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一揮手的博客

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招幾個人生知己,能否?
個人資料
揮一揮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龍和蟲,和悟空無墨雙打擂

(2009-06-16 19:08:36) 下一個
悟空和無墨對望子成龍各抒己見,我正巧得閑出來抬了一杠子。
兩人的說法都對,悟空是站在整個華人教育後代的著眼點上談望子成龍,無墨是站在自身生存的立場談望子成龍。
依我看,既然兩人的觀點都有道理,沒錯,但為何發生歧見呢?一定是存在錯的因素。
錯在哪裏?
錯在這個社會製度。
因為這個社會存在不公平,所以就有了先天的競爭條件的不公,生存條件的不公,望子成龍原本是父母對子女的人生期盼,傳統文化內涵的一部分,無可厚非;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生活的唯一目的和生存手段,其施行激烈程度和社會矛盾成正比。
望子成龍的願望各國家長都有,但物質發達的國家經濟發展相對平衡,生存條件相對不那麽殘酷,所以家長心態會稍微會平和一點,再加上有宗教信仰原因,懷著龍的願望,做卑微的蟲的活兒,刨食做愛自得其樂,大有人在。
可是中國目前還沒有這等環境,非龍即蟲,就是做蟲兒都沒那麽容易。大學畢業等於失業,那就非得上名牌大學,什麽都是名牌的好。搶先在起跑線上,所以發生在子女教育上的一切現象,都是這個社會現狀的反映。
就看看現階段領導層吧(除了太子黨),蟲蟲出身的多了去,都是成了龍的了,個個成了人精,滿臉一罩黑,橫肉連貫眉眼直豎,這就是社會示範,做了望子成龍的最佳標識。不成龍,街上的民工就是榜樣,讓家長看了寒心。
所以,要像悟空那樣的境界,首先的問題是需要先解決社會大環境的改造,讓社會物質發達起來,文明設施配套起來,社會平等充實起來,惟其如此,才能做到懷著龍的期望,即使做蟲也感到愉快,光榮。
我自己呢,還是那句口號:寧做海外一條蟲,不做國內一條龍。
當然,除非國內狀況變好,回去沾沾龍氣也是可以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