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
畢業留校並不是我第一選擇,我首先選擇的是回家鄉,能在母親身邊侍候左右,讓母親安享晚年,另外也離愛侶近一些,希望相聚的機會可以多一些,同時還有一想法是就自己所能為家鄉盡一點棉力。但我比較喜歡當老師和從事科研工作,一方麵工作,也一方麵能不斷學習提高,故我首先通過二嫂了解地區醫學院當年是否需要預防專業畢業生,得到的回複是不需要,同時獲悉當年的分配原則是除留校之外,從何處來回何處去,也就是說我從農場來,就得回農場去,或至少要到農場所屬的縣城。
不懂任何人事關係的我,無法預測自己即將畢業的去向,於是我就和主管畢業分配的係領導和老師交底,一顆紅心兩種準備,隨時聽從黨的分配,但個人希望留校任教。以我當時的成績,不論是基礎課、臨床課和專業課基本均名列全班前茅,已遠遠超過留校的最低要求標準,加上有些同學已嗅出改革開放對個人工作、生活的前景,不象77、78屆畢業生那樣競爭留校,他們更著眼於去特區或特殊部門,如海關進出口檢疫等,所以我提出留校,如果沒有出現特殊情況應該沒有問題。另外也打算,留校後如果能在家鄉找到理想的工作單位,辦理調動從大城市到小城市,從名牌大學到一般單位,將比較容易可行。誰知,分配是讓我留校了,但不是我想要去的專業教研室,而是一個沒人願意去且剛組建的教研室,而且因人員的不穩定,一報到主任就給我申明除非學校委派,你不能提出任何調離的請求。
剛開始拿工資,盡管每月進帳不足90元,但已比原來大為改觀。隨著改革的深入,物價也迅猛騰飛,特別是要應付那番倍增長的交通費用,也逐漸感覺入不付出,當時慢慢出現這樣一些順口溜:“拿手術刀者不如拿剃頭刀者,製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寧願搶劫待業青年,也不要搶劫教授(高校老師最窮,搶也是百搶,我給人家搶過一回,但包裏僅有一毛二分,可惜的是我包裏有那辛辛苦苦寫的備課稿和文獻查閱記錄)”。
窮則思變,有些高校的老師開始著眼於社會,有的下海,有的外出兼職,我當然也不甘心落後。我有個死黨式的高中同學,當年也和我一樣下鄉到農場,他要比我聰明和靈活多了,可惜他沒有入好的補習學校,最後隻考取商校的烹調專業。錄取後,他給我寫信打算放棄這次機會,不再讀書,我給他回信,告訴他隨著經濟的改善,民以食為天,烹調專業定將大有用場。他聽從我的勸告,入學讀起這甘為下人的不起眼專業,且畢業後隻被分配到一招待所炒大鍋菜。可市裏第一個合資的賓館建起之後,他利用公開招聘之機,成功地摘取了餐廳經理的寶座,之後升為付老總,更被區計委的賓館調入當老總。他當時正和香港老版磋商承包一四層樓的大酒家,自己成為老板之一,他向我招手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當然我也將獲得豐厚的回報(遠遠超過大學那釘點工資),因為他清楚我將是他拍擋的最佳人選,我們彼此對許多事情處理都很默契。但我拒絕了他,理由是我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專業,如果他籌辦的是一間醫院,我會義不容辭地幫他管理、運作,若幹年後他真的籌到數千萬準備建議一醫院希望他和我再次合作,可惜因國家政策限製而告流產。
沒有下海的我,隻能靠兼職爭取外塊,包括上街擺攤提供衛生保健谘詢獲取適當的小費;承包校園內課室前後空地的平整和種植花草;學校印刷廠的兼職打字員等。為了當兼職打字員,我花了幾百塊請朋友購買從香港淘汰來的破零件組裝而成,並自行學習鍵盤指法和漢字輸入,當然是從全拚著手,後來到用自然碼與CCED組合。有了自然碼的雙拚、簡碼詞組、自造詞組和智能選擇重碼詞組,速度可就明顯提高,最快的速度達每分鍾200多字,一小時下來可以打一萬字。記得當時為一個研究生畢業論文趕稿,三天業餘時間竟打出近20萬字的論文。剛開始打字,每千字僅一元,後來才略有增加。
有一個暑假裏,我接到係裏一教授的電話,說她為衛生廳辦的培訓班講課,學員要求介紹計算器的使用,問我可不可以去講,我剛好自學過函數計算器的使用,所以就答應第二天的下午去講一節課。次日下午,我依約到學校的後門與前來接我去講課的衛生廳人員見麵,當我看到前來的人竟是自己的同鄉,但比我高一屆的同學時非常吃驚,我以為他已畢業回家鄉服務。這次課下來之後,就拉開了我們倆愉快合作近十年的序幕,坦誠他在我個人的專業提高、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乃至為人處事都提供了頗多的機會、教誨和體驗,他比我聰明得多,思維尤其活躍和有深度,是我人生中難得的一位大哥式的摯友。從學員的反饋中,我才知道基層工作人員的統計是靠手算加算盤,工作量大且準確性不確切,如果要進行一些分析為己所用,那幾乎是不可能。所以,我選擇了一種能記憶簡單運算的程序計算器作為工具,將統計運算和分析的一些基本操作編寫為計算器能記憶的程序,如果基層人員掌握你輸入和使用方法,不但可以解放工作量,還免去讀閱公式的艱難,就象查電話本打電話一樣,無須了解電話裏是如何傳聲運作。
這本象似手冊的書就應運而生,也成為第二年的專題培訓班的教學藍本,三千多冊很快就被賣絕版。隨後,我又幫助他所在處設計和組織一個全省大規模的調查,通過這個項目我學到了不少書本中沒有的知識和經驗,也更加體會基層的民情,發掘一些適合農村推廣的適宜知識和技能。隨著這個專業領域的擴展,我們又一起籌備省級專業學會,我被選了常務理事和副秘書長,在組織第一次學術會議時,整個構思由我設計,四百多名代表參加,有四個分會場的大型會議在我的精心操作之下,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直至結束。
會議的管理井然有序,代表從會議指南中可以獲悉大部分信息,甚至包括大約幾點、在那個分會場、有誰、在發言有關什麽樣的論文。我參加一個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後才發現,我原來的這一作法已經與國際接軌。會議的成功鼓起了基層人員的學術熱情,我們又籌辦一份省級專業學術刊物,從季刊開始。雜誌的欄目設置、文稿格式、稿源、稿件審閱處理流程、財務管理、版麵設計、印刷質控等,均有我們兩商量,由我具體實施,當然我們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雜誌的正、負責任編輯。後來,雜誌升級為雙月刊,並受到衛生部領導的關注,希望將此雜誌納入全國性本專業學術刊物,可惜當時的處長怕雜誌被上級吞掉,沒有答應。
在兼職中,我不僅得到社會對我個人價值的承認,獲得適當的回報,更重要的是令我走到社會的大課堂,將大學裏教書、科研中學到的理論能以實踐、國情相結合,同時也是我成為省裏這個學科領域專業應用上的佼佼者,也為將來進入國家項目專家組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