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一揮手的博客

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招幾個人生知己,能否?
個人資料
揮一揮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嗎?

(2012-03-02 08:43:42) 下一個

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嗎?

剪不斷、理還亂是李後主《長相思》詞曲裏的一句詞。原本是抒發亡國之感的,因為表達了感情纏綿的複雜狀況,就成為世人麵對感情問題時經常引用的警句,是感情的最終解釋條款。

但是,感情問題真的就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嗎?

揮手的答案是否定的。同時又是肯定的:

感情問題,不但剪得斷,還理得清,瑟勒清。

不是揮手說大話哦。

 

世界上最不可信的是政客,其次是詩人。政客說的是謊言,是欺騙;而詩人不可信不是因為欺騙,是因為煽情,誇大事情的程度、色彩、效果;詩人首先自己先沉湎進去,在感情天地裏翻天覆地地痛苦,把自己的感受擴大十倍甚至百倍地釋放出去。同樣是不可信,過程形式不同。詩人的詩句,是感情的糨糊,並不解決實際問題。

一般來講,達到了剪不斷地步的感情程度,應該是有了肉體享樂之後產生的情況。在沒有肉體接觸之前,男女情愫還停留在愛慕階段,歸類於感覺層次;肉體接觸才是印證了感覺,使之升華為有具體依托對象的感受。沒有肉體接觸就達到剪不斷理還亂程度,說高雅了,是林黛玉再版;說實話呢,就是花癡,在現時代都不屬於主流現象。愛情,是有物質支撐的,精神和物質合二為一。精神戀愛已然成為一類神話,所以不在這兒討論的範圍。在交通信息不方便的年代,一封情書要在路上走幾個月甚至以年來計算,苦苦等待長相思意境很美,但那是以前的事了。

 

說起物質,人們很容易想到金銀財寶家世方麵去。其實,肉體是最真實的物質,最可靠的物質,最珍貴的物質。一切外在的財富(金錢美貌權勢)都是這個物質的附加值。現在發生的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事例都牽涉到這些東東,使感情的處理更加複雜化庸俗化。

 

肉體這個物質,支撐起陰陽兩性間的互相膜拜,互相渴求的欲望,當標的明確到一個具體的肉體,感情也就有了著落,偉大而折磨人的愛情隨之開始折騰雙方了。愛情都是有具體目標的。肉體物質引起精神貫注,然後精神主導愛情遊戲;過程中每個人的修養,素質參差以及它的附加值作用,所以每一個人經曆的愛情都是各個不同的(肉體接觸的流程應該是一樣的)。

 

精神接收物質信息,又回饋到物質,指導肉體活動。一旦肉體進入肉搏程序,這時精神就處於靜止麻痹狀態,讓物質充分激發活躍,肉體依照本能和慣性運行;假如這個時候精神還抖擻,還要精明細致觀察,指手畫腳指導,那就不是精神而是神精有些問題了。

許多情況下,感情出現問題,是因為精神和物質、物質和精神錯位,沒有各就各位正確行使職能。有的時候,精神以為萬能,嚴實看護肉體,站崗放哨,讓肉體運行得不爽;有的時候,肉體自恃強健,我行我素,藐視精神的指導提轄作用。要明白,感情穩定,大多是正確處理精神和物質關係的結果。

 

強調肉體的物質化,不是提倡肉欲。而是明瞭了物質化,就可以有效掌握物質,隻要是物質,就一定有規律可循和程序可控。世界上怕就怕天馬行空,無的放矢。

在此之前,揮手還不敢就此長篇闊論,因為沒有理論依據。

直到有一天,看到大師的一句話,頓開茅塞。大師的一句話,就是有醍醐灌頂的效用。

哪個大師呢?又是一句什麽話呢?

說出來大家一定熟悉的,或者是聽聞過的。渡邊純一,聽說過的吧。日本著名作家。《失樂園》,就是他的名著,並被拍成電影。

他說了一句名言:

肉體的記憶比起感情的記憶來得更深刻。

 

噢——原來肉體也有記憶的啊。

這句話深刻無比,揭示了肉體的物質屬性以及暗示了肉體的可控性之可能性。為解決剪不斷理還亂的難題提供了線索。

從生物化學角度揭示肉體的本質,不過是一堆分子原子的堆積;從生物學角度看,就是蛋白質加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體;從材料學研究,人體就是一組高分子材料;從人類學評論,就是男人女人吧,從動物學角度看,就是黴偶和非黴偶。

 

剪斷情緣,是精神指導的一種意願,要擺脫肉體和感情的糾纏。但是卻是剪不斷,不全是因為情太濃,愛太深,而是肉體經過磨擦結合,產生了記憶。高分子材料有疲勞,也會有記憶。

而肉體這高分子材料天生的記憶性質比疲勞性質活躍。疲勞經過休整很快恢複原狀;而肉體記憶經過無數次重複,正所謂記憶猶新,難以忘懷,肉體經曆的高潮如狂飆激蕩,刻骨銘心。怎麽可能忘記呢?

所以,剪不斷,是情可斷,緣已盡,隻是肉體記憶難忘卻。精神上已確認彼此不再擁有、連接,但是精神對物質不可能百分之百的match,肉體仍在發出記憶的信息。所以在處理感情問題上,真正難以擺脫的是肉體的依戀,很大程度上愛情是被逼迫披上高尚麵紗的。感情上受傷,需要尋找新的對象,是因為肉體的記憶需要延續。情感空檔可以忍受,肉體記憶會發出抗議。肉體經曆過驚心動魄的記憶,一下子讓它處於休閑狀態,是殘忍的。不人道的。肉體記憶充實,情感就會糜篤深厚,精神才會飽滿。

大多數情侶、夫妻在經過一陣激烈的爭吵和矛盾後,最終都會在一場酣暢的做愛中結束戰爭,取得和解。這個過程表麵上看來是感情在起作用,但是在明白了人體材料學原理之後,不得不確認,肉體的記憶是最基礎的原動力;雙方在精神上處於嚴重對立狀態,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惡言詛咒,冷語嘲諷,用盡一切刻毒之語言,唯恐對方不立馬在眼前消失。但是,肉體這個高分子材料實體此時此刻卻在慢慢釋放記憶的信息,溫馨、激蕩的記憶蕾胞激活荷爾蒙,到最後,雙方隻剩下口角,肉體已經暗暗和解,嘴巴硬有比它更硬的,口水不算水啊。直到記憶再一次得到印證。

好心的傻瓜看見夫妻吵架就去勸架,結果往往不受歡迎。為什麽呢?不明白肉體記憶原理啊。

肉體的記憶性這個議題,也證明了在感情問題上為什麽往往是女性處於較弱的地位。因為女性比男性感性,更依戀於感情,在感情所包容的內涵裏自然有肉體的記憶這一成分。女性的肉體記憶來得更生動、活躍,對記憶的追懷和依賴就更深刻;不能否認,在高潮的享樂上女性比男性體驗更震撼,所以她的肉體記憶比她的異性同類就更鮮明,難以忘懷,那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必忌諱的。這就是人體高分子材料的特異性。

揮手不讚成放縱肉欲,但也反對把感情拔高到神聖地位。

 

剪不斷理還亂當然不是這麽單一的問題,除了肉體的材料學意義上的記憶因素,還有心理因素。作愛了,心理認同對方是自己的私有物了,人具有天生的占有欲。那麽,當剪刀擺在麵前時,當事人清楚知道此情此景隻能追憶了,那些生動的記憶(比如做愛的姿勢、叫床的聲音等等)激發占有欲和私有欲,想到同樣的動作、激情要施用到他(她)人身上,人最不能容忍的是自己享受的權利轉移給他人。這個時候,私有欲爆發,引起的是醋意惡意,不像前麵提及的肉體的記憶,是正麵的積極的;所以,此刻,剪不斷,就是必然的結果了,理還亂就成為感情的宿命。

一個人有好的記憶力當然是值得稱頌的。琴瑟和諧時,記憶催化促進感情;但是在剪刀麵前,記憶就變成痛苦的淵源。肉體記憶的深刻程度和分手時痛苦程度成正比。

 

有沒有一種藥物呢,在揮舞剪刀的同時,吃上倆片,把記憶降至最低,順利渡過感情危機?或者適時地染上“失憶症”,事後再恢複記憶。這樣,人生就沒有痛苦,全是快樂了。

 

揮手除了批毛拔毛,還有一個愛好是研究剪刀和藕絲之關係,尋找一把可以剪斷世間一切愛情煩惱絲的利剪,同時亦在發現一種像鋼絲一樣堅韌的情絲。

對了,好像是有一種水,叫“忘情水”的,經常聽到叫賣,揮手隻看見明星拚命兜售,卻不知道商家在那兒,零售價多少,品牌如何?

揮手真想買倆瓶試試呢。

以自己的年齡加經驗,揮手覺得人生重要的知識之一是怎樣掌握一身兼具一把利剪和一根鋼絲的組合性能的本事。那就是無往不利堅不可摧了。

剪得斷,理不亂,不就是神人了嗎?說起來這也並非是做不到的事情,在知道了肉體也有記憶這一事實之後,也就應該明了感情糾結裏麵有多少屬於肉體記憶的成分,多少屬於情感方麵的牽掛,明白了分量知道了比例,手裏握著剪刀就有自信了,不再患得患失。

記憶是可以添加的!情感是可以填補的!哢嚓:

一刀下去!一截兩段,從此不再牽掛。看:條理分明,思路清晰!

 

肉體的記憶啊。請記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