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字經》何人所寫?順德寧波申報遺產起紛爭 (圖)

(2007-07-28 12:45:58) 下一個

泉州文廟紀念孔子誕辰2556年儀式上,小學生頌讀《三字經》。蔡耀平 攝 (來源:中新網)

——————

您的位置: 新華網 首頁 >> 社會頻道 >> 滾動新聞
寧波順德爭搶三字經申遺 學者憂心曆史被篡改
2007年03月20日 08:25:25  

《三字經》 明年就申遺

一個說是廣東人所著,一個說寧波人是作者

順德率先申遺,寧波也不示弱:

“人之初,性本善……”一提起《三字經》,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但它的作者是誰卻一直都沒有定論,不過學術界普遍認為《三字經》的作者是浙江省鄞州籍的南宋大學者王應麟。

但廣東省社科院曆史研究員陳忠烈和順德曆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健明認為南宋末年的佛山人區適子才是《三字經》的作者。不僅如此,順德方麵已經決定將《三字經》作為本地的文化項目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事情發生後,在寧波文化界人士中引起強烈反響。

《三字經》到底是誰寫的?

廣東學者:

區適子是作者,我有證據

李健明表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用廣東話讀起《三字經》來更上口更押韻,便懷疑它是不是由廣東人寫的,於是就開始了對此書作者的考證,經過13年的研究,他終於掌握了比較嚴謹可信的論據。他從傳說、文獻、版本、音韻等入手,詳盡論述了《三字經》由區適子所作的理由。

寧波學者:

王應麟是作者,確認無疑

昨天,一位寧波學者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三字經》的作者早被確認是王應麟無疑。他告訴記者,王應麟是南宋鄞縣人,博學多聞,長於考證,著述豐厚。《三字經》誕生於元初,直到明代才廣為流傳,明清人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

如何證明《三字經》是他寫的?

廣東學者:

明顯帶有廣東方言痕跡

李健明昨天告訴記者,可以從三個方麵證明《三字經》的作者是區適子。首先是曆史記載。從明代《廣東通誌》到順德曆代縣誌都清晰注明區適子為《三字經》作者。

“如果《三字經》是王應麟所作,為何清代大學者錢大昕在注王應麟年譜以及收集其遺稿時未把《三字經》收入其中?”

其次是實物印記。李健明說,鹹豐年間順德籍探花李文田作注的《三字經句釋》直接指出區適子為《三字經》作者。

最後,李健明說,《三字經》帶有明顯的廣東方言痕跡。

寧波學者:

用寧波話讀起來也很押韻

昨天,戴鬆嶽老師給本報記者出示了一篇近3000字的書麵稿,該稿就廣東研究專家的論證針對性地提出了反駁意見。

戴鬆嶽表示,這是因為王應麟最初編寫《三字經》隻是為了教授鄉裏弟子所用,因此地方文集未提及《三字經》。

廣東學者認定《三字經》的作者是區適子的論據之一,就是根據清朝鹹豐探花佛山市,順德人李文田編輯的《三字經句釋》。對此,戴鬆嶽認為:“《三字經句釋》中寫著‘區適子先生手著、王伯厚(應麟)注解、李文田先生編輯’的字樣,元代初期,鄞縣與順德相隔千裏,名滿天下的王應麟怎麽知道千裏之外區適子的作品呢?”

對於粵語讀《三字經》朗朗上口的論據,戴鬆嶽表示:“用寧波話來讀也是抑揚頓挫啊。”他還舉例說:“‘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中的‘雪’和‘輟’用寧波話讀來也很押韻。”

《三字經》申遺兩地態度如何?

順德方麵:

將請專家求證起源

對於李健明的研究,佛山市順德文體局副局長等有關負責人昨天告訴記者,目前順德文化部門已籌備邀請學術界相關專家舉行研討會,進一步為區適子著《三字經》說求證,以獲得學術界的權威認可。“《三字經》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啟蒙教材,《三字經》出自佛山市順德,對整個嶺南地區、珠三角地區都有重要的意義。一旦被證實有可能改寫嶺南文化史。“很多人覺得嶺南地區傳統文化薄弱。《三字經》可以讓他們完全改觀。”該負責人這樣表示。

寧波方麵:

《三字經》明年申遺

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藝處處長汪誌銘昨天告訴記者,文化部門確實認可《三字經》是王應麟所作,而且《三字經》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早已進入寧波文化局的視線,但根據第一批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要求,首先申報了寧波地區搶救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幾近失傳的寧海平調),但這並不等於漠視王應麟的《三字經》,“《三字經》明年將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如果允許,有可能在今年就申報。”

態度

桂心儀:保護文化遺產再積極些

寧波地方文史研究專家、現年95歲的桂心儀老人早年一直從事寧波地方文史的研究,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王應麟的文集中雖未見載有《三字經》,但他的《碑記》尾部就有《三字經》句式,這無疑為《三字經》作者是王應麟提供了一個佐證。

對於《三字經》最終被順德搶先申遺,桂心儀痛心疾呼:“這件事是個教訓,告誡我們在保護當地文化遺產的態度上要再積極些,不要再重蹈河姆渡文化的雙鳥朝陽圖案落選考古標誌、梁祝之鄉被搶注的覆轍。”

王重光:他們無異於篡改曆史

文化研究者、寧波大學兼職教授王重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了他的憤怒:“順德把《三字經》作為本地文化申遺之事相當於篡改曆史,等於剽竊。”王重光表示,宋元到現在曆經700多年,曆朝曆代的學者在王應麟之後對《三字經》增補的學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也不是在同一個地方,“我隻能這麽說,增補不能代替原作者王應麟,但區適子功不可沒。”

最後,王重光一再聲明,他這樣說絕不是排斥嶺南的學者,《三字經》是中華民族共同擁有的文化,現在出現這樣你爭我搶的現象,實在讓人憂心。

相關鏈接

寧波痛失

“中國梁祝之鄉”稱號

2005年12月4日,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閃電式地授予河南汝南縣為“中國梁祝之鄉”,意味著寧波在河姆渡神鳥中國申遺“折翅”後,又將失去一張文化名片。

有關專家指出,寧波方麵需要好好反思,為什麽有關部門要等到其他地方申請到“梁祝之鄉”後才恍然大悟。(記者 吳丹娜)

——————

中國網 | 時間: 2007-03-21 | 文章來源: 現代金報

《三字經》 明年就申遺

“人之初,性本善……”一提起《三字經》,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但它的作者是誰卻一直都沒有定論,不過學術界普遍認為《三字經》的作者是浙江省鄞州籍的南宋大學者王應麟。 

但廣東省社科院曆史研究員陳忠烈和順德曆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健明認為南宋末年的佛山人區適子才是《三字經》的作者。不僅如此,順德方麵已經決定將《三字經》作為本地的文化項目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事情發生後,在寧波文化界人士中引起強烈反響。

《三字經》到底是誰寫的?

廣東學者:區適子是作者,我有證據

李健明表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用廣東話讀起《三字經》來更上口更押韻,便懷疑它是不是由廣東人寫的,於是就開始了對此書作者的考證,經過13年的研究,他終於掌握了比較嚴謹可信的論據。他從傳說、文獻、版本、音韻等入手,詳盡論述了《三字經》由區適子所作的理由。

寧波學者:王應麟是作者,確認無疑

19日,一位寧波學者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三字經》的作者早被確認是王應麟無疑。他告訴記者,王應麟是南宋鄞縣人,博學多聞,長於考證,著述豐厚。《三字經》誕生於元初,直到明代才廣為流傳,明清人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

如何證明《三字經》是他寫的?

廣東學者:明顯帶有廣東方言痕跡

李健明19告訴記者,可以從三個方麵證明《三字經》的作者是區適子。首先是曆史記載。從明代《廣東通誌》到順德曆代縣誌都清晰注明區適子為《三字經》作者。

“如果《三字經》是王應麟所作,為何清代大學者錢大昕在注王應麟年譜以及收集其遺稿時未把《三字經》收入其中?”

其次是實物印記。李健明說,鹹豐年間順德籍探花李文田作注的《三字經句釋》直接指出區適子為《三字經》作者。

最後,李健明說,《三字經》帶有明顯的廣東方言痕跡。

寧波學者:用寧波話讀起來也很押韻

19日,戴鬆嶽老師給本報記者出示了一篇近3000字的書麵稿,該稿就廣東研究專家的論證針對性地提出了反駁意見。

戴鬆嶽表示,這是因為王應麟最初編寫《三字經》隻是為了教授鄉裏弟子所用,因此地方文集未提及《三字經》。

廣東學者認定《三字經》的作者是區適子的論據之一,就是根據清朝鹹豐探花佛山市,順德人李文田編輯的《三字經句釋》。對此,戴鬆嶽認為:“《三字經句釋》中寫著‘區適子先生手著、王伯厚(應麟)注解、李文田先生編輯’的字樣,元代初期,鄞縣與順德相隔千裏,名滿天下的王應麟怎麽知道千裏之外區適子的作品呢?”

對於粵語讀《三字經》朗朗上口的論據,戴鬆嶽表示:“用寧波話來讀也是抑揚頓挫啊。”他還舉例說:“‘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中的‘雪’和‘輟’用寧波話讀來也很押韻。”

《三字經》申遺兩地態度如何?

順德方麵:將請專家求證起源

對於李健明的研究,佛山市順德文體局副局長等有關負責人19日告訴記者,目前順德文化部門已籌備邀請學術界相關專家舉行研討會,進一步為區適子著《三字經》說求證,以獲得學術界的權威認可。“《三字經》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啟蒙教材,《三字經》出自佛山市順德,對整個嶺南地區、珠三角地區都有重要的意義。一旦被證實有可能改寫嶺南文化史。“很多人覺得嶺南地區傳統文化薄弱。《三字經》可以讓他們完全改觀。”該負責人這樣表示。

寧波方麵:《三字經》明年申遺

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藝處處長汪誌銘19日告訴記者,文化部門確實認可《三字經》是王應麟所作,而且《三字經》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早已進入寧波文化局的視線,但根據第一批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要求,首先申報了寧波地區搶救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幾近失傳的寧海平調),但這並不等於漠視王應麟的《三字經》,“《三字經》明年將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如果允許,有可能在今年就申報。”

態度

桂心儀:保護文化遺產再積極些

寧波地方文史研究專家、現年95歲的桂心儀老人早年一直從事寧波地方文史的研究,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王應麟的文集中雖未見載有《三字經》,但他的《碑記》尾部就有《三字經》句式,這無疑為《三字經》作者是王應麟提供了一個佐證。

對於《三字經》最終被順德搶先申遺,桂心儀痛心疾呼:“這件事是個教訓,告誡我們在保護當地文化遺產的態度上要再積極些,不要再重蹈河姆渡文化的雙鳥朝陽圖案落選考古標誌、梁祝之鄉被搶注的覆轍。”

王重光:他們無異於篡改曆史

文化研究者、寧波大學兼職教授王重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了他的憤怒:“順德把《三字經》作為本地文化申遺之事相當於篡改曆史,等於剽竊。”王重光表示,宋元到現在曆經700多年,曆朝曆代的學者在王應麟之後對《三字經》增補的學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也不是在同一個地方,“我隻能這麽說,增補不能代替原作者王應麟,但區適子功不可沒。”

最後,王重光一再聲明,他這樣說絕不是排斥嶺南的學者,《三字經》是中華民族共同擁有的文化,現在出現這樣你爭我搶的現象,實在讓人憂心。

相關鏈接:寧波痛失“中國梁祝之鄉”稱號

2005年12月4日,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閃電式地授予河南汝南縣為“中國梁祝之鄉”,意味著寧波在河姆渡神鳥中國申遺“折翅”後,又將失去一張文化名片。

有關專家指出,寧波方麵需要好好反思,為什麽有關部門要等到其他地方申請到“梁祝之鄉”後才恍然大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