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到一條關於袁偉民鄧若曾時期老女排的八卦新聞, 忍不住想說兩句。
老女排的風雲史話,曾是牢牢焊接那個時代人腦際的超神傳說。我想那陣子老百姓的物質占有很是一般,文化生活也不及現在能有更多的選擇。但那個時代的人都共有一把嗶剝燃燒的火炬----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中國女排。聽父母親說,那時每逢世界大賽,整個民族都繃滿了激情屏緊了呼吸,億萬“球盲”一夜之間都成了業餘的排球戰略戰術大師,連對主義和偶像之類頗為警覺的知識分子也不能免俗,那些為少體校招收小苗苗的體工隊教練們忽然發現一夜之間要讓城市裏的父母們把她們嬌生慣養的小孩子們送去專業隊也不用那麽費盡口舌了。反正是普天之下,沒幾個超然散淡之人,能把一場球賽的勝負看作兵家常事而不將自己的感情血緣文化諸元都一古腦兒傾倒進去大煲大燉的。一個獎牌的得失僅僅在球場數小時的舉臂彈跳中勝敗敲定,一個民族的挺身站立彷佛也在女排奪冠的瞬間大勢在握、乾坤敲定。民眾上進心在自發遊街的“振興中華”獅吼聲中激烈催化,中華大地從沉淪陶陶的昏醉中被涼水潑麵般地激淩刺醒,民族自信心隨著女排的五冠通吃而日長夜大。女排國手從封號到聲威都持續膨脹,三八紅旗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英模----民族英雄---蓋世超人......等等等等。“袁家班“的老隊員無疑是最優秀的運動員,這是毫無疑問的;她們同時又是聖女與完人,這卻從何說起?總之,她們君臨一個豪情濫觴的時代,為萬民所景仰,就差點沒給她們修生祠了(各位看官手下留情,先別砸木蘭磚頭!)。
木蘭想說的是,也不知道為什麽中國體育就形成了這麽個邏輯:隻有得過世界冠軍的才是真正的英雄。對運動員來說,拿到冠軍後退役當然最理想,可是那些那些以失敗為結局的人呢?每逢女排再奪世界冠軍,從網上注意到人們想的講的最多的就是老女排和三連冠如何如何。從1986年道003年中間17年為著同樣夢想而貢獻了青春甚至一生的教練員運動員卻是被一筆帶過,甚至隻字不提,實在有失公允。更甚的是,連後三連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冠軍,1985年日本世界杯冠軍,1986年布拉格世錦賽冠軍)的締造者楊錫蘭等人,媒體都沒怎麽提過。有一家體育報曾有過這樣的報導:女排奪得第四個世界冠軍(1985年)後照例到北大等高校造訪,受到英雄般的歡迎,楊錫蘭笑問:如果我們輸了,你們還這樣喜歡我們嗎?不知道那篇文章裏的北大學子是如何回答她的。反正當時國人沒有幾個清醒的,除了女排姑娘自己,沒有人會承認在虎虎有生的古巴女排麵前,中國女排已呈強弩之末。接下來漢城奧運會上的慘敗,國人當然不能接受,罵聲連天,何談起碼的尊重和鼓勵!這可苦了後三連冠的中堅力量,同時也是漢城奧運會球場上的主力。她們是楊錫蘭(因為打過主攻,是馮坤之前的攻擊型二傳雛形),薑英(被鞍山市長驕傲地列為和鋼鐵一樣重要的本地特產),楊曉君(和郎平,馮坤同為首都人的驕傲),鄭美珠(和周蘇紅一樣的遊擊隊員),侯玉珠(與鄭美珠並稱福建雙珠)和巫丹(被網上稱為經曆了女排所有苦難的隊員)。五連冠在她們手裏結束,有誰能比她們更心痛,更酸楚,更傷感!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出人意料地沒進前四,打完對東道主西班牙的比賽獲得第七名之後,我看到蘇惠娟臉上的表情。我想,幾天前經曆過刻骨銘心的失敗的她,連同其他隊員,此時欲哭無淚,欲笑不能。果然,從後來的文章裏了解到,大蘇(當時中國女排的隊長,楊錫蘭之後最優秀的二傳手的尼稱)隨後在休息室裏趴在水池上哭得震天動地,誰也勸不開。是啊,最後一次作為中國女排代表國家隊參加比賽,從來都沒有泯滅重奪冠軍的夢想,以如此結局而告終,她哪裏甘心那!作為替補隊員經曆過漢城慘敗,縱然她不再害怕失敗,可是在球場上拚搏的20年的青春年華已經耗盡了,她沒有機會了! 當2003年11月在日本大阪,隨著副攻手劉亞男在4號位的一記重扣,中國女排終於奪回闊別17年的世界杯的時候,我從網上讀到李國君的消息,我想她那時一定心潮起伏,感慨萬千!要知道,13年前的1990年在北京,當時的中國女排隊長李國君是帶著嚴重的眼傷閉著一隻眼睛打完世界杯賽最後一場比賽的。那場比賽,中國女排差那麽一丁點兒就奪回了世界冠軍!比賽結束以後攝像記者殘酷地給了睜著一隻眼淚流滿麵的李國君一個持續數秒的麵部特寫。那點點英雄淚啊,乞是旁觀者的智力情感和經驗所能了解的?!可是冠軍隻有一個,中國隊也不能總拿冠軍呀,總有從冠軍台上走下來的時候。正所謂成者為王敗者寇,這些在世界排球史上留下不可磨滅印跡的優秀球員就這樣悄悄地退役了,沒人封她們官,更少有人記得她們。比起以冠軍身份退役的袁家班袁偉民手下隊員,實在是天壤之別。
而且,“袁家班”之後,每當女排衝頂失敗,媒體總會指責女排拚搏不夠,說老女排精神丟了等等。精神這東西有時還真是看不見摸不著沒得比. 要知道當多少和她們一樣大的女孩在逛大街,泡酒吧,傍大款,茫然無謂地消耗著青春的時候,那些年紀可以作她們叔叔伯伯姑姑阿姨的成年人卻厚著臉皮,讓一群孩子們去實現強國的夢想!可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啊!每次讀到中國女排開拔前往郴州開始集訓的消息,我就想這些花季年齡的女孩子們啊,又去了集中營開始封閉式的魔鬼訓練了!我想那種經曆隻有親身體驗過的人自己最清楚,縱然意誌堅強,也還得向自我和極限挑戰。她們也是孩子,隻因為選擇了排球,就要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因為這群可愛的姑娘相信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無論她們是否是冠軍,她們在17年的表現告訴我們她們其實是何等的敬業。木蘭有機會在現場看過李國君時期的一場對美國的商業比賽,當時剛念初中,也在學校有一搭沒一搭地打著排球。那時的中國女排處於低潮時期,諾大的首都體育館廖若晨星般地散坐著區區100來號觀眾,其中三分之一的還是國家二隊,國青男女排,北京體院等和排球有關的教練員運動員和他們的家人朋友。整場比賽沒一個人鼓掌喝彩。但也因此能清楚地聽見女排隊員在場上的吶喊和交流。看到當時的隊長上海籍的李國君無論場上場下都激情飽滿,她在場上充滿著強烈的求勝欲和頑強的進取心,即使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商業比賽。她不停地提醒大家注意這個注意那個,積極參與進攻和防守,那種要球不要命的孩子般虔誠的熱情,我自己也打球,所以能加倍真切地感受到。我真的看到她是使出全部的力量和智慧扣每一個球,使出全部的才能和拚勁兒救每一個球。那時的排球還是十五分製,交換發球權,我至今不能忘懷交換23次球權為爭一分,和落後到9比14再一分分咬回來的緊張刺激,(始終認為那才是排球最高境界)最後一分是二傳手連續七次傳球給她拿下的。扣完最後一個球,當其他隊員都興奮地擁在一起相互祝賀時,她卻倒地再也起不來了,一直在那兒趴在地上接受隊醫的按摩良久,才艱難地走出場地。人們都說老女排如何拚搏,如何頑強,這沒錯,可是我親眼目睹了李國君身上絕對有這種精神,我也認為任何時候中國女排都有這樣的隊員。正是她們,中國女排才在17年慢慢的黑暗長夜裏做到了臥行嚐膽總結經驗積蓄力量趕超列強。這17年間她們始終在傷心地流淚,但她們求勝的努力和目標卻不曾有毫厘之差。曆史沒有給她們做賽場英雄對著鏡頭向幾億人微笑的機會,但她們的美麗和貢獻卻不應該被任何人遺忘。成熟的球迷應該有起碼的尊重和感激之心。對勝利者的崇拜和仰慕誰都會,那是近乎阿諛的錦上添花。唯有對失敗者存有的尊重和感激才是正直清醒更有價值。沒有17年裏經曆的失敗努力再失敗再努力,就沒有後來新女排的重新奮起。前人走過的彎路可以不必再走,前人犯過的錯誤爭取繞過去!而且,打排球和其他行業的工作有一點本質的不同:就是她們已經體現了超乎常人的智力體力毅力和敬業心,那種白天非人的超強度訓練,晚上文化學習的不可思議的生活,頻繁的大起大落,小民百姓等閑之輩經曆一次怕是就受不了逃回家了。再者,打到國家隊的運動員,老實說基本上是要幹什麽都可以幹出點兒名堂來的-隻要她們願意(純粹木蘭個人所見,因為也摸過球,所以知道那個程度的運動員有著則麽樣的聰敏頭腦體力毅力紀律專業和奉獻精神)。我們實在是沒有權利苛求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她們失敗的時候,沒有人比她們自己更痛苦。。。。
滄海桑田,世事變更,17年間她們以自己最美好的年華,技藝和團隊拚搏精神奉獻給人們的精彩瞬間永遠留在像我這樣的球迷的心中,還有她們的微笑和眼淚。世界冠軍是每個運動員一生的夢想。看看有多少球員在為這個目標奮鬥,看看多少人在失落中黯然離去的背影,看看有多少人一直支持著我們的女排,是什麽才得以讓女排精神20年不滅。請劉建宏張斌們以後不要興之所致習慣性地把什麽“偉大英雄”這樣的詞用在得了一次聯賽冠軍或冠軍杯的曼聯皇馬頭上。看看中國女排17年的奮鬥曆史那才是波瀾壯闊,精彩美麗,令人尊敬。就像《壯誌在我胸》裏唱的那樣“遠方也許盡是坎坷路,也許要孤孤單單走一程。……莫以成敗論英雄,人的遭遇本不同,但有豪情壯誌在我胸”。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們的女排姑娘,想到那些失意歲月裏的痛苦失落和那些不勝寂寥的孤單身影。莫以成敗論英雄,人的遭遇本不同,但有豪情壯誌在我胸。看著女排的起伏曆程,看著那些球員的人生經曆,一個個在我們眼前跳躍拚搏,最後淡去的身影,是她們這些悲情英雄什麽教會了我們什麽叫對事業的執著熱愛,對人生的樂觀和努力拚搏。在今天年輕的新女排登上冠軍寶座幸福微笑的時候請記得那些在最慘淡年月裏奮發不止的名字。我感謝和欽佩她們,也感謝和欽佩所有向著冠軍發起衝擊雖敗尤榮的人,這裏邊有俏麗細致的李月明,虎虎有生的李新和李豔,陽光一般微笑的孫月,還有吳永梅和王子淩, 李國君,王怡,許新, 賴亞文,肖建華,諸韻穎, 王麗娜,張靜等等。她們遠離媒體焦點,卻沒有遠離象我一樣球迷的心,祝她們永遠幸福。
照片如果看不見,可以試一下這裏,李月明不可不看!
http://tinypic.com/view.php?pic=2wok3z4
李月明:
身高: 1.88m,有史以來最高的中國女排副攻手, 上海籍. 俺少女時代的偶相, 玉樹臨風,笑嫣如花的風采。 (要是她走上T台,現在誰還知道什麽瞿穎馬豔麗熊黛林呀! )
1982放棄籃球入上海女排,1986入國家隊,1988-漢城奧運銅牌。1989-世界杯季軍,1990世錦賽亞軍,1991世界杯亞軍,1992-巴賽隆那奧運第七。
到現在,依然有不少人把李月明看成是中國排球史上第一大美女。李月明有多漂亮,拿公認美女的孫玥做個比較: 92年超霸杯中國對美國的比賽,她們兩個都上了。如果說孫月甜甜的美還有一些運動員的粗線條,那麽李月明則是細膩精致的美女。而李月明的球技更是沒得說,她彈跳出色,屋簷式的攔網,輕巧靈活的移動,加上遠距離勾飄! 89年胡進上任,調入國青愛將賴亞文,和李月明組成了中國隊史上的第一對副攻線上真正意義上的雙塔。從發,攔,扣,墊,傳五項基本技術來看,除了發一項之外,其他四項,李+賴組合都相當出色。188,189的身高放到今天也是世界級的身高。(當時的中國副攻輕巧靈活,攔網技術好到頂,進攻多變,防守那麽大的個子個個都是好手,包括後來“典型的球精”的王怡+吳詠梅。)但是李月明因為腰傷,92年就不得不離開了國家隊。這一隊組合僅僅維持了三年左右不得不拆散,實在叫人惋惜。看球看人生,運動員的人生最讓人唏噓的莫過於失意二字。李月明也算一個失意英雄,她的年代中國女排開始衰落,蘇聯和古巴女排開始全麵超越。就算一個世界級的明星也改變不了一支球隊的命運。李月明在93年左右退役。96年全國排球聯賽開始第一個賽季的時候,李月明又出現在上海隊的名單裏,但是英雄遲暮,攔網進攻都顯得疲軟。李軼之等新人的出現讓美女明星從此絕跡江湖。2003年cctv慶祝女排十七年後重得冠軍的晚會最後,永遠的結束曲裏,李月明最後在鏡頭一閃而過,讓人慶幸的是,時間在她臉上,並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淺淺一笑,讓人心醉。
來看看什麽是真正的美女吧!(張靜)
張靜
1979年生, 身高1.91米,主攻手,上海籍。1997年被郎平招進國家隊,她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攻球的線路變化和後排攻. 她的四號位斜線扣球和超手攻擊極具男子風格;攔網優勢也很明顯;發球原來是上手飄球,在02年的大獎賽開始改用大力跳發球. 陳忠和把1號球衣給張靜,1號曾經是郎平的號碼. 當年,張靜在陳忠和手下曾經是鐵打的主攻,剛進國家隊時,實力遠比現在的王一梅多。身高1.91,彈跳出色,扣球高度3.25(趙蕊蕊也隻有3.26), 一度被大家看好,被稱為中國的第二個郎平。非常可惜,她一直傷病不斷, 發揮不穩定,有的賽季打的很漂亮,有的賽季一般.但是陳忠和太急於求成,每天都給張靜加練,並且頻頻批評張靜, 讓她找不到自信,打得不好。 最後在2002年,本應該是當打之年時宣布退役,讓不少人十分惋惜, 陳中和說她關鍵要打出來,打出來很厲害,效果比張越紅好,所以他在等,後來等不及了, 因為出了個楚金玲,大楚後來也成了張靜第二. 在狀態滑落後,很快失去了機會,被孫小清和張越紅取代。至今仍有球迷對陳中和沒有象乒乓球隊拯救郭躍的做法一樣給內向性格的張靜和大楚機會深懷不滿。郭躍在狀態低迷時,也曾經險遭封殺,但乒乓球隊教練最終還是給了她機會,才有今天的光芒四射。但是陳中和要的是能立杆見影拿分兒的主攻手,人家後來拿了冠軍,你難道還批評他用人不當? 張靜現在法國加納俱樂部打球,希望她打得開心。很想她, 希望她全運會能回來.
孫玥
身高:186M, 主攻手, 1973生,江蘇籍, 1992年入國家隊.
聰明靈活,速度快,扣球點高,前後排均可進攻, 一傳防守出色. 她的飄球是當時世界上最有威脅的飄球,破壞對方一傳非常強. 孫月的扣球ye不太依賴一傳的精準. 典型的亞洲型主攻,技術全麵,本職主攻反而顯得不突出. 10年國手生涯,連續參加3屆奧運會,8年的絕對主力.三次入選世界最佳陣容.孫月的顛峰是在1997年,那一年是世界大賽輪空年,她沒有證明自己的機會.那時中國總是和古巴爭,和古巴主攻的強力扣球不同,我們很少一錘定音,不過一直不分上下,兩隊的相持戰,兩種風格的對撞. 如郎平代表八十年代一般孫月代表了整個九十年代. 當郎平教練在1998年見好就收時,胡進接任主教練,那時孫月的狀態也很好,在瑞士和古巴決賽時受傷以後,狀態開始下滑. 98年如果孫月瑞士女排精英受傷退役了,帶著世界亞軍的光環,爭議一定不會大的.她在中國女排陷入低估的時候,沒有選擇退役,毅然堅持下來,因為國家的需要,她留下來了,多麽值得尊敬的人,結果就是,瑕掩了玉.那個疏著兩個小辮,有著一臉燦爛笑容,蹦蹦跳跳的永遠的11號!!!
殷茵:
相比較成功的失意者孫玥來說,有一個人比她更失意。當時的中國第一攻擊手殷茵。中國隊從來就不是靠球員個人能力打球的隊伍,所以,隊員的能力以適合隊伍風格為最上。所以殷茵在郎平時代一直無法上位。中國隊的進攻崇尚速度,而殷茵的點要更高,傳的球要撐起來給她高度打,323的摸高,一個賽季能砸死800多個球的殷茵就是因為技術特點上的原因連國家隊主力的位置都沒坐穩過。郎平不用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沒有自由人的情況下,她的後排存在隱患。但是當她04賽季從意大利回來浙江隊的時候,她的後排技術比所有的小字輩們都要好。一個是殷茵打球終於打到了一定境界;第二,隻能感歎自由人的出現對排球運動來說到底是一種福音還是一場噩夢。我隻要能砸能攔後排爛到家都無所謂,有自由人替啊。但是排球是一項由發墊傳扣攔這些基本技術組成的運動,缺了一樣就不完整。就算後排能被替,那前排的保護串聯呢,一樣要靠細膩的技術來支撐。有時候看到王一梅留在後排,一個推攻球都能墊得歪七豎八,真是恨不得自己衝上去替她接了這個球。少了一樣東西的排球就失去了排球的精髓所在。殷茵96年奧運會落選國家隊。有人說郎平沒必要帶5個主攻去亞特蘭大。但是我們不禁會想,如果第三局最後那個球上的不是王麗娜而是殷茵,起碼中國隊還能和古巴打個決勝局,但是命運就是如此安排。殷茵的悲情英雄一直做到了悉尼奧運會。要不是殷茵,我們在悉尼就看不到中國女排,孫甜甜和不死李豔大概會更悲情地以史無前例的無緣奧運會來告別國家隊生涯。殷茵靠一個人的力量把中國隊帶到了悉尼,但是主力還是沒有她的份,當時已經有自由人,胡進為什麽就不能給殷茵更多一點機會呢?孫玥99年被桑托斯撞傷以後,進攻能力大不如前,但是殷茵一直沒有能在國家隊得意過一天。很多人為殷茵不值,但是我想教練總有教練自己的想法。殷茵的生活一樣遭遇了很多變故,出國,離婚,每一個見過她的人都說,她是一個堅強樂觀的女人。
“大鳥”王麗娜:
1978年生,黑龍江籍,身高1.81M, 主攻手,1995年入八一隊,1996年18歲入選國家隊。彈跳出色,滯空能力驚人,
扣球勢大力沉,她的跳發球是中國女排有力的武器。2003年世界大獎賽冠軍,世界杯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金牌。
2005年被陳中和大換血出國家隊。現在八一女排繼續打球。她說:打不動的那天就是我退役的那天。
1975年生,身高1米86,副攻手。
原八一隊隊長,1996年入國家隊。
擅長二、三號位跑動進攻,她的二號位背快和單腳背飛在當時是世界第一,攔網也是全隊最好的,腳步移動飛快,心態平穩,發揮很少波動,判斷很少失誤。九八及九九年, 中國女排的戰術核心隊員,當家花旦.
王子淩
身高1.81米,1972年生,福建籍, 接應二傳手。13歲起打球,15歲入福建女排,19歲入選國家隊。1995年世界杯銅牌.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1998年大阪世界錦標賽銀牌。技術全麵,速度快,少有的可打多個位置的接應二傳。 2002年退役。現排球國家級裁判。沒找到她當年英姿颯爽時的照片,這是她去年33歲出任比賽裁判時的情形。
許新, (沒有她的照片,哪位有幸找到的話,拜托靠蘇一下, 先謝過) 當時中國女排的隊長。 身高 1.74M!!! 1973年生,上海籍。主攻手,自由人。7歲起打球。20歲就入選國家隊擔當主攻手. 1.74米的身高,不要說無法與人高馬大的主攻手,副攻手相比, 就是作二傳也算是矮的了. 但她技術全麵,戰術多變,頭腦極其靈活,意誌堅強. 常常令對方攔網一籌莫展.被稱為"怪球手"。1992年奧運會後退役,1997年複出,至今一直在上海女排又作教練又做隊員。除了訓練, 比賽還要上教練班。她是個天生出來的排球人。
賴亞文:
1970年生,身高1.83M,遼寧籍, 主攻手, 15歲入遼寧女排,19歲入國家隊。29歲起任國家隊助理教練至今. 作為胡進在國青隊重點培養的對象,賴亞文在90年頂替楊曉君打了三點副攻,剛開始的賴亞文完全是屬於“剛勁有力”,與其後期抹吊結合方式的打法大相徑庭。1990年世標賽,賴亞文拿到了最佳防守獎,但是在決賽中有些稚嫩的表現還是遭到了不少人的批評,在個人最成熟的92-94年,又碰到了中國隊罕見的低穀時期,當郎平掌起教鞭時,賴亞文的身體能力卻大幅度下降,體力隻能維持半場球左右,98年的決賽,賴亞文明顯體力透支,發揮得不盡如人意,然而在之前,賴亞文剛剛肝病痊愈,已經半年多沒有打過比賽了。17年裏,中國女排從輝煌走向低穀,到再度輝煌,曆任三位教練,國家隊出出入入人達數幾十人之多,而其中,唯有賴亞文,從1989-2007年,理想不滅,耿耿於懷地,於風雨中,和中國女排一起走過.
李豔: 身高 1.78米 ,主攻、自由人。1976年生,福建籍。15歲入福建隊 , 17歲入國家隊。既是出色的主攻也是很好的自由人。身高僅有1米78的她彈跳滯空時間卻驚人地長,彌補了身高的不足。她是朗平一手創造的奇蹟, 總是充滿鬥智, 超強的腰腹力量,奇特的後仰扣球, 是她的招牌動作。退役以後一直在意大利的一家俱樂部打球。
(沒有李國君全盛時期的照片,先拿這個來充一下數):
李國君:
身高1.81米, 1966年生,主攻手。上海籍。1982年入上海隊,1986年入國家隊。
(李國君高度不是很理想, 但是她力量很大,下手又狠,球扣在地常常上丁冬作響, 擅長後排進攻),中國女排陣中繼郎平之後的又一門強力“重炮手”.1988 年漢城奧運銅牌,1989年世界杯季軍,1990 年世錦賽亞軍,1991年世界杯亞軍,1992-巴賽羅那奧運第7名。1993退役後在上海浦東成立中國首個排球俱樂部,國君銀泰女子排球俱樂部。老一代的上海男排元老沈富麟玩笑地說她”戇是真戇“,意思是說她為排球努力了一輩子,退役後還是醉心於培養新一代的小苗苗挺“傻”,她本可以有多種更來財更輕鬆自在的活法。
以下的阿姨老大姐們出道的時候,俺還不太懂事兒,不能如數家珍啦!
薑英:
身高1米8, 主攻手。1963年生, 遼寧人,祖籍山東榮城。1977年入遼寧隊。1981年入中國青年隊,1982年入國家隊。聽說她現在澳大利亞當排球教練。
楊曉君
身高1.81米, 副攻手。1963生於北京。祖籍河北。19978年入北京隊, 1983年入國家隊.
鄭美珠:身高1.72米, 接應二傳。1962年生, 福建福州人. 1977年入福建隊,1979年入國家隊.
楊錫蘭:
1米79,二傳手. 1961 生 天津人。 1976年入八一隊,1981年入中國青年隊,1982年入國家隊。
但我們一聽到她的名字,腦子裏呈現的就是昔日女排的輝煌。看到她招生的消息馬
上報了名。我住在北維州。很遠開車過去。有個美國孩子和我女兒編在一隊。我問
她媽媽為什麽會來,家長說“周小蘭是天安門城牆啊”。
你媽媽也打球?那天我和她比試比試?說不定我還真能贏她呢.
俺媽說對南韓那場球打到第三局的時候,對方主攻手一記重扣,球被中國隊後防墊飛到場外,二傳手沈富麟一直衝到廣告牌前將球救起,球落在老汪跟前,被他躍起狠狠扣死在對方界內。沈的大腿被廣告牌刮下一大塊皮肉,當場血流如注。後來他們奪冠回來,被北大學生扛起來,喊著“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口號的激動人心場麵在電視上被反複播映。我想男排是三大球裏最早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那個曆史地位和意義的確非同小可。
你知道嗎?排球裏麵的“前飛”“背飛”“時間差”“雙快一遊動”等快攻戰術最早是汪嘉偉時期的中國男排先搞出來的,他們打出名堂以後先成為中國女排技術學習的樣板之後才逐漸風行世界的!八十年代排球還是高舉高打作風的時代,還沒什麽像樣的戰術(哎,則麽說呢,到底是發源自美國的東東,在亞洲人用心一拚以前,就隻知道借著身高力大用蠻勁兒,嘿嘿)中國男排當時身高不錯,但沒什麽優勢,力量上大大弱於蘇聯古巴巴西等世界強隊,但是爆發力和頭腦都很好,因此就因地製宜開發了快攻戰術。假如排球也象乒乓球和體操一樣用運動員的名字命名某種新技術戰術,那很多球就該叫“汪嘉偉球”了。因為今天看到的如魔術一般的快球大部分都是被他第一個拿出來亮相給世界而且是被他打到極致的境界的。 他出名十多年以後我打球時,指導課上教練用的教學樣板都是當時汪嘉偉的實戰錄像而不是專們拍的教學片!“空中飛人”哪,真佩服他們那時的創新精神!
老汪後來又從日本回來執教中國男排直到2001年,今年他都50了!說起他,真是又一個悲情英雄,他的排球人生之路更是曲折蒼桑,一言難盡,令人扼腕歎息!也許另寫博文紀念他。。。。
當時默默無名的中國女排卻在1981年一鳴驚人地奪得世界杯冠軍後,走上五連冠的輝煌之路。於是大家把對中國隊的希望轉寄托到了女排身上,校園裏的排球迷為了女排的勝利而興奮,而歡呼。但是很奇怪,校園裏卻再也沒有那麽瘋狂的慶祝過了。
男排的衰落令人遺憾,原因很多。有指責的,有恨鐵不成鋼的,有失望的。而我一直關注中國男排,他們的頑強精神,他們的精湛球技,曾激起過年輕的北大學生們的熱血沸騰。 忘不了1981年3月,我們的心曾和中國男排隊員們一起跳動。
李國君啊,還是“戇”!為啥呢? 搞排球不來財滴! 你看現在國內的排球,後備力量真是少的可憐。以前多少人打排球!每年參加漳州集訓的甲乙丙級青年隊就有幾十支,總共幾百個隊員那,每支隊伍又都有二隊. 這種盛況是一去不複返了。再看看籃球,各支籃球隊都有身體條件很好的年輕隊員,每次比賽的時候卻坐在板凳上打不上球,我看不少很遺憾就廢掉了。如果他們去打排球,可能有極好的出路。問題在於,籃球市場遠遠好於排球(大概跟姚明關係大大地),所以更多的孩子蜂擁著去打籃球了。對中國男女排來說,沒有大量年輕的人才儲備未來就難以實現與世界水平靠攏的目標。中國女排雖然重新回到了世界最高峰,但是仍然麵臨著這個的問題。去年新掌國家男排主教練帥印的周建安,是更老一點的前中國男排主教練上海籍的汪嘉偉的弟子。他上任的時候,有感於男排無米之炊的現狀,感慨道:即使隻有三棵白菜,也要盡最大努力炒出一桌好菜來。哎。。。所以李國君這樣的人,很佩服她,一退役就跑去做起了培養訓練超小苗苗的事情,說道底,是理想不滅啊!
zt: 木蘭應該打籃球~
能給姚明蓋帽~
並有美女轟動效應,一定好看耶~
同意木蘭的"高"見~。
李國君退役後在成立中國首個排球俱樂部 -- 不戇,不戇。很有商業頭腦。it's a very good business here in states.
“運動員有更多的美--一種真實的美” -- 嚴重同意!是自然的美。
木蘭寫的真棒!!!!
莫以成敗論英雄~~ 談何容易喔~~ 特別是在中國~~
國人的急功近利思想很嚴重。我想好多項目的曇花一現(遊泳)也是如此造成的。
與狼,改天,我被給你聽~~
說到中國男足,別的不說,就他們在門前起腳要射之際,先來個大甩頭,把拍照的架子做足後再抬腳,他是等記者呢,可球和門將不等他呀.那幫阿鬥的玩法,你看了就想罵,別看,愛咋玩自己去玩,不希望也就不失望了,也不做夢了.
對體育不幹興趣。女排的,除了郎平,別人對不起號來。
足球,就免談了。那些爛人,國內丟人,還在國外丟人,堅決不看
對英雄的崇拜景仰,哪個文化都差不多,也應該如此,這是對成功者的肯定。但是對敗者付出的肯定,對它們失敗經驗的善加利用和總結,從來都不是現在媒體願意花時間精力的地方。我在寫這篇博文時,一找照片,新的,世界冠軍的一古歌在前幾條就出來了一大堆,真方便。那老的,沒得過冠軍的,象李月明,許新的照片,要麽沒有,要麽就是數得出來的幾張。未設麽?因為根本沒有人報道。
魚郎: 對對!魚歌說得一針見血!要先要李子再有麵子!
中國男足老衝不出亞洲固然有先天體質體能,思想方法,訓練手段上的問題。但是,我則麽覺得那幫小子就象提不起來的流啊鬥,老是沉溺於泡妞不思進取呢?看過一場左樹生遲尚斌賈秀全時代的中國男足對沙特隊比賽的錄像。現在的國腳們,連那個時代運動員的淳樸拚勁兒也沒有了。我很久都沒有興致看男足的比賽。這樣也許不好。但是在男足身上我真的是看不到一丁點兒新老女排的意誌品質的影子,哪怕是打了點折扣的也好啊!哎。。。
說到隻看結果不講過程,美國文化較之中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阿蘭:蘭哪,你又拿我開涮啦?:)木蘭實在不是那塊料,你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嘿嘿:) 我覺得女排隊員們,都很美麗,如果用藝人的標準去衡量,也許差了點。但是她們的美都不經雕飾。我們看他們打球,一舉一動都是她們真實個性的展現。看精挑細選的優秀運動員比賽,更是智,誌,健,力,美的陶冶和享受,那種激勵人的力量是那些經造星公司一手包裝出來的明星們的魅力所沒法比的(當然, 除了少數極其優秀的演員有那樣的人格魅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運動員有更多的美--一種真實的美。木蘭喜歡:)
閑言:哎呀呀俺的牛歌啊,我正念叨著說要到你那兒去看看呢,這不,你就從天而降,又被你捷足先登啦!哈哈:)感覺你應該不是年紀挺大,為什麽你總是能一語道破天機呢?以一次成敗論英雄真的是不好!
Jerryus:
好吧好吧潔兒,俺下輩子一定去摸爬滾打與球為伴,嘿嘿:)
發哥:少時踢過足球也打過排球,13歲的時候如果不是因為母親的堅決反對,擦點就吃了職業運動員這口飯。但是愛運動和對體育的關注熱情是從來沒有變過的。自己不三不四地打過兩天球,所以加倍地知道女排那些隊員們無論作為普通人還是運動員從各方麵講都是極其優秀的,故而愈發喜愛尊重和理解她們:)
是不是馳騁賽場也是你曾經的路,或者未竟的夢呢?
又能踢足球,還能寫這麽有力度的文章的藝術家!!
真的越發的被木蘭的特有的獨一無二的魅力所迷惑了。。。
我們的文化傳統裏隻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這樣就導致我們難以學習和進步,更不要說紮紮實實做基礎工作.
我們隻重視"結果英雄",不重視"過程英雄",沒有給過程英雄以任何光環,這不僅僅是公平與不公平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造成了我們投機取巧,講求表麵功夫的心態,功利主義,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形象工程...皆因於此.中國男子足球衝出亞洲的夢想不就是最為典型的表現嗎?高速增長的產值有多少是高房價灌的水?
從五四運動到今天近一百年來,我們口口聲聲學習先進的西方社會,可我們學了些什麽呢?我們天天夢想著NOBEL獎,我們憑什麽能和其它的科學家比呢?我們夜夜做著強國夢,我們付出了多少代價卻又強到哪裏去了呢?在光鮮的大城市摩天大樓和億萬富豪揮金如土的背後有著多少人間的辛酸和艱難?
根子就在於此!就在於隻求結果,不求過程,隻求麵子,不求裏子!
成敗乃兵家常事,不要以一次勝負論英雄。
阿蘭說的對,木蘭要是去打球,兵不血刃,上場就先把對方給鎮住啦!
能給姚明蓋帽~
並有美女轟動效應,一定好看耶~
那時,我在讀高中。教室的玻璃,破了不少。下了課,到處是排球。
勝者王侯,敗者寇。5000多年的文化,造就了這個現象。
中國人的基因裏,已經寫好了。就像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美國人,作了戰俘,回來,也是英雄。中國人呢?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