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當不益壯

現居海外,常回國內,自稱
個人資料
正文

舒適快樂的船上生活(尼羅河尋古探幽旅之十)

(2008-04-04 07:06:14) 下一個

 

 

埃及之旅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乘坐豪華遊輪參觀沿岸景點,同時欣賞尼羅河兩岸風光。這是一條十分成熟的旅遊路線,據說遊船有 200 多條,全部由旅遊局控製。晚間泊在碼頭上時,並不是每艘都能靠著碼頭,來晚的,隻能一艘靠著一艘,黑壓壓占據了半個河道。我們有時上船,要穿越別人的船,才能回到自己船上。夜裏是絕對不能拉開窗簾的,因為你的窗子跟另一條船的窗子中間距離可能不足一米。



圖 1 、我們乘坐的遊船

遊輪的設施豪華,客房較大,熱水供應充分,洗漱設備齊整,整體條件不低於我國的三星級飯店。雖說和數萬噸的遠洋遊輪無法比,但在埃及這樣的國家,作為內河遊輪,算不錯的了。從水麵上看船有 4 層。最下麵的一層實際有一半在水裏,我們稱之為半水下層,餐廳、小賣部、台球在這層,我們每天下去吃三頓飯。吃飯時,能看到浪花不時地打在窗戶上。

船艙的艙門在水上第一層,進門後是一個大廳,服務台在大廳裏。這裏有幾組沙發,可以會客,休息。右麵有一個很大的酒吧,左麵是客房。



圖 2 、一層的大廳

順著兩麵旋轉樓梯上二樓,是客房區。巨大的水晶吊燈,使兩層高的寬大樓梯顯得氣派、豪華。



圖 3 、豪華的水晶燈

通向三層的是一個單向旋轉樓梯。三層的客房區是最好的客房區,因是在最上層,視野開闊,距頂層甲板遊泳區近,看景、運動都很方便,相對也安靜些。國旅來的領隊盧導對我們很關照,把我們安排在第三層朝向最好的客房。



圖 4 、三層的走廊

站在走廊裏往前看去,根本看不出是在遊輪上,而像是進了賓館。說是船上飯店也不為過。船上的服務人員不少,永遠都是那麽彬彬有禮。

客房很舒服,有兩張沙發床、寫字台、電視、扶手椅、茶幾,還有一個陽台,可以站在陽台上觀賞尼羅河風光。



圖 5 、我們住的房間

夫人最滿意的是衛生間,浴盆、洗臉池、馬桶一應齊全,比我們想象的寬敞、幹淨, 24 小時供應熱水。看來這三天我們可以在船上好好休息。



圖 6 、幹淨的衛生間

中午,我們打開陽台的落地玻璃窗,欣賞著尼羅河岸的美麗風光:綠油油的田野、高大的椰棗樹、吃草的牛群、戲水的兒童、藍藍的天空、遠處無際的沙漠,猶如在看一幕幕異國風情的電影。



圖 7 、在小陽台上看風景

頂層是甲板(露台),分為兩個區域,靠船尾的是遊泳池和日光浴的區域,擺滿幹淨、舒適的躺椅;靠船頭的是酒吧、健身區域,有乒乓球台、跑步機、劃船器、自行車等。兩排涼亭下擺放著茶幾和椅子,供人看書喝茶聊天。



圖 8 、甲板上的遊泳池

遊船上的日子很悠閑,沒事的時候我們就坐在甲板上觀景,照相,或者躺在躺椅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充分享受度假的美好時光。遺憾的是天氣有點涼,不能遊泳。

當我們的遊船停靠碼頭時,埃及人駕著小船靠近我們的船,手裏舉著埃及特色的布料或服裝,嘴裏喊著價錢,跟船上的遊客討價還價。還不時地把商品扔上來,這邊不要再扔回去,如要,就把錢扔回去。我們住在三層,太高了,隻能看著住在一層的遊客在和他們做生意,很有意思。



圖 9 、在甲板上聊天

白天的喧鬧和耀眼的陽光褪去後,天空變得越來越紅,太陽的餘輝染紅了天上所以的雲朵,燒紅了半邊天空,尼羅河水也被映成紅色。岸邊的椰棗樹迎著夕陽婆娑起舞,一副多麽壯觀的尼羅河夕陽全景圖。

我站在甲板上看日落,直到夕陽完全從尼羅河上消失。河麵上傳來伊斯蘭教徒晚禱的吟唱,那是一種很有穿透力的低沉、悠長的男中音,若遠若近。



圖 10 、航行在尼羅河上的遊船

22 日夜晚,是我們在船上度過的最後一個夜晚,聖誕節又即將來臨,遊船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

實際上,大家對埃及飯都吃夠了,從 19 日起,每天的自助餐樣式都差不多,青菜主要是沙拉,菜的樣式很少,看來在埃及吃青菜是很奢侈的。牛肉燉不爛,咬不動。魚的做法比較單一,味道淡,不香。唯一可取之處是點心比較好,我吃的比較開心。遺憾的是廷福有糖尿病,隻能羨慕地看著我們吃。



圖 11 、豐盛的晚宴

我們團裏有一對老夫妻,七十歲左右。男方有糖尿病,但隻要是吃自助餐,就控製不住自己,不但吃得多,還吃甜食,喝飲料。每次吃飯,女方就不停地管他,說他,當時似乎起點作用,下回吃飯,老毛病又犯。這對老夫妻頓頓在我們麵前演出妻管夫的戲,很有意思。

還有一位老兄,做生意的,自稱有千萬資產,喝完自費啤酒,不交錢,扭頭就走。服務員來收費,害得他的同屋室友(兩個單身男的,導遊把他們安排在一間客房裏)替他付錢。我看不慣,起身告訴導遊,讓她提醒這位自稱大款的人。他的室友是個醫院的領導,人很老實,急忙攔住我說:“算了,反正也沒多少錢。”而這位大款,反而天天數落他的室友買東西摳門,舍不得花錢,搞得這位醫生心情不好。



圖 12 、最後的晚餐

晚九點,船上舉行晚會,我們船上主要有北京、廣東、台灣三個旅遊團,一起參加這個晚會。台灣來的遊客最活躍,有的穿長袍,有的披頭巾,模仿著阿拉伯人的打扮。同船的少量西方遊客也都煞有介事地換了服裝。



圖 13 、阿拉伯船員敲起了手鼓,唱起了阿拉伯歌曲

一些阿拉伯的船員來到大廳,敲起了手鼓,唱起了阿拉伯歌曲,晚會開始。踏著鼓點,幾位台灣少女跳起了舞蹈,大家合著節拍鼓著掌,為她們助興。台灣人比我們大陸人要開放、瀟灑的多,看得出來,他們生活的社會,相對大陸,要寬鬆一些。



圖 14 、台灣少女跳起了舞

晚會的重頭戲是“蘇菲舞”( Sufi )和“肚皮舞”,是由請來的阿拉伯專業人士在酒吧的舞池上表演。

隨著一股強勁的音樂,一個英俊的小夥子登上舞台。他頭上裹著彩色的頭巾,身著紅衣紅褲,腰間係著一擺厚重及地的繡花裙。音樂一起,他便開始轉圈,那裙子也隨著轉了起來。每分鍾大約轉一百圈,十幾分鍾過去了,轉了上千圈,他不但沒有停下的意思,反而是越轉越快,充分展示了舞者的高超技巧。因為這種不停旋轉的功力需要從小培養,舞者能夠表演的時間也就幾年。



圖 15 、在旋轉中裙子變成雙層

這種起源於宗教中的祭祀舞蹈,也叫“旋轉的裙子”,舞蹈語匯中包含了複雜的宗教人生觀,表現出一種獨特的狂喜狀態。這種舞蹈的特色就是在旋轉時,跳舞者的神誌好像處於半催眠狀態,他們深信在跳舞時不斷旋轉,透過音樂和堅毅的信念就可超越塵世束縛,與真主安拉天人合一。據說最高紀錄是不停自轉四十五分鍾。

厚重的繡花裙分成幾層,舞者在高速旋轉中把最上麵的一層舉過頭頂,一邊旋轉一邊走向觀眾,而且方向一點都沒有搞錯。當舞者轉著裙擺走過我的身旁時,聽到了呼呼的風聲。



圖 16 、英俊的小夥兒跳著蘇菲舞

我們所看到的蘇菲舞可能是在埃及看到的最精彩的演出了。看著帥氣的男主角在不停地旋轉,我感覺到“暈”,而在場的女士,眼睛瞪得眼珠子都快蹦出來了,口水流出一尺長的絕對不止一個。

“肚皮舞”表演開始了。 埃及肚皮舞舉世聞名,它跟金字塔一樣,是埃及向外國遊客展示本國風俗藝術的“門麵”。它古老性感,而且極富技術含量。



圖17、為舞者伴奏的小樂隊

有資料說“肚皮舞” 源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宮廷舞,16世紀流傳到包括埃及在內的中東、北非等地。另一種說法是 源於古埃及人對生育女神的崇拜。相傳有一位身材絕佳的妙齡女子,婚後不能生育,來到神廟祈禱。她在神像前投足、扭腰、擺臀,好似舞蹈,祈求生育之神能圓她的美夢。妙齡女子婀娜多姿的優美舞蹈,使在場的祭司們為之傾倒,即刻稟報了法老。後來將她的“舞蹈”作為祭司舞蹈。這從古埃及文物的壁畫中可以找到佐證。埃及人更多傾向於後一種說法。



圖 18 、 舞娘穿著性感的舞衣

舞娘除了年紀和身高要達到標準外,形體亦有要求:身材豐滿勻稱、曲線動人,腹部既不能有贅肉,又不可過於平坦, 在眾人的喝彩聲中時而輕盈旋轉,時而狂放熱烈,裸露顫動的肚子成為人們視線的焦點,煞是好看。 肚皮舞講究的是:舞娘腹部的每一塊肌肉都要能夠抖動。

舞娘穿著性感的舞衣,腳踏舞鞋,袒肩露腹,下腹所係的裙子上有一圈金屬片,扭動的時候就會叮當作響,聲音越響表明舞蹈技術越高超。



圖 19 、 舞娘肚皮太大,慘不忍睹

遺憾的是為我們表演的舞娘年齡偏大,肚皮太肥,慘不忍睹,肚皮上的贅肉上下抖動,讓人看了直倒胃口。肯定是船方圖便宜,在街頭找的廉價班子。不過一想,這把年紀還在賣能肚皮,想必為生活所迫,都挺不容易的,湊合著看吧。

肚皮舞女郎邀請遊客走到舞台上跟她一起“扭肚皮”。最精彩的是來自廣東的一位中年男士,欣然上台,盡管扭的不怎樣,但其幽默的風格、滑稽的動作,台下一個個都被逗得前仰後合! 廷福知道我喜歡跳舞,吼著要拉我上台和舞娘共舞。算了吧,如果舞娘年輕美貌、身材好,上去留個影還值得。



圖 20 、過生日的年輕夫婦

台灣一位漂亮的女士恰巧過生日,船方為她準備了生日蛋糕。她和她的丈夫都是阿拉伯人的打扮,當男方在樂聲中捧著蛋糕緩緩走上台獻給女方時,全場唱起了“祝你生日快樂”。大廳的燈光暗了下來,隻有一束光照著這一對男女,女方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的丈夫,隨著阿拉伯歡快的舞曲,跳起了舞蹈。她舞姿優美,嫋娜多姿,看得出來很有功底。我們恍若隔世,在看古埃及的宮廷舞。



圖 21 、玩遊戲

最後的節目是遊戲“擁抱”。觀眾們湧進舞場,隨著舞曲在跳迪斯科,當主持人喊出一個數字時,大家就要按著這個數字找人盡快擁抱。擁抱成的團團,人數不夠或多的,淘汰。台灣人玩得最瘋,不管男女老少,說抱就抱。而大陸來的,則是顧慮重重,觀看的多,投身進去的少。什麽時候大陸的人能向台灣人活得那麽瀟灑就好了。



圖 22 、床上的眼鏡蛇

晚上十點半,我們回到房間。哈哈,一個驚喜!服務員用浴巾和我的眼鏡做成一個眼鏡蛇,活靈活現,十分可愛。眼鏡蛇是埃及人信仰中的保護神,保佑我們在埃及的日子裏一切順利。我把廷福夫婦叫來看,大家紛紛留影紀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