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鬧鍾朋友,我們繼續,昨夜想了很久,也無頭緒,胡亂堆砌罷了

(2006-09-05 10:59:47) 下一個
我們還是用大海來比喻“覺”(也是經教中“本體”“道”“佛性”“法身”“本有智慧”“本來麵目”“真如”等等名詞)。用大海來喻其寬闊無邊,容納一切。而大海是水構成的。也就是說,“覺”的性質,我們用水性來類比。

我們每一個人,好比是一滴水。隻是平時擾動和執著慣了,不能夠淨下來,無法體會我們的水性,而一旦“狂念頓歇,歇即菩提”,就體會親證本來的水性。而同時,也就明白此水和彼水皆是水,沒有分別。這也是佛法中說的佛與眾生,本無差別。隻是,沒認識水性的時候,執著水形成的各種形狀的波浪,漣漪,有的執著於水形成的冰,雹,雪,蒸汽,雲----這時,就是眾生。認識到上述各種形式都是水,不再執著迷惑的,就是佛和菩薩。


注意,您這裏明確地說了“體會水性”,那麽,我們用嚴謹的話來說,就是用主觀去認識客觀的水性,因為既然體會,則必然有一個體會的主體和體會的對象(客體)。

我理解的本體,應該是有點現象背後的本質的意思。比如說,我們看到桌子是桌子,椅子是椅子。但其實其本質仍然是分子,原子,有人就看到這一層。分子和原子仍然有區別,所以算不得“本無差別”。更高的境界是看到誇克,其區別就很小了,世界上一共才六種。但仍然有區別。更高的境界是看到了弦(目前該學說還隻是假設,但很有希望是真實的),那就幾乎沒區別了,本質都是一維能量,隻是振型不同。而如果能看到能量本質是什麽,就是佛了,因為到那裏,我估計就沒有什麽區別了。

如果是我說的這樣一個意思,那麽我能理解,因為這仍然符合邏輯。但請注意,這裏的意思,完全不同於包含了所有主觀客觀。這裏仍然區分有認識和認識對象,既主觀和客觀仍然是不一樣的。不過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擺脫這個框子,就把覺看做一種認識,該認識的主體是人的意識,而其認識的對象(客體)是客觀世界和人的各種認識本身。注意,這裏我包含了人的認識本身,就好象我們反思自己的認識是不是正確一樣。認識本身,又成了再認識的客體。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您說的“包含所有主觀客觀”的意思?



這裏的意思是放下所有的相對概念的判斷,去掉一切思維意識。當我們不再區別對待一切時,我們就逐漸平靜下來,如同水麵波瀾不起,逐步就如同鏡麵一樣,這時,本有的佛性,自然顯現,如同平靜的水麵能夠反射出天上的明月一樣。

這個我還不能理解接受,為什麽呢?如果我們去掉一切思維意識,那麽所謂的佛性,顯現在哪裏?難道不是我們的意識裏嗎?如果不是,我們憑什麽感覺到這個佛性呢?


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如果我們不去注意電視劇的情節,不在乎情節裏麵的悲歡離合,那麽這部電視劇就無法讓我們隨著情節喜怒哀樂,我們雖然在看著電視,但是我們很清楚,那是戲,不是真實的。----- 其實我想說,我們被 生活/人生/生命 這出戲,左右了很久很久,而沒有覺察。最後連我們自己都徹底忘記我們完全是可以脫下戲服的。

這裏的意思我大概能體會。但問題出來了,我們脫下戲服後,有怎麽知道我們不仍然在演戲呢?如何區分您說的真實,和非真實呢?


你的思考相當深刻!你說得太對了!---- 這個覺察本身,究其根本來說,也是妄念,隻是一開始不得不用一個妄念來代替所有其他妄念。當其他妄念都沒有時,就慢慢做到“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此時就會在常照的狀態中,突然間,能所雙亡,根塵脫落,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這就是“明心見性”。不過,此時隻是剛斷見惑,許久以來的習氣還沒有根除。所以要繼續觀照。久而久之,習氣會越來越少,思惑慢慢除盡,這個時候,才能做到了脫生死。

但是,生死雖然了脫,無明沒有破除盡,所以還要在度眾生過程中,進一步破除無明。這時,要連這個覺察本身也空掉,當覺察空掉以後,要把這個空也忘記。到這個地步,就是金剛經裏所謂的“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因為此時的你已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當然,這是做功夫一步一步的階段,扯遠了。嗬嗬。。。



真聽上去非常有道理。如果我們把這個過程模式化,我們可以得到兩個模式。

一是覆蓋模式。有人想製造一塊看不見的布,他造出來了,一看,仍然看得見,於是就用另一塊布去覆蓋這一塊。當然,原來那塊是看不見了,但後來覆蓋上來的這層,有被看見了。於是再覆蓋,第二層是看不見了,第三層又被看見了。於是再覆蓋...。 這個模式下,永遠不能達到看不見的結果。原因是,每層覆蓋的本質是一樣的。恕我直言,我覺得您這裏的不斷破除無明的過程,有點類似這個模式,因為我看不到每次破除的過程,有什麽本質的區別。

二是稀釋模式,也叫阻尼模式。有人想衝淡一杯鹽水,於是加了一倍的水進去。果然淡了。但仍然有味道,於是再加一倍水進去。這樣一直下去,水會變得非常之淡,最後可以成為現實中的無鹽水。這個模式,結果類似於您說的不斷破除覺察,但請注意,這裏和覆蓋模式不同的是,我們加進去的,是淡水,和原來的鹽水不同了。套在您說的過程中,應該是每次的覺察,都已經不在是一個認識過程。即,認識的本身已經不在是一個認識過程。但如果不是一個認識過程,我不知道應該怎麽理解,這到底應該是個什麽過程呢?


但老實講,您這段應該是給我啟示最強烈的一段,具體應該怎麽做,本質是什麽,我現在還沒底,但我想應該是這麽個過程。


像你這樣追根問底,不打破砂鍋不算完的認真態度,現在已經很罕見了。大多數佛教徒,都越來越不求甚解。所以,現在的情況是迷信的人多,正信的人少。

我接觸佛法一開始,的確也是大動腦子,自己反複根據經典推敲多年,在邏輯上的確成立以後,還是不信。而是按照其方法,開始嚐試,嚐試之後,才自己親身驗證了經典上麵說的境界後,才知道,以前的祖師們,沒有騙我這個後生小子。從此以後,開始盡量少動腦子(少起妄念),道德經上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隨便談談自己一點體會,權當茶資。嗬嗬。。。。


對我來說,挺難的,嗬嗬,我自己都覺得思考本身是一種執著,但問題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還有比邏輯思考更有可能自洽的理論,所以在沒有找到任何替代的情況下,我也隻能相信邏輯思考。要破除我對邏輯思考本身的執著,我現在連門在哪裏都不知道,老實說,也不相信可以破除。所以我覺得挺難的。

茶不好,時間太長,其味執本,其煙繚亂,兄台見諒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