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世界上有“絕對的義”嗎?耶和華那裏呢?

(2006-09-05 10:59:45) 下一個
基督徒一直在說耶和華那裏有“絕對的義”,而ICLL 則一直在說,不存在絕對的義。問題的核心在什麽地方呢?

事實上在基督徒的腦子裏,一直混淆著一個概念。什麽概念呢?就是義到底是什麽。

對於這個義的定義,基督徒是非常模糊的,也正是靠著這種模糊,他們才保持了所謂絕對的義的概念。不相信的話,你如果把義這個概念明確一下,多問幾個為什麽,多問幾個“什麽是”(定義),你不難發現所謂“絕對的義”是多麽荒謬的提法。

為什麽呢?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個義字,所謂義,必須是使評價者滿足其獲得物質或精神利益欲望的舉動(如果你不同意這個屬性,你舉一個反例出來?)。你無論如何不會評價日本人殺中國人是義的舉動,為什麽?因為他們傷害了中國人的利益。反過來,當年的日本老百姓卻會認為日本軍人的行為是義的,好的,為什麽?因為在當時看來,他們是為日本爭取了利益。

這裏你可以看到,人類之間存在非常多的利益衝突。完全沒有利益衝突是不可能的,為什麽?因為資源是有限的。這很好理解。

那麽,資源無限了以後,會不會就有絕對的義了呢?也不會,事實上更糟糕,到了那時候連義這個概念都沒有了。為什麽?(多問‘為什麽’永遠有好處)大家別忘了,什麽是義?義是要滿足人類利益欲望的舉動。如果物質(也可包括所有精神利益)都無限了,人類也就不會有什麽欲望了。比如說,您對空氣,廁所裏免費供應的草紙,有欲望嗎?沒有。既然沒有欲望,有人給你空氣,給你草紙,你會覺得他是“義”的舉動嗎?當然也就不會了。(這裏需要澄清一個稍微複雜點的概念——需求。當空氣短缺,你拉粑粑又正好沒有草紙的時候,你就有了這個需求了,這個時候別人給你這些,你肯定會認為這是義的。但這已經違反了我們的前提——供應無限,不少基督徒在這個問題上會以此來混淆人,隻要保持頭腦清楚,概念清楚,就不會上他們的當)

好了,我們已經證明了人類必然有利益衝突,這個衝突,可以表現為兩個男子都想得到一個女子的芳心,也可以表現為日本人和中國人的衝突。這從本質上決定了在利益有衝突的時候,兩個衝突體之間在此衝突問題上,不會有相同的義的認識。

同樣地,耶和華的任何舉動,如果要被我們人類說成是義的,則必須滿足義的定義(否則連殺嬰兒這樣的事情,基督徒也會說是義的,這就是他概念模糊的一個印證),耶和華的這個舉動就必須能滿足人類的欲望(物質的和精神的,物質的,比如獲得食物,精神的,比如永生)。

這裏基督徒又會辯解說:人類的欲望怎麽能被滿足呢?我想殺人,能被滿足嗎? 大家注意,這是基督徒在試圖否定人類欲望時常用的一個手段 —— 他們偷換了利益接收的對象。我們說人類的欲望和利益,而他們則用個體的欲望和利益來代替。對象被換掉了。事實上人類的利益和欲望是建立一個不殺人的世界,而不是相反。不同的對象(群體或個體)對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義的評價,這我們前麵就說過了,而基督徒正是利用這一點來混淆概念,我們隻要保持頭腦清楚—— 什麽主體來評價一個行為,我們就隻能說相對於他們的利益。

我們回到主題上(必須每個概念都清晰,才能抵禦基督徒在教會學校裏長期訓練出來的一整套混淆概念的說法,ICLL 在對基督教感興趣的時候,學習過他們的說法,所以比較了解一些,這裏並不是說中國的基督徒也接受過這樣的訓練,但他們多少會有受到這樣的影響)

既然滿足了一個對象的利益欲望的時候,才能被該對象叫做義的舉動。那麽如果兩個對象之間本身就有衝突的情況下,你是無法同時滿足兩邊的利益欲望的。換句話說,不可能兩邊都說你的同一舉動是義的。

這,是一個邏輯性的結果。無法被打破,耶和華也不行。在人類戰爭中,兩邊都會求神仙保佑,而神仙最後保佑誰很難說,不被保佑的一方,被殺得人仰馬翻的一方,無論如何不會說,啊,上帝啊,你讓我們失敗了,是多麽公平啊!他們往往會說“上帝你在哪裏啊!”嗬嗬,對不對?

所以,很明顯的結論就是,在有利益衝突的地方,不可能存在一個所謂“絕對的義”的東西,而不巧的是,人類世界,恰恰是個有利益衝突的地方。但反過來,如果什麽利益衝突都沒有了,也就意味著資源無限化了,這樣的情況下,甚至連義都不存在了,就更談不上什麽“絕對的義”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你肯不肯擺脫聖經,用自己的大腦思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