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第16章 渡海闖關東 (完)

(2007-07-05 22:41:44) 下一個
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第16章 渡海闖關東作者:李文 第十六章 渡海闖關東 ---------------------------------------------------------------- 在抗日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共產黨人用十分敏銳的眼光看到了一著妙棋,那就是要爭取占領東北。1945年4月底,毛澤東在中共七大的結論和關於選舉候補中央委員問題的講話中,反複說明了爭取東北的戰略意義:“東北四省(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熱河)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和將來的前途看,如果我們把現在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隻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麽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其實,1942年初,毛澤東在給當時擔任新四軍政委的劉少奇的電報中就提到八路軍和新四軍到東北去的問題。在那份電報中,毛澤東指出:“因此就須估計日本戰敗從中國撤退時,新四軍及黃河以南部隊須集中到華北去,甚或整個八路軍、新四軍須集中到東三省去,方能取得國共繼續合作的條件(此點目前不須對任何人說),如此,則山東實為轉移的樞紐。” 由此看來,在1942年,毛澤東還認為國民黨不怎麽看重東北,共產黨要去東北的目的是為了取得國民黨蔣介石的諒解。其本意是:我們共產黨到東北去,離你國民黨的心髒地帶遠遠的,你還會不高興嗎? 到了1945年,毛澤東已明顯改變了對東北的看法。在共產黨人眼中,東三省已經升值。東北的價值如何,毛澤東說得最明白不過了:隻要我們有了東北,其他的都丟了也沒有關係。 可是,就在毛澤東和其他共產黨人認識到東北重要價值的時候,共產黨在東北卻沒有多少武裝。那時,共產黨人隻是看到了東北的重要性,還沒有開始行動,確實也沒有行動的實力,日本的關東軍還牢牢地占領著東北,中國共產黨也沒有想到,在4個月後,關東軍會被蘇聯紅軍收拾掉。隻有當蘇聯8月9日開始對日軍實施進攻後,中國共產黨馬上覺察到: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占領東北的機會來了。 萬毅先行一步 在蘇聯紅軍出兵東北的第三天,也就是8月11日的上午8時,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發出了進軍東北的命令: “為了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偽軍的投降,我命令: 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 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 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 四、現在河北、熱河、遼寧邊境之李運昌所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延安挑選進軍東北的部隊,多數都是原東北軍,這是非常合適的。因為,當時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很多幹部和戰士,特別是戰士,都是在本地入伍的,隻有起義的東北軍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官兵是東北籍的。讓這些部隊到東北去,是不用做太多工作的。他們去東北,就等於回到老家,而打回東北老家,是他們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的夙願。 雖然朱德的命令是讓以上四支部隊到東北去,但實際上中央的意思並非這四支部隊全都馬上去,原因是八路軍各部隊的任務都很重,但李運昌和萬毅部除外。在朱德發布上述命令的當天,中共中央又發了一個內部指示: “晉綏分局、晉察冀分局、山東分局: 本日延安廣播總部命令第二號係為對外宣傳、搶先取得國內外公開地位而發,除李運昌部隊外,並非要呂、張、萬等部馬上開往東北四省,而應依中央灰夜指示,動員全軍執行當前任務,勿懈。唯山東萬毅部,應準備待命出發。” 這個指示清楚地說明,李運昌所部必須馬上去東北,而萬毅部則要時刻準備著去東北。 接到朱德總司令發布的命令,山東軍區即著手萬毅所率部隊進軍東北的準備。8月29日,羅榮桓又收到中央《關於迅速派兵進入東北、控製廣大鄉村的指示》:由於中蘇條約已明文規定,所有中國人均歸中國管轄,蘇聯不幹涉中國內政,“我黨我軍在東三省之各活動,隻要它不直接影響蘇聯在外交條約上之義務,蘇聯將會采取放任的態度,並寄予偉大之同情”。 這一指示分析國民黨馬上派軍隊去東北還有困難,而蘇聯紅軍將於3個月內撤退的狀況,認為存在著爭取東三省和熱河、察哈爾的極好機會,要求“晉察冀和山東準備派到東三省的幹部和部隊,應迅速出發”,山東的萬毅部隊“如能由海路進入東三省活動,則越快越好”。 當時,羅榮桓正集中精力指揮部隊打臨沂,一接到中央催調萬毅部渡海北上的命令,立即發電報將正在膠縣前線的濱海支隊負責人萬毅和王振乾請到大店,與他們進行談話。 羅榮桓說:“這次你們去東北,要你們把一部分武器留在山東,這是中央定的。這樣做,一是為了便於輕裝迅速前進,二是為了支持在山東堅持戰鬥的部隊。日本人在東北丟下大量軍火,你們到那裏可以設法補充,一定要打通幹部的思想。” 說到這裏,羅榮桓沉思一會兒,接著說:“你們濱海支隊原來就是東北軍,比較熟悉東北的民情風俗,你們到東北紮根比較方便。但是許多年過去了,現在部隊裏絕大部分是山東人了,東北人隻有百把人了吧?”萬毅和王振乾點點頭。 對萬毅部去東北的問題,羅榮桓考慮得很周到。他告訴萬毅,已經請供給部準備了一些黃金,給他們作經費。接著,他們又研究了部隊行動可能遇到的問題,如部隊在哪裏上船,需要做些什麽準備,在海上遇到蘇軍的巡邏艇應該怎麽辦,遇到美國和蔣介石的艦艇又該怎樣對付,在何處登陸,如何與蘇軍聯係,等等,都一一作了詳盡的討論。據萬毅回憶,當時談話的氣氛就像媽媽送女兒出嫁。 9月2日,由萬毅率領的部隊以“東北挺進縱隊”的名義,分別從膠縣、諸城、博山等地出發,20多天後到達上船地點。 “東北挺進縱隊”有兩個支隊,1支隊即萬毅任支隊長的濱海支隊;2支隊是臨出發前由魯中、濱海、膠東三個軍區各抽出一個營組建的。全縱隊3500人,其中東北人不到30人,全是營以上幹部。 9月24日上午,挺進縱隊首批一個連由萬毅率領,在山東黃縣欒家口碼頭登船,一路乘汽艇搜索前進,第二天上午到達興城釣魚台。上岸時,首先遇到了正在當地防守的冀東部隊。冀東部隊沒想到自己人來得這樣快,雙方發生誤會,還打了幾槍,真是不打不相識。到9月底,全縱隊陸續到達東北。 再去4個師 送走萬毅沒有幾天,羅榮桓又收到中共中央的電報:“為利用目前國民黨及其軍隊尚未到達東北以前的時機,迅速發展我之力量,爭取我在東北之鞏固地位,中央決定從山東抽調4個師12個團共2.5萬人到3萬人,分散經海道進入東北活動,並派蕭華前去統一指揮。” 東北的地位如此重要,時機又如此有利,中國共產黨已決定集中相當規模的部隊占領東北。 雖然當時山東也非常需要部隊,但羅榮桓清楚地知道,東北比山東更需要部隊,“隻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麽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他不敢有絲毫懈怠,馬上給正在濟南前線的蕭華發電報,要他火速趕回軍區接受任務。 蕭華日夜兼程趕到軍區,立即到羅榮桓的住處。當時,羅榮桓正因病臥床休息。 “你一路辛苦了,我正在盼你,你就到了。”羅榮桓立即起身下床,簡短地詢問了前線的情況,然後說:“中央指派你立即去東北,你先仔細看一看這幾份電報。” 蕭華接過電報,其中有中共中央8月29日和9月11日的電報,還有剛收到的9月15日關於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的電報。 原來,9月14日已到達沈陽的八路軍冀熱遼第十六分區司令員曾克林,乘蘇軍飛機經內蒙飛到延安匯報。當時,毛澤東已去重慶,曾克林向中央政治局匯報了東北的情況,劉少奇主持政治局連夜開會,研究了全國軍事部署,決定成立東北局,以彭真、陳雲、程子華、伍修權、林楓為委員,彭真為書記。會議還決定,彭真、陳雲、伍修權等與曾克林一起,立即坐飛機去沈陽,並令原派往中南和華東的部隊和幹部立即折向東北前進。 看完電報,蕭華深感事關全局,自己的責任重大。“我什麽時候出發?” “立刻。分局決定你帶上司、政、供、衛機關一部分幹部,立即出發去膠東,從海路去東北。調東北的四個師,由我來安排。”羅榮桓回答。 蕭華即將離開老首長,激動地說:“就要分別了,關於到東北後的工作,請您作些指示。” “談點個人意見吧。”羅榮桓一邊思索一邊說。隨後他對東北情況進行了分析,叮囑蕭華處理好與各方麵的關係。最後,他關切地說:“過海要注意防備美國軍艦幹涉,要改穿便衣,晚上偷渡,沿途的島子要控製起來,設立兵站。這件事已經請許世友同誌抓了。如果美國軍艦沒有發現你們,就不要驚動它。機密文件都不要帶。另外,為了便於你們同中央和山東聯絡,要帶一部電台,就由王新蘭同誌去當台長。” 提到妻子王新蘭,蕭華馬上想到了自己的女兒蕭雨。孩子剛滿周歲,還離不開母親,如帶上孩子去東北,又是個累贅,該怎麽辦呢? 這事早讓羅榮桓給安排好了。 “至於那個蕭雨嘛,我和月琴已經商量好了,就暫且留給我們吧。”羅榮桓望著蕭華說。 蕭華十分感激老首長為他解除了後顧之憂。有老首長和林大姐親自照料、撫育他們的小女兒,還有什麽不放心呢?可是林月琴自己也有一雙兒女,也需要照看。她已經夠累的了,現在又加上一個小雨,負擔太重了,蕭華心裏很不安。 羅榮桓好像看透了蕭華的心思,笑著說:“下決心把他留給我們吧,不要多想了……你在工作上還有什麽困難和要求嗎?” 蕭華的眼睛濕潤了。自從1930年開始,就與羅榮桓一同共事。抗日戰爭開始後,他們一直沒有分開,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歲月裏,他們之間結下深厚的友誼。如今他又要去執行新的任務,老首長精心為他安排好了一切,內心十分激動。 蕭華出發的前一天晚上,羅榮桓和林月琴特地為他們夫婦餞行。羅榮桓風趣地說:“你們下一步可要過艱苦生活了,今天特地為你們燉一隻雞,好好吃一頓!” 羅榮桓是蕭華和王新蘭的紅娘。當紅軍剛剛改編為八路軍時,21歲的蕭華愛上了王新蘭,但又不好意思對王新蘭說,這時王新蘭要調到延安去,蕭華意識到這一走便是天南地北,也許再沒見麵的機會了,無奈,便去向羅榮桓求援。羅榮桓答應幫這個忙,派人把王新蘭叫了去,先問她是哪裏人,多大年紀,會不會寫字,然後便開門見山她問道:“我們這裏有個蕭華,他喜歡你,你喜歡他嗎?”王新蘭比較得體地點點頭。 羅榮桓高興地說:“好,這件事就算定了。”然後將總務處長找來說:“我這裏來了個小客人,中午炒個辣子雞。”1940年王新蘭隨蕭華調到115師後,他們便同羅榮桓夫婦朝夕相處,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餞別時羅榮桓看到王新蘭眼淚汪汪的,就說:“你是不是舍不得小雨呀?你放心好了,我們走到哪裏就把她帶到哪裏,保證把她帶好。” 此時此刻,王新蘭再也無法控製自己的感情,哭出聲來。山東軍區赴東北的第二批人員約1000人,在蕭華的率領下,從海路到遼東半島,於10月到達安東(今丹東)。 “要以山東的全部力量來完成” 1945年9月19日,羅榮桓接到中共中央發出的《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的指示,這一指示提出:“目前全黨全軍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打擊敵偽,完全控製熱察兩省,發展東北我之力量並爭取控製東北,以便依靠東北和熱察兩省,加強全國各解放區及國民黨地區人民的鬥爭,爭取和平民主及國共談判的有利地位。”中共中央還決定“羅榮桓到東北工作。將山東(分)局改為華東局,陳毅、饒漱石到山東工作。”電報同時提出,成立冀熱遼中央局,由李富春任書記,擴大冀熱遼軍區,由林彪任司令員。 20日,劉少奇又致電山東分局,指出:“發展東北,控製冀東、熱河,進而控製東北的任務,除開各地派去的部隊和幹部外,中央完全依靠你們山東的部隊和幹部。原則上要以山東的全部力量來完成,必須全力執行,越快越好。” 中央的意圖是山東軍區的部隊都要轉到東北去,讓山東軍區的部隊充當東北共產黨武裝力量的主力,而把山東解放區的控製權交給新四軍。在全國各解放區中,中央明顯地把東北放在了最為重要的地位上。 此時,陳毅正在從太行區赴山東的途中,山東大反攻正在進行,山東的工作非常需要羅榮桓,他還不能馬上去東北。 林彪接到到山東任職的命令後,從延安先乘飛機到太行山,然後是騎馬、步行,剛趕到河南的濮陽,又接到中央“十萬火急”的電報,命令林彪、蕭勁光、陳光、江華、鄧華、李天佑、聶鶴亭等原去山東的人,立即轉道奔赴東北。目的地是東北,現在卻在河南濮陽,真正的“南轅北轍”。沒辦法,林彪隻能邊行軍邊指揮。他與山東軍區沒有電台聯絡,隻有通過軍委轉達情況。9月22日,他發出了“軍委並請轉羅黎”的電報。電報中指出: “……我們為堅決執行軍委這一意圖和任務,擬由此間經冀中,直到冀東,布置冀熱遼一帶地方工作,發動群眾,組織武裝,並準備和訓練部隊,建設炮兵,以及進行布置戰場等工作。因此我及蕭勁光等,為爭取時間起見,擬不去山東,並建議關於山東出征部隊的轉移,留守部隊的組織,幹部的配備問題,請羅黎蕭迅速決定辦理。” 從林彪的電報中可以看出,他們沒有去山東的主要原因,是要節省時間。 24日,林彪又發出了一封電報,給山東軍區的部隊下達了指示:“中央皓電及賀電,望你們迅速布置與行動,我們將以最大的決心和努力,來完成中央所給之重大任務。關於山東部隊與幹部,可先後陸續地走,尤其是幹部須迅速北去,以便展開廣大的地方群眾工作及進行擴軍。” 按照中央軍委和林彪的指示,山東軍區的部隊開始作進軍東北的準備工作。羅榮桓自己也被調往東北,便對部隊的去留進行了慎重的考慮。他根據山東的需要,決定把許世友、林浩、陳士渠、唐亮、王建安、張光中、景曉村、周貫五等領導幹部和一部分戰鬥力很強的部隊留在山東,這一決定得到了中央的批準。 10月上旬,陳毅到達山東的臨沂。這是上次羅榮桓到蘇北治病後兩位老戰友再次見麵。為了使陳毅盡快地熟悉情況,羅榮桓詳盡地介紹了山東的形勢和周圍的敵情,介紹了山東各部隊的軍事政治素質和戰鬥力,介紹了幹部配備情況,某些指揮員的脾氣秉性等等。他們還共同討論了山東分局改為華東中央局,以及新四軍軍部和山東軍區領導機關合並後的幹部配備、黨政軍工作的重點,討論了阻擊國民黨軍隊北上的作戰方案。 10月11日,中共中央命令已到山東的華中野戰軍部隊和山東軍區留守部隊組成一支強大的武裝,在濟南、徐州之間,阻擊沿津浦路北上的國民黨軍隊。陳毅決定親自到前線指揮。在他動身的時候,羅榮桓把自己的一床虎皮褥子送給了陳毅,這使陳毅非常感動,因為羅榮桓不但有病在身,而且東北比山東更冷,實際上羅榮桓更需要這樣的褥子。在羅榮桓的一再堅持下,陳毅收下了這床褥子,並笑著說:“人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這回,我可要睡在老虎身上啦!” 羅榮桓為進軍東北的準備工作盡心盡力,但他剛接到去東北任職的命令時,他並不想去。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身體有病。原來中央讓林彪到山東,主要是讓林彪接替羅榮桓的工作,好讓羅榮桓休息一下,治療疾病。這下兩人的工作地點轉到東北,如果沒有羅榮桓的話,不會影響東北的工作,因為東北有了主要領導人。於是,他向中央建議,能否讓他休息一段時間,如果一定要他去東北,最好不要讓他當部隊的主要領導人。同時,山東分局的領導人黎玉和舒同也致電中央,建議讓羅榮桓休息,他們二人太了解羅榮桓的病情了。中央複電,東北還是要去,到東北後治療條件可能要好一些。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羅榮桓也不好再講什麽。 踏上黑土地 為了使部隊順利渡海到東北去,山東軍區做了大量工作。羅榮桓指定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負責部隊的渡海工作。許世友指揮部隊消滅、驅逐了煙台附近崆峒島和蓬萊以北內長山各島嶼上的偽軍,又乘勝占領了瀕臨遼東半島的外長山各島,控製了渤海海峽,並在各島上設立兵站,屯積給養,形成了山東向東北進軍的跳板,保證了海運安全和供應。安全的登陸點有了,中轉站也有了,但要渡海還必須有運輸工具。羅榮桓又命令組織海運指揮部,由許世友親自擔任總指揮。他動員了30多隻汽船、140隻帆船,分別在蓬萊縣的欒家口、黃縣的龍口兩個港口組織部隊登船。 龍口和欒家口,自古以來就是山東人從海路闖關東的集結地和出發地。老百姓闖關東是為了生存,山東軍區部隊闖關東的目的,卻不僅僅為了生存,而是先占領東北,將來進一步解放全中國。 從1945年10月底開始,山東軍區的部隊陸續出發,除個別部隊是走陸路外,其他絕大多數都是分三批乘船到東北的。 山東軍區開創了我軍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渡海行動。10月24日,羅榮桓接到中央的電報,要他“率輕便指揮機關,日內去東北”。 當天,羅榮桓便告別了原山東分局的領導,包括黎玉和舒同等人,踏上了新的征途。 羅榮桓是從臨沂出發的,先是乘汽車,沿著台(兒莊)濰(縣)公路向東北方向前進。抗戰8年,特別是日軍投降後,因為繳獲了大量的日軍裝備,八路軍的裝備水平已有大幅度的改善。這次行軍,羅榮桓也享受到首長的待遇,他與林月琴、羅生特大夫和一名衛生員合乘一輛小汽車。其他很多人都是乘卡車,還有部分騎兵乘馬在後麵跟進。 行軍的第一天,部隊在莒縣宿營,第二天到達諸城。因為國民黨勾結日偽殘餘重新占領了膠縣城,從諸城到膠縣的公路破壞了,汽車不能繼續前進,隻好在諸城過夜。這一天,由於旅途勞累,羅榮桓的病情加劇。第三天,部隊無法乘汽車前進,隻能步行,羅榮桓也不能騎馬,隻好又躺在擔架上。 過膠濟路的那天夜晚,正在急行軍,羅榮桓的擔架突然斷了,隊伍不得不停下來,警衛部隊派出警戒。管理處長何敬之派人隨向導到附近村子裏找門板,由於護送部隊人很少,停留的地方離鐵路又近,大家都為羅榮桓的安全擔心。 找門板的人走後不久,就聽到村子裏的狗叫了起來。那時,為了便於八路軍夜間活動,根據地和遊擊區的狗都打光了,可這一帶以前是敵占區,村子裏還有狗。俗話說,一犬吠形,十犬吠聲。頃刻間,遠近都有狗吠聲。有的幹部怕驚動敵人,羅榮桓卻胸有成竹地說:“現在不是從前了。現在,狗一叫,敵人會嚇得更不敢出來。”不錯,等找門板的人回來,也沒有出什麽事。 羅榮桓一行在膠縣以西穿過膠濟鐵路,膠東南海軍分區司令員賈若瑜派來汽車接羅榮桓進入萊陽城。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正在海上組織渡海行動,政委林浩和其他領導幹部都趕來看望羅榮桓。 在萊陽,羅榮桓接到了中共中央10月31日發出的關於組建東北人民自治軍的命令,任命林彪為總司令,彭真、羅榮桓為第一、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為副總司令員,蕭勁光為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程子華為副政治委員。 11月5日,羅榮桓一行到達龍口。因為這次行動是保密的,所以他們都化了裝,羅榮桓化裝成一位教授,身穿深色長衫,頭戴禮帽,林月琴穿著陰丹士林布旗袍,作為教授的夫人。參謀處長李作鵬、保衛部長蘇靜和供給處長何敬之都扮成商人。保密的原因是中央要求去東北的部隊,“在進入滿洲邊境時,絕不被蘇聯紅軍及英、美、國民黨人發現”。 一到碼頭,隻見岸邊是一隊隊等待上船的部隊。海灣內外,滿眼是船,嘈雜的人聲和喧囂的濤聲匯合在一起,從中可以看出,膠東軍區為渡海行動做了大量的工作。 11月3日,膠東軍區接到毛澤東親自起草的一份電報: “膠東區黨委: 近日部隊渡海情況如何,千萬要多要快,不得片刻遲誤,將此當作第一位工作,派大批幹部準備渡海,其他工作均屬次等。” 臨上船前,羅榮桓問許世友:“你留在山東有何打算?” “準備打仗!”許世友豪邁地說。 分別時,羅榮桓把陪伴他多年的戰馬送給了許世友。作為回贈,許世友把自己佩帶的手槍送給了羅榮桓。 羅榮桓一行乘坐六艘汽船駛出龍口,按照預定計劃,作戰科長尹健和司令部直屬政治處主任穀廣善率機關人員及一個營所乘的五艘汽船向東北方向駛去,準備在莊河縣登陸,然後去沈陽與羅榮桓會合,羅榮桓所乘的船徑直駛向大連,準備登陸後去沈陽。 船出發時,海麵上風平浪靜,可當海岸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時,海上就起風了。羅榮桓他們所乘的汽船在海上就像一片樹葉,在海浪裏忽上忽下。不一會兒,開始有人嘔吐,人們咬著事先準備好的鹹菜,但是不管用,這就像傳染病,一個人吐了,其他人也跟著吐起來。整個指揮船上,就隻有羅榮桓、羅生特和保姆三個人沒有暈船。本來羅榮桓是人們照顧的對象,可這時他還得照顧別人。他一會兒端起盛滿汙物的痰盂到船舷邊倒進海裏,一會兒又打掃船艙,忙裏忙外,根本不能休息。 11月份,是西伯利亞冷空氣頻繁侵襲華北的季節,渤海海麵上刮大風是常事,再加上很多人從前沒有乘過船,暈船就成了闖關東的部隊所遇到的共同問題,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海上被折騰得不像個樣子。 除了暈船以外,人們最怕的事情就是遭遇上國民黨的軍艦。當時八路軍的運兵船雖說都有一些輕武器,但與軍艦的火力比就差多了。好在遇到國民黨軍艦的事並不多,即使遇上了,撒個慌,也就過去了。但遇到蘇軍軍艦的機會倒是不少,羅榮桓他們就碰上一艘。 11月6日黃昏,他們所在船的船長發現一艘軍艦正向他們駛來。羅榮桓當即告訴大家:“有艘軍艦正向我們開來,還不能辨明國籍。如果是蘇軍的好辦,萬一是美國軍艦,大家一定要沉住氣,不要慌張。現在大家按預定方案分頭做好準備。” 大家忙碌起來,警衛員都上了甲板。供給處長何敬之把攜帶的黃金分散藏在船艙裏麵。機要人員準備好隨時銷毀密碼、文件。 等軍艦到跟前一看,大家這才鬆了一口氣。靠舷後,一位蘇軍軍官向他們問話。 “蘇軍艇長問我們是什麽船。”同行的俄語翻譯說。 “告訴他們,我們是運輸船。”羅榮桓說。 “船上載的什麽人?”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 “你們上來一個人。”蘇軍還有點不大相信他們的話。 羅榮桓派蘇靜帶翻譯上艇交涉。 不一會兒,蘇軍艦長請羅榮桓過去。羅榮桓帶一名警衛員,與蘇靜一起登上蘇軍軍艦。蘇軍艦長帶他進入艙裏燈光明亮的小客廳,雙方落坐後,就通過翻譯交談起來。 “你是八路軍山東軍區的司令員嗎?”艦長打量著沒有穿軍裝的羅榮桓,臉上露出疑惑的眼神。 “正是。”羅榮桓點點頭。 可蘇軍似乎還是不相信。這時,一張隨身帶著的照片解了羅榮桓的圍。照片是紅軍剛到延安時照的,上麵有毛澤東、羅榮桓和許多井岡山時期的老紅軍幹部。蘇軍艦長先認出毛澤東,也認出了穿軍裝的羅榮桓,他立刻站了起來,向羅榮桓敬了個軍禮,說: “司令員同誌,實在對不起,打擾您了,請務必原諒。我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職責。” 氣氛融洽了,羅榮桓還喝了一杯咖啡。交談中,蘇軍艦長向羅榮桓透露了蘇軍行動的原則,即在外交上承認國民黨政府,但根據不幹涉中國內政的原則,並不阻止八路軍的行動。船隊可以在除旅順、大連以外的任何一個港口登陸。 羅榮桓下艇後,蘇軍巡邏艇掉頭向北駛去。 羅榮桓一行也根據蘇軍艦長提供的情況,修改了原來的行動方案,向東北方向前進,最後在遼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的貔子窩(今新金縣皮口)登陸。至此,羅榮桓離開了他魂係七載的山東,踏上了浸透著中華民族屈辱的東北黑土地。 在羅榮桓一行到達東北的前後,除萬毅和蕭華所率領的幹部、戰士外,還有許多山東軍區的部隊到達東北,成為東北民主聯軍的中堅力量。 10月24日,膠東軍區副司令員吳克華率領8000餘人,從海路到達營口地區。 11月上旬,山東軍區第2師羅華生部約7500人,越海經遼東半島到達沈陽以西地區。 11月中旬,山東軍區第1師梁興初部約7500人,沿陸路到達錦州以西地區。在同一時間,山東軍區海軍支隊約1000人沿海路經遼東半島到達牡丹江地區。 山東軍區直屬機關警衛部隊幾個獨立營,約4000人,沿海路分別於10月和11月到達安東及沈陽地區。 魯中軍區司令羅舜初率領第3師及魯中警備第3旅共9000餘人,從海路到達遼東半島,於12月上旬到達遼陽、鞍山地區。 以上部隊共6萬人。除正規部隊以外,山東軍區還派往東北20個基幹團,約3萬人。這樣,山東軍區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向東北共輸送了9萬人的幹部、戰士。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