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與刀叉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與淵源
筷子與刀叉不僅表現了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同時也蘊涵著東西方人不同的生存方式與特點及淵源。
據北京科技報26日引述浙江大學遊修齡教授認爲:東西方出現進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環境有關係。筷子要發源於有竹子的地方,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相關聯。
據《禮記》中的記載推測,當時人是用手把飯送入口的。後來由於人們在燒烤食物時,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類的工具來放置和翻動食物,在炊具中燒煮肉塊和蔬菜的羹湯,也要用它們來取食,久而久之,聰明的先民逐漸學會用竹條來夾取,這就是筷子最早的雛形。
筷子古時候單叫箸,《禮記》、《荀子》、《史記》都提到箸,在《韓非子》特別提到以荒淫奢侈聞名的紂王,使用“象箸”進餐。由此,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不過,研究表明大約到了漢代以後,才普遍使用筷子。後來,“箸”又演變爲“筷”,之所以得名與中國古代江南民間忌諱有關,民間行船時諱言“住”,而船家行船又偏偏在吃飯時離不開箸,二者同音,索性改成“快”,後來爲了和常說的“快”區分開來,便加上了竹子頭。
遊修齡教授指出,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聲。”則恰好驗證了飲食用具與環境有關係這樣的結論。
筷子的特點是“不變應萬變”,料想方的扁的,長的短的,硬的軟的,統統可以一夾就起來,確是神奇。筷子,曾載譽著華夏朝朝代代飲食文化的傳統與文明,也曾使有著五千年傳統理念的華夏子孫引以自豪。
刀叉最初起源可追溯到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他們生活在馬上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大約15世紀前後,爲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裏不雅觀,改用叉叉住肉塊,送進口裏顯得優雅些。叉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食具,但叉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並用隻不過四五百年的曆史。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
研究表明,作爲西方主要食具的刀叉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雖然它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然而,它功能多樣,既可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又兼作食具。適應於歐洲人飲食習慣。它和筷子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