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當不益壯

現居海外,常回國內,自稱
個人資料
正文

新澤西雕塑大地踏春記(一)

(2007-05-02 19:04:47) 下一個

 

4 月 28 日是個難得的好天。我們和朋友開車順花園大道南下,轉 TPK 、 195 、 295 等大道,前往新澤西首府翠登附近的雕塑大地( Grounds for sculpture )踏春采風。兩小時後,到了公園門口,發現來早了,還沒開門。我們隻好開車在附近轉了一圈。

事先,我太太是做足了功課,上網查了資料,畫好了路線圖,還根據公園開門時間確定了出發時間。但當我提出要早一點出發時,她卻忘記了公園開門時間,積極響應我的要求,早早就出發了,等到了公園門口,才想起開門時間,埋怨我瞎提建議。看來這製定計劃和執行計劃還是一人為好,否則,肯定出差錯,落埋怨。

該公園實際上是個雕塑教育中心及博物館,是著名的雕塑家蘇厄德.約翰遜( Seward Johnson )於 1987 年提出來的。他當時的設想是建一個公共雕塑公園和博物館,給雕塑家展示當代藝術的機會,同時能提供相關的教育和活動,公園包括室外展覽空間和市內博物館。

該處原有個跑馬場,三個建築物。其中一棟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建的, 10000 平方英尺,曾是州的羊、兔、牛等畜牧產品的交易中心,現改造成玻璃幕牆的博物館大樓。 1997 年建成另一個 10000 平方英尺的藝術大樓,裏有展覽廳、咖啡廳、小商店、辦公室。還有一個 40000 平方英尺的大樓, 1998 年建成,為藝術家的工作室、儲存區等。 1992 年 6 月,為配合在費城召開的美國第十四屆雕塑會議,在此舉行了首屆展覽。從那以後,此處已有 500 個藝術家的數千作品展出過,目前,有 230 多個雕像放在戶外。

雕塑按所用的材料可分為石雕、 木雕 、根雕、泥塑、陶塑、金屬雕塑、石膏像等;按空間形態可分為圓雕、浮雕、透雕 ( 鏤空雕 ) ;按功用和置放地點可分為城市雕塑、園林雕塑、紀念性雕塑、室內雕塑、案頭雕塑等。

我們到來時,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自然美烘托著藝術美,美輪美奐,美不勝收,讓人目不暇接。


孔雀、櫻花、綠地、藍天白雲及雕塑構成了和諧、美麗的世界


公園的主人開屏歡迎我們,心裏那個溫暖就別提了


櫻花盛開,一朵朵,一嘟嘟,掛滿一棵棵樹,讓人看的如醉如癡


馬裏蘭大學教授 John Ruppert 的一組(五個)鋁合金鑄造雕塑“南瓜”

該雕塑是受農學家培養出的 700 磅的巨大南瓜啟發製作出來的。雕塑用鑄鋁製做,發出陰森的灰色,似乎表現出藝術家對農學家用雜交、克隆等技術幹預生物自然生長的不滿。


查爾斯 1990 年製作的大型青銅雕塑“天蠍座”

該雕塑是兩個不規則的梯形四邊形被支撐懸空在地麵,因焊接麵角度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光線反射,對觀眾的視覺感和空間感形成挑戰。它也許要說明的是:世界是複雜的,不是那種非白即黑的二元世界,同樣的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被分割的半球體(鋼鐵鑄造)

站在這個沒有任何說明的雕塑前,我琢磨了許久。 現代許多抽象雕塑,以其形體的簡明和空間意向強而具有與環境的融合性和奪目性,抽象藝術通過線條、 塊麵、形體、材質等來傳達各種情緒,激發人們的想象,啟迪人們的思維。我不知別人看了這個雕塑會產生什麽想象,我突發奇想的是:中國和美國都在北半球,東西兩種對立的意識形態和不同的社會製度早晚會導致衝突。難道作者希望把這兩個世界隔離開而避免衝突?哈哈,我把這雕塑政治化了。


雕塑家蘇厄德.約翰遜的人物銅雕“夏日的思考”

這是緊靠停車場的一個雕塑,下車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她。從遠處看,我們幾個人都以為是真人。我還很奇怪,我們就算來的早的了,還有人比我們來的早,在這裏讀書,也真夠刻苦了。怕打擾“她”,我們也沒走過去。直到我們離開時,發現“她”還在那兒,才知是個雕塑。太逼真了!特別是這一身衣服。“她”在看什麽?想什麽?猜不透作者的意圖。


當孩子們發現是個雕塑時,他們的反應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雕塑家喬治的雕塑“雙打”(近處的)和霍埃爾的雕塑“昂揚奮發的精神”(遠處的)

這是喬治 1984 年的鋁製作品。一塊藍色和一塊白色組成盛開的花卉。喬治早期作品主要是用木材製作,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熱衷用金屬。他曾執教於耶魯大學,其作品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多家藝術中心及歐洲博物館收藏。喬治於 1999 年去世。

霍埃爾的這個作品是 1998 年完成的,是用製作飛機的材料焊接成的。從下往上看,似乎有一種刺破青天的氣勢。我不由地想起了毛澤東的一首詩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霍埃爾 1943 年出生於紐約,在康奈爾大學上學時學過焊接,這對於他以後的創作很有用。他的很多作品被博物館收藏。


透過紫藤看雕塑“露天劇場”(我起的名字)

我們都不明白,把花崗岩石塊一擺,這也算雕塑? 我也能完成。但似乎並不那麽簡單,肯定有講法,隻是我們看不明白。


木雕“舞蹈”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組雕塑。從造型來看,很像柔情似水的傣族舞蹈。傣族舞姿是典型的三道彎造型,第一道彎從腳掌到彎曲的膝部,第二道彎從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彎從胯部到傾斜的上身,突出了傣族女性的婀娜多姿。傣族舞的舞女一般都是穿緊身上衣、長筒裙,便於突出美麗身材及凸現三道彎舞姿。我附上一張傣族舞照片,對比一下。


傣族舞

這組雕塑充分表現出了上述特點:頂端的螺旋紋,似舞女的美發飄逸;下端的螺旋紋,似舞女的筒裙旋轉;中間的造型,恰似三道彎,美哉!因為沒有說明,不知雕塑的作者是誰。


雕塑公園緊靠大湖,翠柳倒影,水波蕩漾,美景如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