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大國崛起》:中國到底在哪裏出了問題?

(2007-01-16 11:03:06) 下一個
·新浪論壇全部論壇 新浪首頁 > 論壇首頁 > 海外風雲 > 默認主版 子論壇:
版主:潘宏斌 [原創]
《大國崛起》:中國到底在哪裏出了問題?
作者:潘宏斌227發表日期:2006-12-13 13:01:01

一、前言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人就在悄悄地談論“中國崛起”,在大洋的另一邊自然也也不甘寂寞,同唱一氣。不僅能體現在美國學者保羅·肯尼迪的驚世之作《大國的興衰》,更被解讀在美國前國務卿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經濟方麵的造勢自然也毫不吝惜,美國經濟學家歐文·克拉維斯提出以購買力來衡量中國的經濟規模,估算的結果是中國1990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世界銀行的數字370美元高出整整7倍!這就難怪世界銀行行長詹姆斯.沃爾芬森於1995年在中國訪問時說:“我們的統計數字表明,中國在2010年以前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就連一向保守的世界經合組織也認為到2025年中國經濟規模能與美國平齊!

據國外媒體報道,2003年11月24日,胡錦濤主持的中共政治局進行了第九次集體學習。學習內容是“15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曆史考察”,由中國兩位專家係統講述15世紀以來世界上九個曾經和現存大國的興衰史。中國高層要求各級黨政部門都要學習這段曆史,隨後中國中央電視台近日推出的12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分析人士指出,《大國崛起》的目的是為了打開國民視野,為中國加速崛起進行必要的精神準備。 也有有媒體認為這個片子同上世紀80年代引發爭論的《河觴》一樣,是在為中共十七大後重啟政治改革造勢。否則,你如何解釋在市場化的今天,央視為了一部沒有商業價值的政論片而願意耗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

何等的震撼!何等的刺激!

二、《大國崛起》引發的火爆反映

用9個小時來解釋近500年來世界上發生的變故、尤其是做有一定思想厚度自然不會像想象的那麽容易。盡管裏麵中外一百多位學者、專家、前國家政要的學術智慧都有所體現,但主要反映的還是深藏不露的北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們和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的專家們所代表的“中國精英對世界的認識”,更使得這部電視紀錄片更具“魅力”!

隨便用google一搜,《大國崛起》的關聯文獻竟達2,840,000條之巨!中國的精英們紛紛撰文力挺此片。日本史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世界曆史研究所教授湯重南說:“改革開放,就是要睜眼看世界。”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說,“我想通過這樣一個片子,來讓更多的觀眾了解西方國家在過去300年裏邊,是怎麽發展成長起來的。對我們國家非常重要,尤其在好多的認識上,我們能夠達成一致的看法,這樣的話,我們國家下一步的發展才可以比較順利。”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說:“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題材,而且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片子,我的評價是,我覺得這部片子是有深度有廣度,大視角,大手筆,這樣的一個講曆史的片子,同時它又非常有現實意義。”

民間學者則對此片在不同程度上嗤之以鼻!集中表現在他們不認同影片中對西方國家崛起的那種牽強附會的因果關係。

一位網友認為, 當年西方崛起而中國未能崛起的真正原因在《大國崛起》中被極力回避。但曆史事實告訴我們,使西方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圈地運動、殖民掠奪、不平等海外貿易、奴隸貿易)是建立在使本國農民、殖民地人民、黑人成為犧牲品的基礎之上的一場曆史醜劇。不幸的是,這些事實卻被作為資本主義崇拜者的、極力把資本主義描述為美好天堂的《大國崛起》製作人、編劇給刻意掩飾。

另一位網友認為,這兩年對主流, 對改革反思的聲音越來越大,主流們眼看著靠殖民崛起的路要走不下去了, 就又出來了一個《大國崛起》繼續忽悠老百姓,試圖讓咱們相信繼續走下去中國作為整個國家就可以崛起。

還有的說,“主流經濟學家”就要失寵了,新的曆史學家有登場的趨勢,看不出能高明到那裏去。固然,“理論是灰色的”,但是,在如此錯綜複雜的曆史環境下指導一個大國的崛起,沒有成熟的理論思維,依靠買辦市儈式的智囊是不行的。是的,國家可以不問姓社姓資,但總得為中華民族強盛,如此“崛起”的思維方式,豈能“崛起”?!

更有人說,《大國崛起》在講述了許多大國崛起的過程中斷章取義,試圖用來揭示《大國崛起》奧秘。他們把影響大國崛起的因素用不同的聲音歸納為:經濟思想、科學文化、政治製度的創新。但在片尾明白地告訴觀眾:1)大國崛起不能靠武力;2)許多大國隻是曇花一現,唯有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國;3)葡萄牙、西班牙是市場經濟的發端國,英、法是自由市場經濟加多黨議會製的創始國,美國是用市場經濟無型的手與政府幹預有型的手共同調節經濟的開山祖;4)這些國家都沒有離開市場經濟,都有一個穩定的憲政製度;5)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與新自由主義主張的思想自由化、經濟市場化、政治多元化、產權私有化、全球一體化是何等的相似!

一個資深的網友說,編導們著墨最多的兩個國家,一個是英國、一個是美國,“憲章”、呀、“公約”呀,幾乎如數家珍,事無巨細。但是,起碼有兩件事編導們“理性”、地“痛苦”地舍掉了,其一,就是英國在鴉片戰爭前的四十年中,利用鴉片這種毒品共從中國掠奪去大約三、四億兩白銀。如今赫赫有名的匯豐銀行、東方匯理銀行、怡和商行等的創始人,個個都是鴉片販子出身。二是美洲印地安人的遭遇。有人援引《THE NATIVE AMERICAN》的內容:“喬治·華盛頓:用印第安人的人皮可以製作出優質長統靴、托馬斯·傑弗遜:美國必須滅絕印第安人、亞伯拉罕·林肯:每十分鍾屠殺一名印第安人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隻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

還有人總結說,該片依舊是上世紀80年代的《河殤》樣式,宏大到不著邊際的地步,要用那麽少量的文字來概括一個國家至少上百年的曆史,其空疏可知;其次,依舊是《河殤》之病,知識陳舊到不學無術的水平。比如前幾集論述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之興起,歸因之簡單,視野之狹窄,結論之粗陋,完全沒有吸取一點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知識積累;在其眼中,既看不到整個歐洲商業發展的沿革,更看不到商業中心變遷的軌跡;最後,則是其見解之粗鄙。

網上知名評論家黎陽認為, 有人說電視係列《大國崛起》有點象《河觴》。找到了劇本一看,豈止有點象,根本就是上下集、姐妹篇。《河觴》說的是中華文明如何如何“低劣”,“崛起”說的是西方文明如何如何“優越”。二者一唱一和,“珠聯璧和”。

三、《大國崛起》中國背景分析

筆者認為,央視的《大國崛起》不管有沒有更深的政治背景,至少反映了一個事實:中國這種粗放式經濟發展的路已經快要走不下去,曆史需要中國把握住這關鍵的時機。

1、中國的發展無法持續

很多人都認為現代中國迅速崛起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曆史趨勢,但筆者認為這種樂觀實在是缺乏根據。先不去較真什麽樣的國家才叫“崛起”,就連目前這種發展方式也無法持續。當前中國走的是“黑色發展之路”,這一戰略是以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為最優先目標,是以資本高投入、資源高消耗、汙染高排放為代價的。不僅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失業人口的增加和將要麵臨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在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而且以相當於美國的3倍的汙水排量和世界用水總量15.4%的耗水量也隻創造了美國產值的1/8。

更何況目前的汙水排放量已經無法再承受,世界的水源也不可能淨增。何以為繼?

2、中國已淪為西方大國的經濟殖民地

曾幾何時“中國製造”成為世界的話題,中國的國家智囊們也不斷地國際論壇中眉飛色舞地吹噓自己有幾個“世界第一”。實際上中國產品等占據國際市場的依次是玩具、鞋類和廉價電器,是因為高汙染而被發達國家轉移過來的。西方大國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消耗著中國的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生產著它們的產品,排放著中國的汙水和廢氣。外貿公司中70%多的都是外企;90%的出口產品所使用的知識產權都是國外的;“中國製造”隻是一個好聽的名詞而已。僅舉一例,據中國通信學會通信設備製造技術委員會主任張慶忠介紹,2006年中國手機生產預計能達到3.8億部,占全球手機產能的半壁江山。但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董事長麥戈文卻指出,一件在美國售價49美元的電子產品(包括手機)中國製造商隻能賺到30美分,是零售商的 1/24,品牌人的 1/30 !

由此可見,中國那漂亮的GDP、“中國製造”的美譽、每年的貿易進出口額的增長。。。那些純粹是買辦的紅利,是政治家的玩具,是皇帝的新衣!

與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實力的增長毫無關係!

四、中國應該正視曆史

《大國崛起》用極為煽情的道白讓人們相信:一場戰爭,一紙約定,甚至是某個英雄人物的一個臨時決定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命運、世界的格局。這種好萊塢式的英雄觀反映了中國的精英們依然在浮躁的市井中沉溺,在醉生夢死的歌舞升平中一醉不起。

現實中,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憲法絲毫不比英國的差勁,菲律賓的製度甚至可以和美利堅合眾國相媲美。。。但這些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了自己,更沒有正在享用大國崛起的宴席!兩次戰敗的德國是近代戰爭史上最大的輸家,不僅在曆次戰敗後割地賠款,甚至連國家也數次被分割,但今天在世界的強國之中仍然有它的一席。至於身穿戰袍、攜帶毒藥走向戰場的將軍和國王,哪又能說明了什麽?和崛起又有什麽關係?!

9個小時12集的政論片《大國崛起》終於像一個時裝模特那樣完成了最後一個亮相而走下了時裝台,最後也沒有告訴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大國崛起的秘密究竟是什麽?

從小學開始,筆者就受到這樣一個教育: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除了讓中國割去一塊塊土地,還讓中國失去無數的白銀,西方帝國主義的致富是建立在圈地運動、殖民掠奪之上的一種野蠻的遊戲。從那以後,筆者的心裏帶著曆史的沉重,用憎恨的眼光去打量著每一個憨態可掬的外國人。到今天筆者也認為這的確是中國曆史上發生過的事,但它畢竟不是曆史的全部。事實上戰後德國、日本的再度經濟崛起與圈地運動、殖民掠奪毫無關係;曆史上西方列強的崛起也與從中國搶來的白銀更是風牛馬不相及;美國也並非靠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才成為世界第一;盧溝橋抗日博物館裏的畫像中國民黨軍隊的飛機還塗著八一軍徽;在1995年一個華裔女孩發現最能反映日本侵華暴行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竟沒有一本英文版的書籍。。。

不能正視現實就是愚昧,不能正視曆史就是自欺。中國傳統的思想和教育不能還原給人民一個真實的曆史, 帶有新思維觀念的《大國崛起》也是一個浮躁的滑稽劇。

因為事實上一個國家的強大是在於它的整個的國民素質。隻有偉大的人民才會造就偉大的國家,才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拔地而起。

這是鐵一般的真理,為什麽中國不敢正視?!

五、意大利才是近代文明思想的誕生地

照亮人類近代文明之路的既不是葡、西兩國的地理大發現,也不是法國的啟蒙運動,更不是喜愛莎士比亞劇的英王伊麗莎白一世這隻“老母雞”, 而是14~16世紀的意大利文藝複興的這隻火炬!

與中華文明相比,歐洲原本是一個愚昧的不化之地。被漢武帝趕到歐洲的匈奴曾在那裏稱雄長達一個世紀,東西羅馬帝國從此衰落、滅亡,歐洲從此進入黑暗的中世紀。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誕生在離歐洲中心不遠的兩河流域。《古蘭經》規定對國家、人類、社會和家庭的義務,援助貧窮者,首先對阿拉伯人進行道德價值的啟蒙教育。由於《古蘭經》倡導求學,“哪怕遠到中國”就是穆罕默德的一句名句。從10世紀開始,阿拔斯王朝開始“百年翻譯運動”,介紹其它民族關於天文、醫學、語言、文學、法律、哲學、音樂、數學等方麵的科學知識。公元827年阿拉伯人征服的西西裏島,使它成為阿拉伯文化的基地[1],後來成為引發歐洲文藝複興的起源地。

在阿拉伯倡學精神的影響下,西歐第一所大學是11世紀末產生於意大利的工商業城市波倫亞的波倫亞大學。1150年,巴黎大學形成,後來巴黎大學中的英國學生返回祖國,在1168年創建了牛津大學。1209年,從牛津分出一部分學生又成立了劍橋大學。12世紀後,意大利又成立薩拉爾諾大學,西班牙創立薩拉曼加大學,法國成立了奧爾良大學;德國創立海德堡大學,奧地利創立維也納大學等等。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文藝複興會誕生在意大利;啟蒙運動和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會發生在法國;現代科學和工業革命的誕生會發生在英國。。。

文藝複興誕生在西西裏島所屬的意大利。歐洲的文藝複興奏響了政治學說發展的序曲,由馬基雅維利,格勞秀斯、斯賓諾莎、霍布斯、米爾頓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提倡"自然權利"、"社會契約"、"人民革命權"以及"三權分立"。文藝複興否定了封建特權。在中世紀,封建特權、門第觀念是天經地義。文藝複興時,波吉奧認為,隻有個人的美德才是高貴。意大利的社會生活中,才幹、手段和金錢代替了出身門第,成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會頂端的階梯。文藝複興還否定了君權神授。在中世紀,君主是上帝的代表,對君主的服從是一種宗教義務,天經地義。但人文主義者相信,君主如果成為暴君,必為人民所推翻,這是曆史規律。他們反對專製,提倡自由和平等。布魯尼把每個市民有同等機會參加政府管理和批評自由稱為"真正的自由"。平等也不再是早期基督教那種在上帝麵前的平等,而是在法律麵前的平等。文藝複興提倡科學方法和科學實驗,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開創了探索人和現實世界的新風氣。

600年前的人類對真理的追求,就是今天也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能做到。難怪有人這樣認為:文藝複興確實在思想界帶來了一次大解放,它稱得上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內與中世紀的一場大決裂。打破了中世紀神學和其他外界權威對思想的牢牢束縛。它不但拋棄了神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來觀察人、社會和自然。達·芬奇說:"誰要靠引證權威來辯論,他就是沒有運用理智。"更值得一提的是,文藝複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所麵對是極其強大頑固的宗教舊勢力,麵對著悲慘的結局:但丁被流放,客死它鄉;彼特拉克雖死在祖國,卻被教會暴屍示眾;伽利略、布魯諾更是為之受盡牢獄之苦。[2]

捍衛真理不僅需要理想和智慧,更需要冒險和勇氣!

六、法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任何一個偉大的思想就像一個美麗的火焰,是否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還要看有沒有所需要的幹柴。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主要的“幹柴”就是國民的素質和教育。依法國為例:

受文藝複興影響的16世紀宗教改革產生的新教教派與舊教分庭抗禮,他們爭奪兒童和群眾的手段就是教育。通過這場爭奪戰,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視數學、地理、曆史,注意采用實物教學和進行練習,著意發展學生的智力。這使得法國新一代的素質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創辦於1684年的訓練初等學校教師的講習所是歐洲最早出現的師範教育設施,對確保教師的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19世紀以前,法國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榮譽,其學術水平在西歐是很高的。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於瑞士日內瓦。10歲時,父親因受人陷害逃離瑞士。盧梭13歲即開始自謀生計。他當過學徒、雜役,為人抄寫過樂譜,做過家庭教師。寄人籬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長期漂泊不定的貧困生活,培育了盧梭對於“殘暴和不正義”的反抗意識。1762年,盧梭的長篇教育哲理小說《愛彌兒》問世。盧梭在這部構思20年,撰寫3年,精思熟慮的傑作中,對當時法國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別是教育進行了猛烈抨擊。他提出培養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新人的構想,描繪了一幅培養新人的藍圖。這部長篇檄文剛一發表,就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法國政府下令逮捕盧梭,焚毀《愛彌兒》。盧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國。1767年,盧梭返回法國,避居於巴黎市郊。1772年完成了自我評傳性的最後一部著作——《懺悔錄》。1778年與世長辭。

盧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齊所繼承。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齡分組來發展兒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實行教育。後德、法、英、意、俄、美等國政府,也紛紛派遣專家和官員前來學習。裴斯塔洛齊所創建的伊佛東學校成了蜚聲歐美的“國際學園”。有趣的是,瑞士政府首先采用這種教學方法,美國政府發起了聲勢浩大的《盧梭、裴斯塔洛齊教育思想》的運動。前者成為今天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後者成為今天世界上的霸主之一。

1789—1794年法國革命是繼17世紀英國革命和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後的一次更徹底、更深刻的資產階級革命。在教育方麵,資產階級執政的各派力量都擬訂過方案,其中著名者有康多塞、雷佩爾提和拉瓦錫等人所擬的教育方案。這些方案雖然在當時都未來得及付諸實行,但對法國教育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會提出的方案,不僅給法國而且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討論19世紀教育發展的基礎。

由此可見,法國曾在19世紀初有拿破侖這樣的人物並產生過巨大的能量決非偶然,是整個民族素質急速提高後的能量的一次爆發式發泄。但法國的教育在拿破侖期間和之後屈服於宗教勢力變得越來越保守,宗教勢力重新掌握了教育大權。直到進入20世紀後,宗教思想和教會對教育的影響進一步有所削弱,50多個從事教育等方麵活動的教會組織被解散,3000多所教會學校被封閉,1905年法國政府明確宣布廢止“法盧法案”。但此時的法國已經喪失了在國民素質上的優勢,尤其是與宗教衝突較大的科學被毀於一旦,終於沒有能再次平地而起。

功虧一簣,令人惋惜!

七、德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布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布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製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麵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采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曆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範教育方麵,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麵,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曆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通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隻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麵。在高等教育方麵,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麵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麵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麵的典型。

由於德國較早地抓教育,國家強大也是來源於方法的更為先進、合理。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噓的基因、染色體毫無關係!

八、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育。日本重視教育的曆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法令》時,就在《學製布告》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要在全國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務不學之人”,接著,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國實施義務教育,大約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從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範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正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

吉田茂是日本戰後最負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寫就《激蕩的百年史》,總結日本民族如何戰勝困難、目光遠大、勇猛進取、善於學習、追求完美。他說日本民族具有一種止於至善的專業精神。除非不做,做什麽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於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曆經明治維新和戰後經濟奇跡,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之主因。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有三位導師。第一位導師是道奇,他教導日本人要發展經濟,首先是穩定貨幣金融,將日元與美元匯率固定於360日元。第二位導師是戴明,全麵質量管理之父也。德魯克說,質量管理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完美運用、臻於化境的卻是日本人。第三位導師就是德魯克自己。他教會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戰略和實施目標管理。盛田昭夫說:“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飛躍進步,奧妙就在於企業經營者始終認為日本在一切領域中都落後於他人,從而產生一種緊迫感。他們情願以歐美各國的學生自居,堅持交學費,學習經營手法,吸引新技術。”“在日本,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3]

而中國人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坑蒙拐騙。。。是當今中國社會之普遍心理。與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相比是不是還有很大的差距?!

九、美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美國早在是英國殖民地時就對教育非常重視,到1775年,英屬13個殖民地人口不過260萬,但已仿效英國牛津、劍橋等大學創辦了哈佛、耶魯等9所學院,教育環境甚至都強過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時期的初等教育相當發達。北部幾個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為代表,特別重視普及教育,當局曾於1647年發布法令,規定市鎮中隻要有50戶居民就應設立一所小學,於是市鎮學校在北部興起。這種由地方當局辦理、幹預教育的做法,超過了其宗主國——英國的教會辦學的方針,一舉奠定國民素質的優勢!

在這個世界,凡是受過教育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美國的《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一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當我們熱血沸騰地聽著這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聲音的時候,請不要忘了美國還有一個偉大之處,那就是《憲法》所標榜的以教育培養國家公民。為了普及教育,他們先是采用了英國的蘭卡斯特導生製。1818年蘭卡斯特本人還應邀到美國宣講導生製。英國式的教育不能滿足這個新國家對教育的要求。1843年,賀拉斯· 曼(Horace Mann,當時任麻省教育廳長)考察德國,才引進了當時普魯士的教學製度,同時大力宣傳盧梭、裴斯塔洛齊等歐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國各地的小學遂開始采用西歐最先進的教學製度。

南北戰爭以後,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步伐邁得更快,這期間新成立的大專院校就有二百餘所! 它一麵學習當時歐洲重視學術的樣板——柏林大學,於1876年創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大學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學術研究;一麵根據國會於1861年、1890年所通過的二個《摩雷爾法》,由國會撥地、撥款資助各州大辦農(業)工(藝)學院,很快培養出大批適合工農業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當今舉世聞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由此而來。工農學院初辦時,由於眾多貧苦學生求學其中,曾被譏為“牧牛娃學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麵大大領先於歐洲。事實證明,窮人的對財富的渴望遠遠高過富人子弟!這就為美國造就了一批敢於冒險和創新的高知識人才,當他們對財富的渴望的欲火被點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嘯,那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潮!

南北戰爭以後,公立中學本來是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兩方麵要求的4年製綜合中學,由於此時學生逐年猛增,準備升學者日少而準備就業的日眾,所以逐漸以職業準備為主要職責,課程隨之發生變化,加強自然科學和實用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公立中學逐漸以職業準備為主要職責,課程隨之發生變化,加強自然科學和實用科目,這是美國中學的顯著特點。不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工業中學,1888年明尼蘇達州首創農業中學,此後各種職業中學不斷大量湧現。歐洲人由於世俗觀念而不喜歡職業中學,以“生來平等”為信念的美國人則沒有這種曆史包袱。職業中學造就了一批實業家和發明家,第一架飛機的發明家萊特兄弟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據統計,1870—1940年,美國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學生則增加了90倍。當時的口號是:“中等教育為所有適齡青年敞開大門”,到1918年時美國高中已發展到2萬多所,而12億人口大國的中國到1998年才有1萬多一點的高中。由此可見,美國的高效率、高技術、高產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進的教育。今天,美國基礎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礎上幾經改進,教育的口號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各州都將40%的稅收用於教育。上世紀80年代壟斷著大約70%左右的專利發明,70%以上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奧運會獎牌總數第一。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於1985年啟動的一項麵向21世紀、致力於科學知識普及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它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的趨勢。為此計劃,美國動員了800多位科學家、企業家、大中小學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參與了這項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們總結戰後科學、數學和技術領域的深刻變革和未來發展趨勢,汲取美國8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紀新的美國人。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十、結論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和經濟實力,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對比。客觀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國外先進的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曆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製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繡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代領導人比較重視教育、特別強調要全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20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學習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課程多,壓得太重,是很摧殘人的,學製、課程、教學方法、考試方法都要改。”那個時代培養的中國人能通過在羅布泊艱苦卓絕的工作,在荒涼的黑土地上用血肉之軀推動起沉重鑽機的悲壯來一磚一瓦地築起了中國的大國實力。就是今天,也是他們那代人還在艱難地承擔著民族的重任。

但是,自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人才選拔方式又恢複到應試為主,活像封建時代的科舉、歐洲的中世紀。筆者詢問過最近到美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他們連美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創造論》都不知道是個什麽東西!我們不排除從中國的中學、大學裏出來的人也有一些具備真才實學、憂國憂民的人才。但是,很大部分的人確是沒有經過很好的素質教育,表現為缺乏理想、缺乏道德、缺乏愛心、缺乏責任心、隻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一群寄生蟲、社會的垃圾。

中國現在的國民素質太低,中國的教育失敗之極!

叫天一聲“請”!叫地一聲“問”:中國真的能靠模仿日本崛起????

日本當年走粗放式工業發展的路時,石油的價格才是幾十美分,人家買得起;今天卻已經漲到70元美金!
日本戰後可以大量地購買技術,三年內就可以消化吸收,而且又開發出新的技術。而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是高技術封鎖,人家不賣給你!
中國改革開放的智囊提出的非傳統發展模式“增長、強國、富民、國家安全、提高國際競爭力、可持續發展”六大目標,為什麽偏偏沒有教育?[4]?

筆者看來,我們這一代已經無可挽回,失去的畢竟要失去。大國的崛起是一項長遠的戰略,絕不可鼠目寸光、急功近利!中國一定要從基礎教育抓起,大力提高下一代國民的素質,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崛起戰略。亡羊補牢尤未晚矣!集舉國之力改革教育,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和高科技是當務之急。

百年大計!

[1]宋誌軼,《阿拉伯文化學術的承傳》。
[2]尹虹, 《略論歐洲文藝複興的曆史作用》。
[3]員榮平,《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和給我們的啟示》
[4]胡鞍鋼,《如何看待現代中國崛起》

(作者:潘宏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