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良心來源的一個例子 —— 來自人類心理學的解釋

(2006-09-05 10:59:46) 下一個
良心不是一個獨立的心理現象,它其實是一係列心理現象(比如愛,同情,犧牲等)的綜合。

這些心理現象的出現,都和人的利益有關。比如,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他會和您分享食物,而大一點了,就舍不得了。為什麽?因為小的時候,他還意識不到資源是有限的,給了你,他就少了。他給你吃他的東西,隻是好奇這個行為,覺得好玩,並非是想到你的需要(他的智力還達不到這個程度,關心的範圍不超過自己本身,此結論出自PIAGET)但當他大一點,開始意識到你多吃一口,他就少一口的時候,就開始吝嗇了。這個時候,需要教育的介入,否則孩子仍然隻關心自己。

那麽教育是什麽意思呢?其實隻要你仔細想一想,就知道,教育其實就是告訴孩子,如果你隻關心自己,那麽你將喪失更大的利益(比如父母對他冷淡,臉色,訓斥等,這對完全依賴父母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利益損失),孩子智力足夠權衡這些,所以如果教育成功,他會改變獨吃的行為,轉為和大人分享。他喪失利益了嗎?沒有,他獲得了更大的利益(父母的愛)。

這就是良心來源的一個例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