰時期, 美國人艾格妮絲·史沫特萊 來到延安, 傳授 給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帶頭跳舞,一時交誼舞在延安盛行。改革開放後,交誼舞再度在中國盛行,以中年人為多。幾乎所有城市的廣場、公園,都有跳舞的人群。而一些年輕人,和國際接軌,更熱衷於帶有“競技”性的國際標準舞。
1990 年,我開始在玉淵潭學跳交誼舞,從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拉丁舞班一氣下來,使我的心髒狀況有所改進,從此如同穿上了“紅舞鞋”,一發不可收。來到美國後,我做了積極推廣跳交誼舞的工作,前後跟我學的有一百多人。有一段時間,我們輪番在家裏舉辦舞會。
圖 17 、跳民族舞
在玉淵潭公園裏,學跳民族舞的至少有五六個群體,大一點的有上百人,少的也有幾十人,多為中年女性,也有一些勇敢的男性。
教舞即領舞的大多是專業歌舞團退休的演員,有紮實的舞蹈功底。他們每天至少跳 2 小時,鍛煉身體的效果十分明顯。我妹妹患癌症之前,曾和他們一起跳了很長一段時間。受我妹妹的影響,我也曾想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我站在旁邊為他們照了十幾張相,他們跳的舞有:藏族舞蹈“走進西藏”、“珠穆朗瑪”,新疆維吾爾族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漢族舞蹈“走進新時代”、“好日子” ( 東北秧歌 ) 、“茉莉花”,傣族風情舞等。
圖 18 、扇子舞
舞者是那樣地投入,那樣地陶然,那樣地樂此不疲,雖然舞姿談不上優美婀娜,但一招一勢中流露出的認真勁足以讓觀看者折服。這不正是人的生命活力最充足的流露和抒發嗎?這些跳舞者說,練習民族舞有許多好處:一是有較強趣味性,豐富生活;二是能培養舞者的氣質;三是強身健體,心情愉悅;四是廣交朋友。
圖 19 、爬行鍛煉
當我看到一男一女在地上爬行時,我感到很奇怪,這是在練功?一問才知,他們是在爬行鍛煉。爬行是人類古老的健身方法之一,它與古老的“老貓伸腰法”相近似。爬行者像老貓伸懶腰一般,四肢伏地,將腰拉長,然後再收腰,一步一步地向前爬。如此反複動作 20-30 遍,即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人在爬行時,全身 70 ﹪的血液處於與心髒同一水平位置,心血管無須付出很大的負荷來滿足人體的需要,因而大大的減輕了心血管係統的工作量,這對腦部供血不足、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有一定的療效。
人在爬行時一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呼吸時,膈肌上下運動的幅度增大、肺泡擴大,腹腔各種髒器、血管也隨著呼吸的頻率有節奏地運動,彌補胸式呼吸的不足。
爬行時,上肢、下肢和腰腹部的肌肉群均需參與運動,這對全麵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各關節的靈活性可起到積極的作用
圖 20 、太極柔力球
一群中老年人各自將一個直徑約 5 厘米的小球放在球拍中,隨後他們伴隨音樂,像做體操一樣運動起來,似太極剛柔並濟,舒緩柔和。小球淩空飛起三四米高時,他們將球拍沿小球下落方向施力,將小球橫向推開,球拍劃了一個弧線後,小球穩穩地停在球拍中 …… 這種既不是網球也不是羽毛球更不是乒乓球的新玩意叫太極柔力球,興起的時間不長,很快就以“滾雪球”式的速度在中老年人當中流行起來。
太極柔力球運動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它不受場地和氣候的限製,門前屋後室內床前都可以進行。它可以一個人單練,也可以二人乃至多人一起玩,十分方便靈活。
太極柔力球是一種輕靈柔和的運動,幾乎所有動作都是在轉圈走弧、旋圓中完成,每一動作都要集中精力,由眼神、到肢體完整一氣。在練習中強調的精神內守,心靜體鬆,大腦得到抑製性保護。在練習太極柔力球時,要求“上虛下實中間靈”,“鬆腰活胯”,腰為主宰帶動全身,每一個動作都是由腰腹轉動運力而完成的。這樣,就對內髒器官起到了按摩作用,太極柔力球的運動全都是順關節自然放鬆的圓弧運動,鍛煉時全身一齊運動,各部分的肌肉群協同參加,如旋轉、劃圓,反複的纏、繞、粘轉,增加了肌肉力量和對關節的保護性,能減緩肌肉的萎縮和骨骼及關節的退化,對老年人特別適合。
圖 21 、地上練書法
拎一桶水,拿一支長毛筆,在地上書寫“水帖”,這是北京玉淵潭公園南門口不時見到的“一景”。寫字者稱:“既修身養性,又節省紙墨,何樂而不為呢?”我母親在世時,曾是他們當中的一員,在她的回憶錄裏,有一段談到她在玉淵潭地上如何練書法。
“練書法和鍛煉身體還可以結合起來。我早晨到玉淵潭公園散步,看到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天天用大筆沾水在方磚地上練書法。他寫的是行書,字蒼勁有力,既鍛煉了身體,又練習了書法。那男子很熱情,為我做了一支筆,筆頭是用硬軟適度的泡沫塑料剪成的,筆杆是約一米長的細竹竿。我每天早晨帶著小水桶和筆到玉淵潭公園,先圍湖轉半圈,做一套導引養生功和保健操,然後到湖邊打一桶水,開始寫字。每個方磚約一尺見方,可寫一個大字。筆沾一次水約寫兩三個字,邊退邊寫。這和在紙上練書法感覺完全兩樣,筆頭沾滿水後有點份量,手臂和腕用力要大的多,腰也很吃力,寫一會兒就腰酸臂疼,汗流浹背。開始時,因掌握不好力度,原有水平發揮不出來。但在掌握了用筆的力度和規律後,字越寫越好,觀看的人也越來越多。”
圖 22 、放風箏
在玉淵潭公園南門外世紀壇附近,有許多人在放風箏。他們手拽線繩,眼望藍天,輕移足步,自信中流露從容,恬淡中透出灑脫。
中國有句古話:“鳶者長壽”。意思就是說,經常放風箏的人壽命長。箏就是放飛心情,放飛健康。用他們的話說:放風箏練腿腳、運眼力,鍛煉頸椎。總是揚頭,自然利頸;眼盯風箏,益目醒神;沐日麗清風,自然益於心腦了。當人們眺望自己的作品搖曳萬裏晴空時,專注、欣慰、恬靜,這種精神狀態強化了高級神經活動的調節功能,促進了機體組織、髒器生理功能的調整和健全。雙目凝視於藍天白雲之上的飛鳶,榮辱皆忘,雜念俱無,與保健氣功的作用異曲同工。其效應符合傳統醫學的修身養性之道。
在風和日麗的大自然中放風箏是最好的日光浴、空氣浴。跑跑停停的肢體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增強新陳代謝,增強體質。 此外,放風箏的群體性很強。箏友相聚,妙語連珠,破悶解難,精神愉快。“笑一笑,十年少”,也是鳶者長壽的重要因素。
漫步在公園裏,一方麵被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所感染,另一方麵,對鍛煉人群中缺少青少年而深感擔憂。現在是周末,本是青少年休息、娛樂的時間,但在運動場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也許他們晚上玩電腦玩的太晚,現在還在睡覺,也許他們的家長把周末的時間安排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他們無暇顧及鍛煉。
據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從 1984 年到 2004 年組織的數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報告顯示,學生耐力素質在 20 年裏持續下降,速度、爆發力、力量素質呈階段性下降,城市裏 25% 男生肥胖和超重。高中生眼睛近視的比例高達 76% ,大學生達 83% 。在體質上,下一代不如我們這一代從我的親屬中就可以看出,我那幾個外甥,大學畢業,又都喝過洋墨水,現在掰腕子都不是我的對手。他們的體質比我上大學時差遠了。
體力活動不足和體育鍛煉不夠是當前國內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問題。據 2005 年有關部門對全國 10 多萬名學生的調查表明, 66% 的學生每天鍛煉時間不足 1 小時, 24.8% 的學生每天基本不鍛煉。青春期是青少年發育成長的敏感期,這一時期的體質如何將決定人一生的身體狀況。這個時期如果被耽誤了,將永遠都補不回來。學生體質存在的問題看似影響的是個體,實則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我們即使在奧運會上拿再多的金牌,麵對全國學生體質連年下降的現狀,又有多大意義?
我希望那些把眼睛隻盯著金牌而不惜花巨資的官員們,能不能關注一下我們下一代的健康。要麵子,更要關注裏子!圖眼前,更要關注未來!奧運金牌固然重要,全民健體才是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