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吃鬆菇蛆小蟲子 楊勇將軍的拿手菜
(2007-06-10 23:39:31)
下一個
毛澤東與鬆乳菇(外二則)
焦守正
1966年6月中旬,毛澤東南下視察,於18日下午4時許到達韶山滴水洞。
毛澤東在滴水洞和在北京一樣,他一天隻吃兩頓飯,時間分別為下午兩點,晚上十一點。用餐一般不超過四菜一湯,即使來了客人,最多隻加兩道菜。
多年來,毛澤東巡視湖南,均由湖南省委接待處的特級廚師石蔭祥為他做飯。
進餐時,毛澤東總是按時、定量、獨食,吃完飯,愛喝點稀粥,或吃點烤紅薯,或烤玉米,這是他從幼年養成的習慣。
在滴水洞裏還保存著當年石師傅為毛澤東掌廚時留下的菜譜。
有一天的菜譜是這樣記錄的;紅燒鯽魚、火焙米蝦炒辣椒、燎炒馬齒莧、雁鵝菌燒肉、雄魚頭打豆腐湯、幹飯二兩、烤玉米、麵條。都是一些地道的時鮮,再簡單不過了。
毛澤東和大多數湖南人一樣,愛吃辣椒,他特別嗜好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和湖南出產的雁鵝菌。
雁鵝菌是生長在鬆林裏的一種野生菌類,它的學名叫“鬆乳菇”,又叫“鬆菌”,湖南人一般稱之為“雁鵝菌”和“寒菌”,或“九月香”。
秋末冬初,正是雁陣南飛季節,在連綿秋雨的浸潤下,進入盛產雁鵝菌的旺季,滿山遍野,俯拾皆是,這種野生食用菌雖然沒有“雞?”、“竹蓀”、“猴頭”那樣名貴,但因它脆嫩滑膩,另有一種十分可口的辣味,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稱讚。
在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周密的《武林舊事》和清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都有鬆菌入饌的記錄;在現代菜譜中,如湖南菜係中的“紅燒寒菌”,湖北菜係中的“燒春菇”、“鬆菌豆腐”等都可稱得上是素菜炒品。
毛澤東的出生地韶山衝就出產這樣菌子。
有一次,石師傅為毛澤東做了一盤青椒炒鮮菌,端上桌子後,才發現菌子裏藏著白蛆似的小蟲子,石師傅想馬上端走倒掉,恰好毛澤東已步入餐廳,石師傅隻好帶歉意地說:“主席,換一盤吧!”毛澤東不經意地說:“為什麽,不是蠻香的嗎?說著已舉箸夾起一塊。
石師傅隻好以實相告,“對不起,菌子沒洗幹淨,有小蟲子。”毛澤東笑笑說:“沒得關係,不幹不淨,吃了沒病。再說,菌子裏有小蟲子,說明這菌子沒有毒。吃了不會死人,不要換。”
這個小小的幽默又一次表現出他的性格和學識。
早在唐代,著名醫學家陣藏器就談到鑒別毒菌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蟲蛀者無毒”。
在湖南民間,還常以此菌作菌油,稱“菜油寒菌”,1953年,齊百石90大壽時,毛主席即以“菜油寒菌”相贈,使老畫家深受感動。
周總理關心民族菜
那是1961年,周總理陪同外賓到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在瀾滄江畔歡度“潑水節”,經過思茅時,住在地委一間普通的平房裏。原在地委行政科工作的一級廚師薑維新同誌為總理做菜。
薑師傅從事廚師工作已有40來年了,紅案、白案樣樣拿手,除了會做漢族各地方的名菜,還善於做清真菜、傣味菜。
一天,總理深遂睿智的目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麽,要求做一道民族菜。老廚師高興地施展出本領,做了傣味名菜———香茅草烤牛肉。他怕總理吃了烤牛肉不好消化,將這道地方菜作了些改進。
他用沸開水將當地亞熱帶雨林的特產香茅草燙悶了一會兒,去掉刺鼻的香烈味,再用這加工過的香茅草細心包好洗淨的瘦牛肉,這樣消除了腥味,然後將牛肉烤得半熟,再用油炸熟。這道獨具特色的改革民族菜,既不失邊寨“傣味”,又鮮美可口。周總理品嚐著這道菜和椰子飯,連聲稱讚,吃完後,還親自去洗碗。
薑師傅做完了菜,在灶旁抬著竹煙筒吸煙,周總理和藹可親地跨進門來,他想往圍腰上擦淨手,總理已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老廚師激動得淚流滿麵,嘴唇不住地顫抖,什麽也說不出來。
總理深情地凝視著他的臉,深沉地說:“你做的菜很好,你要多帶徒弟,把你的手藝傳給邊疆兄弟民族……”
楊勇將軍的拿手菜
楊勇不大管家務事,但偶而也親自下廚房炒菜。楊勇對女兒說,他幼時,在湖南鄉間小客店,隻供米飯,客人吃菜靠自己下廚燒,所以他家鄉不分男女,都會做幾樣菜。
楊勇的母親善烹飪,在文家市鎮上小有名氣,為了養家糊口,開了個小飯店。楊勇自小孩下耳濡目染,在燒菜上頗得了一點母親的真傳。幾十年後,如法炮製起來,居然得心應手。一塊豆腐,一把青菜,幾個雞蛋,經他手一撥弄一股濃鬱的香味就會散發出來。
他偶而轉到廚房,見有新鮮蔬菜、魚肉,勾起他的興趣,就要露一手:“今天中午我來燒幾味菜吃。”廚師隻需備好料,到時,他就不請自來,風風火火,廚房裏一半炒菜聲,一半吆喝聲,好是熱鬧。
楊勇做菜,確實有些訣竅,說起來也很簡單,首先是作料充足,大把的蔥末、蒜末、薑末、辣椒麵、黃酒、胡椒、豆豉都是缺不了的,其次還要火大,大到油鍋放上去手腳稍慢些就會燃起來,據楊勇講,隻有這樣才保得住菜蔬的鮮嫩。
楊勇不僅能燒鱔魚、泥鰍、老鱉,還會燒豆腐、冬瓜、青椒、蓋菜、絲瓜、菜頭。幾隻青椒去蒂留籽,洗淨拍扁,放在鍋中幹焙,焙至麵上焦黃,放入熱油、蔥蒜、豆豉、水和鹽等,湯燒濃取出,這就是楊勇的拿手菜“虎皮辣椒”。憑心而論,他燒的菜,色上欠佳,但就其味道而言,確實鮮美可口。
楊勇病逝前十幾天,突然想起要吃“蛋花”。他將做法告訴廚師,夫人和女兒,可是無論誰做,味道總是不對,於是他自己在醫院的廚房中烹製起來,做成,眾人一嚐,果然不同凡響。這是他生前最後一次下廚,明知死亡之至,卻能有如此興致,足見楊勇的為人了。
編輯部電話:028-86696327 服務部電話:028-86268162 郵購部電話:028-86248819 廣告部電話:028-86696895
版權所有 嚴禁轉載否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