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一揮手的博客

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招幾個人生知己,能否?
個人資料
揮一揮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曆史人物忽悠:保皇衛士,思想巨人康有為

(2009-03-28 09:00:54) 下一個

曆史人物忽悠:保皇衛士,思想巨人康有為

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

年輕時候康有為積極參與變革,政事,經曆了變法、逃亡、遊曆;民國後依然鼓吹君主立憲,反對共和,是最大的保皇派。

在政治觀點上,康有為是個堅定的保皇派,忠君至上;但是在學術上他卻是個中洋並蓄學貫中西,積極鼓吹西方現代科技好處的大儒。在知識麵前康有為一點不迂腐。

就是在男女關係上,康有為亦是難得的女性平等主義的鼓吹者,他身體力行,先後娶了六位妻子,都平等對待,放腳,授學,習藝,不分地位貴賤,隻有時間先後。

康有為在逃亡英倫之後,又去了阿美利堅,在唐人街鼓吹保皇思潮。他穿著皇帝溥儀賞賜的衙門章京的朝服出現在唐人公所裏,還拍拍腰襟,聲稱裏麵掖著皇上的衣帶詔,令穿著短打的華工們感到了皇上和大清朝的威典和龍氣,於是紛紛把本來準備投鶻子逛窯子的錢送給了大清朝的希望。康有為走後不久,孫逸仙博士又來了,這一位穿的是西裝領帶,八字胡比康有為更雄武,說是要打倒滿清統治,漢人自己做主子,於是穿著短打的華工又拿出準備投鶻子逛窯子甚至做小買賣的本錢奉獻給民國的傳說。

康有為和孫逸仙就此結成了冤家,勢不兩立。保皇和共和,先在海外開打,又在國內蔓延燃燒。

後來,共和成功了,清帝遜位。孫逸仙戴上首任臨時大總統的帽子。康有為斥之為:民賊,逆臣,孽子。他也於1913年匆匆回國,為保大清龍脈不惜一搏。為此他周旋於南北軍閥之間,使起戰國之連橫捭闔戰術,以期阻滯共和軍北上。期間他每每睹衣帶詔而思帝恩,常掩麵而泣。康有為還辦了報紙,大力鼓吹君主立憲製度,列舉英倫東瀛王室事故作為此製的宣本。

這時經人介紹,他結識了前清兩江總督張勳。這個還留著辮子的小個子魯莽軍人武士,對宣統皇帝的忠誠不亞於康夫子,兩人一拍即合,密謀複辟大計。於是在1917年乘著奉令進京的機會,張勳帶著三千辮子兵把十二歲的宣統皇帝又扶上金鑾殿,第二天康有為和前清遺老們三跪九叩,山呼萬歲,涕泗澎湃。康有為腰揣先帝衣帶詔,看著龍椅裏比扶手高出一點的小皇帝,頓覺有顧命大臣的重責,光複龍庭的榮耀。

可惜,時不予有為,短短十幾天的複辟鬧劇結果葬送了清遜室的優待條例,本來宣統還能在紫禁城裏騎車遛馬,這一下被徹底趕出了京城。康有為覺得回天無力,還連累了皇帝,於是趕往天津覲見溥儀。一見皇上就跪倒在地,口稱罪臣,又是老淚縱橫。

康有為最賞識的弟子是梁啟超,康梁師徒二人是中國近代上一對恩仇俠侶,各懷匡世韜略兼濟世之才,更兼具博愛曠達胸懷。而梁啟超的愛徒竟是徐誌摩,這令康老夫子難以接受,對徒弟介紹太徒弟前來拜見,他不假辭色。雖然老夫子擁齊人之福,但終究是明媒正娶。新世紀那種始亂終棄三麵拍拖的現象他看不慣。對徐誌摩的才情,那種英倫式十四行詩他欣賞不來。後來康老夫子也曾嚐試過做那種自由詩體,讀來卻沒有徐誌摩的抒情,但仍可以看到老夫子的那一股子少年狂熱。

請看康有為晚年寫的自由詩一首:

仰燦爛之銀河兮,

一白橫互光氣則那。

其長當天之十六度兮,

積恒星二萬萬之多。

或謂有星三十萬萬兮,

吾日與八遊星自為一家。

 

日虱懸中為一星兮,

比恒河之位一秒。

熱萬度之巨白星兮,

沉沉為磷光尤頤夥。

助我光明晃昱兮,

吾乃遠遊而高歌。

 

以周天三百六十度兮,

銀河廣僅十度。

其幾何懸在霞雲天之中兮,

僅得十六萬之一於羅蹇。

吾乘天船而上遊兮,

騰雲漢而婆娑。

 

這首詩憑良心講,有點不倫不類,新釀的酒液裝在騷體的舊瓶中,對宇宙天體的崇拜感情被格式拘禁,抒發得就有點聲嘶力竭,像清唱廣陵散了。不過在一九二十年代,對於一個七十歲老人,尤其是飽學詩書子經的夫子,康有為還是通過這首詩表達出了激越的心情。

康有為自戊戌政變之後就出走國境,在海外浪跡,開拓了眼界。尤其是在二十年代,有機會第一次坐飛機在保定府上空盤旋,俯瞰城牆“似方碟,巨廈如覆碗”,他對於天地萬物突然有了全新的認識,對西方的天體星球學說有了新體會,心胸更見寬闊。

他從此迷戀上了神遊太虛,他自己稱,在飛機落地的一刹那,他胸中充滿了聖人般的感覺,覺得自己是為憫恤眾生而降臨人間的。1926年,康有為在上海成立了《天遊學院》,傳授海外旅遊見聞和宇宙天體知識,抱著編篡一本卷秩繁浩的火星誌的宏偉夢想。上麵這首詠懷天體(不是裸體)的詩就寫於此期。

可以這樣說,今日之中國的衛星上太空,源之於康有為最初的夢想。他真正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鼻祖。在軍閥混戰、國共兩黨廝殺,中國還處在黑暗混亂的局麵時,康有為的眼光已經越過層層雲霧,仰望星空了。

1927年康有為七十大壽,梁啟超和眾弟子都來上海為他祝壽。溥儀也差人送來祝壽的禮物。此前康有為雖然已經不再為君主立憲的理想奔走呼號,但仍然寫信給各地軍閥,敦促他們履行協議,恢複清王室的奉給和紫禁城居住權。這是他最後的政治行動。大壽之後康有為寫下了最後一篇文章,這是為答謝皇帝賜予生日壽禮的奏折。

他一絲不苟的書寫,字體依然是當年書寫《大同書》和《公車上書》的字體,文體依然恪守朝廷奏折的規範,在“天”字前空格三字,在“聖上”前空格兩字,稱自己為“老臣”、“微臣”,簽名時字體縮小三分,表示卑微恭敬。

這個時候,上海正發生第二次中共領導的暴動,蔣介石率領國民軍攻占上海。風雨如晦。再過十幾天,曆史上有名的“四、一二”清黨(大屠殺)就要發生。

而康有為在三月初過完大壽,就離開上海移居青島了。智者總是能先於凡人聞到腥風血雨的微塵細末。寫完奏折,他將朝服放在床上,虔心沐浴,然後坐在朝服旁邊,靜默。半小時後,康有為腦溢血,帶著保皇的遺憾,結束了人生。人傑地靈,感應於天,康有為之死,死的頗具傳奇色彩,如鴻毛之輕,有泰山之重。

康有為敢想敢做敢為,政治理念矢誌不移,對君主朝廷忠心耿耿,政治保守思想開放,他是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熏陶的結晶,一代人傑,是中國人裏的精華。他和弟子梁啟超是近代史上一對巨壁。

康有為的衣帶詔,是個曆史的謎。在漫長的生涯中,光緒衣帶詔一直是康有為尊榮和地位的號召。可是到他辭世,誰也沒見過這條寫有光緒遺命的布腰帶,就連他的六個寬衣解帶的妻子亦未曾對此留下片言隻字。不過,衣帶詔的真相並不重要,康有為的所作所為,是絕對對得起光緒帝和大清朝的。有這樣的忠臣,是皇帝的福氣,朝廷的福氣。在康有為身上,後人能看到中國士大夫身上那種延續了幾千年的“氣”。道之道,非常道;氣之氣,非常氣,氣質、氣度,氣識,雖個人事也,卻是文化的累積蘊涵。

曾幾何時,文化驟然斷裂,氣陡然漏泄。雖有尖兵利器,強盛者何?

麵對康有為,後人能不爀顏?

 

在文革期間,康有為在廣東老家的墳塚被紅衛兵挖掘破壞,康有為白發依舊的頭顱拖在街上遊屍,屍骨被亂棒搗毀。文革後,墳塋修複。裏麵隻有康有為的一絲不屈的幽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晚秋心情 回複 悄悄話 來晚了,今日方看揮哥的又一好文。
竊以為君之文才正走向寬廣大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