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風土人情 (5) – 結尾篇
Seek assistance through patience and prayer, and most surely it is a hard thing except for the humble ones. 可蘭經( Qur’an )
在回 Marrakesh 的路上,要經過卡薩布蘭卡。到卡薩布蘭卡很容易, Rabat 市中心的火車站就有直達的火車,每半個小時一班。世界上恐怕沒有幾個城市能像卡薩布蘭卡這樣因為一部電影而名揚天下,也沒有幾部電影會把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城渲染得像卡薩布蘭卡這樣令人神往。英格麗。褒曼主演的“卡薩布蘭卡”做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也許絕大多數不會對這部電影有很深的印象。要說去摩洛哥,提到 Marrakesh 或是 Fes ,可能沒幾個人知道,但要說到卡薩布蘭卡,無人不曉,人們不由自主的會把“玩蛇者”,“沙漠裏的駱駝“,那種最神秘,最獵奇的,最浪漫的情景聯係起來。
在摩洛哥的日子裏,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平常人對宗教的信仰。火車上,汽車上,不時的見到乘客手裏拿著本可蘭經聚精會神的默讀著,時不時的望著車廂頂思索著。去卡薩布蘭卡的路上,一個頭包著白頭巾,大概也就二十來歲女孩就坐在我斜對麵,專心致誌的讀著,嘴裏還念念有詞,絲毫就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
在摩洛哥,有一點遺憾的是:因為宗教的原因,非穆斯林是不允許進入清真寺的。所以我隻能在外麵看看。清真寺無處不在,先不說人多的地方,廣場裏,汽車站內,火車站內往往都有一個小小的清真寺。等車的時候,就能見到穆斯林脫了鞋就走進去,跪倒在地上。在 Rabat 正好是星期五,每星期中最大的禱告日,正好走過 Rabat 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ahl al-fas mosque ,人們剛剛從清真寺禱告出來,簡直是人山人海,從清真寺門口鞋的數量就可以看出來。身著筆挺的軍服的,學生,工匠,身穿西服的公務員,許多人手裏夾著一個小地毯(跪地禱告用的)。。。應該說,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因為他們知道給與和奉獻。
我到卡薩布蘭卡停一下的主要目的是去看一眼 Hassan II Mosque ,世界上第三大的清真寺,第一大和第二大的都在沙特阿拉伯的麥加( Mecca )和 Medina ,穆斯林心中真正的聖地。在美國的學校裏,機場內,偶爾也能見到些穆斯林葡下身體就磕起頭來,但無論在那裏跪下,他們都會麵向麥加。
Hassan II 清真寺( 1 )
Hassan II 清真寺( 2 )
Hassan II 是摩洛哥唯一的一個對非穆斯林遊客開放的清真寺。這清真寺有個世界上最高的宣禮塔,禱告廳可以容納 25 ,000 人( 20 ,000 個男人在主廳, 5 ,000 個女人在上層。注:所有的清真寺裏男女都是分開的,要不,小的清真寺還有分男女的)。再加上周邊的廣場,總共可以容納 80 ,000 多人。據說,整個廣場就是把巴黎聖母院擱進去還富富有餘。不可思議的是,禱告廳還有點像室內的棒球場:滿是木雕的屋頂是可以遙控關閉打開的。容納萬人的地板是可以加熱的。這個建築物最歎為觀止的還是內部的木雕,這才真正體現了摩洛哥工匠的鬼斧神工。可惜的是,和所有的清真寺一樣,內部廣大的空間暗暗的,我沒有照片可以體現它那神奇的內部裝潢。
由於還是沒有放棄去一趟 Marrakesh 附近的 Jebel Toubkal ,哪怕隻有一天的時間。看完了 Hassan II 清真寺,我就坐火車往 Marrakesh 趕去。
到了 Marrakesh ,走出車站,出租車司機們一個個的迎上來拉客。我要去試試這裏的公共汽車,唯一的交通工具還沒試過。過了馬路就是,不會法文,硬著頭皮用有限的西班牙文問一個老者,“ bus para medina? (是去 medina 嗎?)“,“ Si “,他回答到。“哈,蒙對了!“。不會幾個西班牙詞,就一字一句的說了個,“Esta es conveniente (這也蠻方便的)“,他微笑的點點頭。其實絕大多數的遊客都在以 Medina 為中心的方圓十來分鍾的小圈子裏。在公共汽車上,看到的才是真實的摩洛哥:小雜貨店,打鐵鋪,茶館,拉著毛驢的,走在路旁手裏拋著錢幣賣拆開的香煙的。突發奇想,要是遊客們都像我一樣,那些靠賺遊客錢養家糊口的人真要喝西北風了。不過,許多時候,我對此很有一種自豪感。
二十分鍾以後,在 medina 下了車,和老者告別,我很快就回到了 Hotel Ali 。稍微歇了歇,就進了 medina 的大廣場 Djemma el-Fna 。經過一個星期的洗禮,見到那些碰到遊客死攪蠻纏的就老練了許多。今天我早想好了:要嚐嚐蝸牛,也許試試羊頭,還有羊腦。這大廣場上,最常見的蝸牛, kabab ,烤魚,遊客們品嚐這種“大路貨”的不少,可來這羊頭,羊腦湯的攤子上就不見一個遊客,全是當地人,而且圍得滿滿當當的。看著桌上放著的羊頭,還是做了一番思想鬥爭。最後,忍不住誘惑,就坐了下來。那大師傅可高興了,大鍋裏拿出個羊頭,就把上麵的肉剔下來給我裝了一小盤,拿出麵包,在湯裏沾沾,就放我的盤子上。還特意在我麵前放了把叉子,“ la ,la ,shukran!!! (不用,不用,謝謝!),我用僅有的阿拉伯語回答道,順手就把叉子遞了回去。周圍的人,個個手抓起滿是肉湯的麵包飛快的吃著,吃完後,大師傅馬上就再送上一塊。我右手拿起麵包,夾起羊頭上的肉就吃了起來。(去阿拉伯國家,右手是吃飯用的,左手是派其它用途的,包括擦屁股。正確的方法是:把麵包放在桌上,用右手按住麵包,同時用兩個手指撕開麵包。)。這羊頭的味道嘛,沒法形容了,一個字:“絕!”。
蝸牛攤旁, Djemma el-Fna , Marrakesh
羊頭羊腦攤, Djemma el-Fna , Marrakesh
由於交通工具的原因,終於沒有去成 Jebel Toubkal 。取而代之的是,在摩洛哥的最後一天,我在 Marrakesh 的 medina 裏閑逛,看看博物館,和小販們聊聊天。
其實在廣場裏攤子裏,雖說遊客眾多,由於語言的隔閡,很多遊客都沒法進到那些講故事的小圈子裏。在 Souq 裏有無數多的故事。廣場上有些個圈子裏有很多希奇古怪的東西,曬幹的蜥蜴,蛇,變色龍,不知名的動物骨頭磨成的粉,甚至犀牛的角,這些不是用來做成藥的,而是迷信用來做成咒符和護身符的。生男生女用得著,避邪用得著,女人懲罰出軌的男人用得著,把咒符帶上身上就有一種魔力來懲罰不忠的男人,得不到心愛的人,把護身符帶在身上,就能把心愛的人迷倒,乖乖的回到身邊。“撒哈拉的故事”裏,一個小銅片,一個小果核,一個小布包,就能把三毛折磨得死去活來,原來她不小心脖子上帶了個最毒最厲的咒符項鏈。
Place Rahba Qedima ,魔幻咒符小集市, Marrakesh
Marrakesh 博物館內, Marrakesh
Souq 小景( 1 ), Marrakesh
Souq 小景( 2 ), Marrakesh
“磨剪刀嘞,還有菜刀!”, Marrakesh
我的小兄弟,且稱他“ Mohammed “吧,大廣場 Djemma el-Fna , Marrakesh
在摩洛哥的最後一個晚上,和往常一樣,我要去廣場上來杯肉桂生薑熱飲料。這種飲料第一口下去真有點受不了,又熱又辣。可喝完了,就上了癮。有時候,一口氣來上個三杯,加在一起也就一美元。因為每次都去一個攤子,那攤主見到我總是笑嘻嘻的,老客人了嘛!他的小孩在邊上,又是收錢,又是洗碗的。“你叫什麽名字?”,我問 . 。“ Como se llamo ?”,“ Nombre ?”,又換成西班牙文問。他還是沒反應。邊上的人微笑著,他爸爸也看著我們笑,但沒人能站出來幫忙。我拿出相機給他拍了張照。就把相機伸過去給他看他的照片,他手往衣服上擦擦,就拿起相機給周圍的客人照起相來。
我們手來回比劃著,“How old are you ?”,我比劃著。他也嘴裏念念有詞,我聽懂幾個詞“Mohammed 。。。 Mohammed ”。他像個小大人一樣,手指指我,問我聽明白了嗎?我們終於沒有好好的溝通,倒是周圍的那些人看著我們又是竊竊私語,又是指手畫腳的樣子哈哈大笑。臨走的時候,我們握握手,然後,用右手的中間三個指頭在自己的胸口輕輕的敲三下。這是摩洛哥式的問候。。。
在摩洛哥的最後一個晚上就是這樣度過。做個小結吧,要去摩洛哥的話,去這麽幾個地方,做這麽幾件事:
(1) 邱吉爾說過,“如果你隻有一天時間在摩洛哥的話,花在 Marrakesh “。在 Marrakesh 的 Riad 住一個晚上。
(2) 我這裏加一句話,“如果你隻有一天時間在摩洛哥的話,那就用分身術,一半兒在Marrakesh,一半兒在 Fes(z) ”。準備好在 Fes 的medina裏丟失,這是一種很快樂的丟失。
(3) 也別老呆在大城市裏,看看 Berber 人的村莊,騎一次駱駝,上一次澡堂( Hammam ),吃一頓 Tajine 。
(4) 麵對死攪蠻纏的小販,微笑,再微笑。討價還價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別傷了和氣就行。
該是結束的時候了,我看著我小兄弟的照片,用手在自己的胸口輕輕的敲了三下,“我的小兄弟,你還好嗎?”。。。。。。
全文完
我羨慕你~~~可以到處遊玩見學~~~哈哈~~
你是中國人吧~~~你要說你是美國人~~~我就為你擔心~~~所以你那美國校園~~~哈哈~~~~言者無意~~~~
祝願我們大家生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