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一揮手的博客

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招幾個人生知己,能否?
個人資料
揮一揮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上海傳奇(十四)滾地龍大鬧洋八塊

(2007-12-19 20:42:32) 下一個
一 滾地龍大鬧洋八塊
曹繃瓜小辰光是坐在船上搖進洋涇浜的,他祖上是漁民,父輩後來在陸地上落腳,靠近黃浦江灘頭地方搭了窩棚,安家樂業。那時流行的是:上岸。下海,是現在的時髦事情。
灘頭上洋人的大船越來越多,洋人在灘頭邊上造了碼頭樓房貨棧,許多原來搖船的浪裏白條們便紛紛棄祖業做起了貨物搬運工和行腳工。曹繃瓜的爺(爹)也是其中之一。曹繃瓜無事經常趟小徑到碼頭上看鬧猛。
有一日看到幾個洋人騎著馬在小徑上疾駛,碼頭上人指指點點:迭個是英國公使,伊個是洋行大班------原來洋人有騎馬散步的愛好。
這條小徑叫法叫法就叫做馬路了,後來隨著城市發展,有大馬路、尼(二)馬路、三馬路------的區分。四馬路就是後來有名的青樓一條街——福州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那麽跑得馬多了,就叫馬路,也是講得通的。
曹繃瓜沒有去碼頭做苦力。他跟了親戚學修棕繃,先是接洋行宿舍旅館客棧的小單生意,後來就跟師傅穿街跑巷了,拉開嗓子:
棕繃修---伐?壞個棕繃---修伐!壞個藤繃---修伐!
師傅年級大了,吆喝不動,往往拍拍徒弟肩膀:
樂你格媽媽,小把戲唱得比恩(額)拽!
馬路在鴉片戰爭後變成派克弄了。

那時有幾個洋人合夥在馬路邊上圈了一大塊地,造了一座花園,圍繞花園造了一條專門跑馬的道,還有棒球場,馬路周邊也逐漸建成街衢小弄,初具現代城市雛形。花園英文叫park,馬路於是有了名字:派克弄。

曹繃瓜家的窩棚受到圈地威脅。弄得他心神不定無精打采,連吆喝都失了聲勢。一日在街上聽到:狹刀磨剪刀-----吆喝聲中氣十足,抬頭一看,原來是鄰居:隔壁窩棚的小江北,專門磨剪刀菜刀的,肩上扛條板凳,麵色紅堂堂。曹繃瓜無心修棕繃,就和鄰居聊起洋人圈地事。小江北一家也麵臨窩棚遷拆的困局。可是他比較樂觀,他告訴曹繃瓜,老娘已經拿定主意,與窩棚同生死,並且準備到上海道台衙門去滾地龍。一聽滾地龍,曹繃瓜開了竅:自己老娘也有這套本事的。他立時大腿一拍:
對!樂媽媽滴,恩老娘也不是吃素的!到官府說理去!

當時洋人圈地,在派克弄四周先後造了青陽裏等民居,計劃要造八棟新式裏弄房,稱為“洋八塊”。原窩棚居民為了保衛那一寸方地家園,穿棚走巷大家抱成團,準備到上海道台衙門去告狀。有紹興小師爺錢識墨自告奮勇,免費寫告狀,題目來自詩聖杜甫的靈感,叫做:

草棚為洋風所破歌
一日,風和日麗,清風徐來,上海道台大人劉寶珊心情甚好,正攤開紙墨給皇帝寫疏進表,言明洋人圈地擴大租界之事態和應對之策。這時聽到“咚、咚”幾聲鼓響,有皂隸進來慌張稟告:門外刁民聚眾嘯鬧。

劉道台整肅衣冠,擼擼八字胡,邁著小方步走出來,在台階上立定,雙眼威嚴一掃:但見幾十上百個市井小民圍攏,領頭兩個老嫗,滿臉橫氣雙手叉腰;旁邊一個師爺遞上訴狀。

劉道台一看題目,明白是為“洋八塊”而來,再接下去看,那草棚為洋風所破,悲慘情況大甚於茅屋為秋風所破,疑是杜甫再生詩聖又來,不禁抬眼看看師爺,心想:好一個師爺!可惜了!當下決定延攬人才招為幕僚,也是來一招釜底抽薪。劉道台本也是愛民官吏,但明白世事難違,且國勢孱弱,洋人囂張,皇帝都擋不住,自己也隻能盡臣微力,與洋人周旋,能爭多少是多少!
他歎口氣,看著這些小民,明白講多了他們也不懂,於是說了兩句話,其實是兩句詩,表明心誌:
為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咋尼(什麽)?官人老爺要回家賣紅薯?啦勾(誰)為恩百姓說話?!
其中一個老嫗責問。於是眾人揮手呼口號:
反對賣紅薯!為百姓做主!

劉道台想:真是婦人與小人難養矣!一股浩然之氣從腳底升起,於是又說了兩句話,還是兩句詩:
人生自古誰不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把活路給百姓,你青天老爺要死也不得好死!

另一個老嫗發難了,比前一個更刁蠻。
刁民難纏,劉道台心裏一橫,發令:散!於是兵勇上前驅散人群。
一個老嫗仆地,嗆天呼地,拍手頓足:

樂媽媽,官老爺不要臉哦,和洋人結把子欺壓百姓嘍!窩棚子是恩滴命根子,恩家裏頭五個小把戲都出在窩棚裏,恩死也要死在恩窩棚裏!沒有良心的洋鬼子!不要臉皮的官大人------樂媽媽滴洋鬼子------

另一個老嫗也躺倒在地,一唱一拍地,前後呼應:
大妹子呀,恩倆一勾樣,死也死在自家窩棚裏!恩倆做一對子怨鬼,到嘍陰間,樂媽媽滴,照樣勾官老爺的魂,叼洋鬼子的雞巴,叫他們不得好死------
還恩窩棚來,洋鬼子滾出去!

劉道台對長毛造反記憶猶新心有餘悸,於是再下令:捉!關!

眾人驅散了,那兩個倒在地上的老嫗倒是難對付,她們像兩條伏地虎蜇地龍,在地上打滾呼嘯,露出半截奶子也不在乎,誰上前拉扯,不分部位張口就咬隨手就撕伸腿就劈。後來是四個兵勇抬一個,抬到官府關押房裏。劉道台下令:飯食優待,好言開導。

幾天後,道台衙門及附近集市街口貼了告示,安撫百姓,謂世事維艱,長毛既滅局勢稍安,防止有人別有用心,結合海外夷人勢力,擾亂我大清國本。當下穩定為一切要務之本,關於洋八塊之事宜,事關大清與夷國長久之計,本官既為民眾父母,自有應對之策。雲雲。
寫這道告示的,竟是寫草棚為洋風所破的那個師爺。文筆一樣瀟灑,也是頭頭是道,當初能感動了道台大人,現在再感動民心,蠱惑一下,那是不在話下的。

之後,派克弄南北先後造起德興裏、親仁裏和五福弄、盆湯弄、億鑫裏等新式弄堂房子。從派克弄東段西向先後建了洋行店麵,一時熱鬧非凡,昔日浦灘,已成今日洋場。

當初那些窩棚主人,有的搬離它居,有的住進新居,有的遠走他鄉;也有個別的,不搬不離不遷不睬不怕,采取五不主義,在新式弄堂房子夾縫中仍舊住在那個窩棚裏,成為史上最早“釘子戶”,當然,也是最“牛”的。

曹繃瓜一家,就是這樣的牛戶,他們一家依舊住在窩棚裏。而小江北一家,住進了一個伯勞克之遙的五福弄。兩個老娘見麵了,一個“呸”一聲,一個“樂媽媽滴”一聲,娘不見娘,修棕繃不見磨剪刀,形同仇家。

老上海們應該不會忘記,在一些蠻好的住宅區,弄堂篤底或者過街樓下麵,往往會有一些自家搭建的棚棚,世代祖居於此的人家。現在明白,他們實是曹繃瓜一脈的牛戶。

眼見租界發達,局勢穩定了,洋人決定將租界內的路名係統化,由東向西的馬路,以中國的大城市命名;南北向的,以中國的省份命名。派克弄當時最鬧猛,名以南京路,實是紀念南京條約的簽約,有了此約,才會有租界及隨之而起的繁榮

老上海傳奇,離不開一條南京路的變遷。南京路是上海灘傳奇的縮影。
錢師爺一夜之間改變主意,投靠劉道台,為官府犬馬,因為他懂甲易通相法。他解說相法並告訴劉道台:百多年後的某某年,西南向,將有地煞之災。

果不其然,21世紀初,上海灘西南方發生地產糾紛,官商聯手,民眾聚首,鬧成一樁大案要案,舉世矚目。此案就是:東八條批地案。

真是:師爺一言成鑒語,道台已乘仙鶴去;紅薯地瓜誰人賣,滾地恁憑倆老嫗?

二 狐假虎威小刁模子
黃金榮臉上有幾粒麻皮,是小時候出天花留下的痕跡,後來在上海法租界工部局做巡捕時因辦案心狠手辣,瞞天過海,江湖上很吃得開,故有“黃麻皮”差(綽)號。他老婆也有一個差號,叫麻皮阿金,那是沾了丈夫的光。

阿金有個堂房阿弟,從小遊手好閑,是拎鳥籠鬥蛐蛐的主兒,後來到上海灘尋生路,找到堂姊阿金格搭(這兒)來了。黃金榮辦事一向把麵子,叫堂阿弟跟差,做做跑腿。

那時黃金榮走私鴉片,玩捉放曹遊戲,經常有人孝敬拜托走路子,黃金榮身價跟鴉片生意一同升高,江湖上就難得一見了。堂阿弟依仗堂舅子身份,發起膘來了,好像是黃金榮經紀人一樣,獨斷乾綱,而且過手截流雁過拔毛,建起小金庫,外麵長包了兩個小妞,還經常打野炮。

一日,黃金榮獨自在家咪老酒,吃大閘蟹,扳蟹腳興致正高,抬頭一看嚇一跳,一個年輕女子立在客堂間門口,麵容悲切切。身後兩個彪形大漢相隨。那女子是春熙樓的春芳姑娘,堂阿弟白嫖白吃,說是要幫姑娘贖身。把人家肚子搞大了卻一個月不見蹤影。這不,人家來討個說法了。

黃金榮雖然三斤花雕下肚,麻皮一粒粒發紫,頭腦還是刹拉清,明白螃蟹橫行,人走直道(非正道也),所以人吃螃蟹不是螃蟹吃人。當下叫了阿金,取出洋鈿一百大洋交與春芳姑娘,又取出上好煙土,兩個保鏢一人一包,又封了一根大條子包給春熙樓的老板娘,算是私了此事。
黃金榮躺在煙榻上吸煙,等到堂阿弟深夜回來,淡淡問起此事,告訴他今後做人要直道、上路、是模子。

一星期後,黃金榮又獨自咪老酒,這次是吃三年生老甲魚燉火腿。正在啃老甲魚頭時,看見一個女子進了門,在客堂間門口踞下來,叫聲:老爹(阿爸)!泣不成聲,身後也是兩個彪形大漢。黃金榮大致明白又發生啥事體了。將啃到一半的甲魚頭扔到一邊。

原來是秋香館秋媛姑娘,堂阿弟接她出館在外同居,說是贖身但贖金遲遲不給老鴇,今日保鏢來捉拿她回館,要叫她接客日日不休夜夜不停,補償損失。老鴇惹不起黃金榮,隻好拿秋媛瀉氣。
黃金榮甲魚吃不下去了,酒也沒興致喝了,也是老樣子,叫阿金取了一百大洋和一根大條子,包與老鴇,封了兩包煙土賞給保鏢,留下秋媛跟阿金做丫鬟。

等到堂阿弟深夜回來,看到秋媛在側,知道事情不妙,不過黃金榮隻是淡淡告訴他,還是那兩句老話:做人要上路,是模子,又加了兩句:做人要攤得開,卷得攏。盜亦有盜,下三濫,不可。
又過了一星期,黃金榮獨自咪老酒,這次是嘬螺絲,黃金榮“嘬、嘬”正嘬得起勁、麻皮嘬得油光發亮的辰光,門口又走進來幾個人。黃金榮抬頭一看,這次不是女子當頭了,而是幾個強盜模樣的人凶煞一般在四周立定,當中閃出一個女人,原來是號稱“蘇大奶子”的江湖女豪客。黃金榮和她的蘇北幫上有鴉片生意來往,但從來不曾見麵,江湖名聲倒是如雷貫耳的。於是立即起身讓座,螺絲也放棄嘬了。
原來------總是堂阿弟惹得禍,鴉片交貨私底下克扣五十兩,五十兩鴉片的銅鈿可以養五十個兄弟兩個月了。難怪大奶子親自上門討個說法。

黃金榮交給對方一百兩鴉片的銅鈿,又封了一包最上等的藏土給大奶子,隨眼瞅了她胸部一下,卻發覺其胸部癟搭搭,原來也是三嚇頭,江湖上名聲多是瞎咋唬的。黃金榮眼裏,隻有鴉片是貨真價實的。
黃金榮坐等堂阿弟回家。直到深夜,堂阿弟喝得醉醺醺回來了。

黃金榮大喝一聲:
赤佬!儂格隻小刁麻子(模子)!
一聲喝,如天雷轟頂,堂阿弟心虛,知道黃麻皮發火,等於天子動怒,生死攸關了,於是一泡黃湯------噓瀝瀝灑下來,雙腿刮刮抖。

黃金榮沒有多說話,隻說了這兩句。然後將堂阿弟逐出家門,通告江湖。據說,堂阿弟後來去了蘇北,再後來,去了延安------

黃金榮——黃麻皮留給上海灘許多傳奇,其中包括那句話:
小刁麻子。

據考證,從江湖黑話來講,應是:小刁模子。但因為黃金榮有黃麻皮稱號,為了師出有名、言出有因,故又說成:小刁麻子,反正用上海話講,發音是一樣的。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前麵兩個字:小刁。

小刁麻子(模子),連上海人碰到都倒胃口,躲避三舍,不要說其他省份的人了。
真是:一粒屎,壞了一鍋粥。

上海人啊,你說,冤不冤?其實上海人裏廂是模子的人交交關,聽說近年來上海男人越來越吃香的咧!
打倒小刁麻子(模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揮一揮手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兄弟捧場。新年好。
Sunflower28 回複 悄悄話 在博客再頂好文。太有才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