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一揮手的博客

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招幾個人生知己,能否?
個人資料
揮一揮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上海傳奇(十)

(2007-09-28 17:42:10) 下一個

上海灘號稱十裏洋場,自然是洋人洋貨大量湧進,日日做戲夜夜笙歌;華洋分居,租界建立而得名。在鴉片戰爭之前,沿海口岸已經有外商進出,十分頻繁。之後五口通商,外商活動規模更大,十裏洋場逐名揚四海。

 

道光皇帝是個有趣的皇帝,和乾隆爺一樣,因為國外使節覲見皇帝都沒有磕頭下拜的習慣,他認為有損天威,失了大清朝的麵子,便從此不再見外國人。有從外國出使歸來的大臣匯報工作,講到外國宮廷裏大臣們和皇帝見麵,頂多香(吻)記手,彎一彎腰,道光皇帝就很為德國威廉、英國維多利亞、法國路易、沙俄尼古拉等皇帝抱屈、鄙夷,認為“蠻夷之邦,不可教化。”

 

這種思想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影響了幾千年的官人和國民。欽差大臣林則徐也算腦子清爽的官員了,在1839年鴉片戰爭前夕寫給英國女王的信中就這樣說道:

我大皇帝奄有中外------我天朝君臨萬國,盡有不測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誅,故特宣明定例------雲雲。

 

當時的上海道台和鬆江知府衙門在一個地方辦公,是兩塊牌子一搭地方,由於通商,洋務增多,所以除了日常事務又新添了中外糾紛。某日大人升堂,處理一樁洋人偷竊案件。

 

道台大人是狀元出身,三品命官,相貌堂堂,坐在堂上威風凜凜。知府亦是秀才出身,但官小一級,案桌小些尺寸,四隻桌腳也短一點,坐在道台大人身邊就矮一截,這是官場規矩,官大壓死人。案堂一邊是幾個外國使節和洋行大班,另一邊是大清朝有關官吏和書記員及通事(翻譯)。

 

道台大人把驚堂木一敲:升堂!

知府大人緊跟叫一句:升堂咧!

兩個皂隸押著一個洋人走到堂上。洋人外表一看就是個外國癟三,邋裏邋遢桀驁不馴的腔調。

道台大人先是高聲頌詠了一番皇帝聖明天威浩蕩的功課,然後厲聲喝問:

姓啥名誰?從實招來!跪下!!大人用眼角瞟一眼通事。

踞(跪)下來!知府跟著說。

 

通事姓高,名畿招,不知何處學來的英語,雖然三腳貓(不專業的意思),在洋人和官府之間仍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當初洋人進入天朝,一靠買辦,打理生意,二靠通事,打通官府。發展到後來,角色就分的不那麽刻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通事於這種場麵見多了,自有他自己發揮的本事。他講英語:

仁慈的上帝在上,我們都是上帝謙卑的仆人,現在,眼前這位仁兄,上帝要求你,把膝蓋放在地上,讓你的心,離上帝更近,上帝可以聽到你的要求,假如仁兄有什麽願望的話。兄弟,請吧。請------請。

 

洋癟三猶豫了一下,終於聽從了主的話,彎下膝蓋,戳在地上。他問通事自己為何到這兒來,來幹什麽。

 

通事回看了一眼道台大人,知道大人對皇帝所施發的威嚴很滿意,其實他自己也很得意,又向坐在對麵的洋人擠擠眼。他知道,隻要下跪,事情就好辦多了。

 

回大人話,該犯供認自己名字是約翰·約翰第二個兒子。從蠻夷之地不列顛利物浦地方來。

 

大人道:

告訴犯人,我朝聖主龍心仁慈,特準許夷人來我天朝浩蕩皇土,是以昭恩天下,怎容得彼等刁蠻夷人撒野耍潑,壞吾天朝淳厚民風,辜負吾皇顧眷憫恤之心。問該犯,天朝地大物博,貨物充實,難道還沒有彼果腹衣履之澤被?為何還要幹雞鳴狗盜之事?

 

通事轉身對洋人說:

仁兄,看樣子你是剛跳船上碼頭的吧,不知道本地規矩。你要找事嗎?怡和洋行倉房正需要夥計,看你很健壯,如果有興趣,我可以和洋行哈遜大班傳言一下,明天就可以見工,每月大洋十五元。給你三分鍾時間考慮,等下一次問話時再答複我。

這個還考慮什麽,我現在就去倉房,你告訴大班,我願意!我在船上三個月啦,沒好好吃過飯,我肚子餓!洋人馬上答道。

通事對坐著的幾個洋人裏麵一個肥胖蓄大胡子紳士擠擠眼——他就是怡和洋行的哈遜大班。通事兼差賺外快,也是他的買辦。

回大人話,該犯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痛悔,他盡管剛剛到我天朝,已經感受到吾皇的天威,深感畏懼,並懇請大人開恩,法外施仁。

 

道台大人往後靠進寬大的椅子:

這才像話!昆兄有何高見?

知府姓昆,是個嚴峻板正的官吏。

據弟所知,夷人向有偷盜刴手偷奸割屌的律令。今日該犯觸犯吾天朝律法,縱不能剁其手,亦要嚴懲,以示效尤,樹立天朝威嚴。罰度(大)板五十記!

 

五十太多了吧?道台大人?通事出麵調解。

那麽,就四十。道台大人說。

洋行大班都坐在對麵,聽說怡和洋行大班正缺人手。弄個幾大板,教訓教訓意思意思麽,可以了,聖上龍威也顯張了,大家也留條路。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道台大人眼睛往洋人處溜一眼,那些大班代辦個個麵色嚴肅正襟危坐。

 

好,就十大板了。

二十。知府大人有點鄉下人耿頭脾氣,拎不清。

十五,十五大板。道台大人最後拍板,拿驚堂木往桌上一拍:

退堂!

知府大人高聲補充:

拷十唔記度板!

 

洋癟三見走人了,著急起來對通事叫:

什麽時候去見大班?我肚子餓,需要錢買吃的喝的------

 

瀉塌阿爸!(Shirt up!)

通事回過頭對洋癟三說。然後躬身對正在退堂的兩位大人說:

犯人對天朝的寬恩表示感謝。大人走好。

道台大人和知府大人在仆從簇擁下,坐上轎子離去了。

通事對洋癟三說:

起來吧,仁兄,上帝已經聽到你的要求了。明天我會帶你去洋行,你很快就會有吃的喝的了,一切都會有的。

 

通事和皂隸領班是熟人了,打交道不是一次兩次,所以說話也就不客氣:

捺亨,十五大板就免了吧,大班會記得儂格。夜裏春來熙酒樓碰頭,叫裘少爺、皮五娘一道來,湊桌麻將白相相。

皂隸頭作個揖:

官老爺走了麽,該搭(這兒)儂最大了,儂講了算!

把(給)麵子格,有數,有數哉。

 

事情就這樣了結了。

 

洋癟三名叫華爾,日後因組織洋槍隊而出名。當初真拷了他五十記大板,也許就沒有後來這麽猖狂。真是河東河西,啥人曉得?

 

評彈的特點是糯,軟咪咪嗲嘻嘻,最適合於娼寮冶遊娛樂場所演唱。假如追溯來曆,可能溫庭筠周邦彥是老祖宗了,他們做的詞賦,譜成曲子在娼寮妓寨演唱,風靡一時,吳儂軟語說不定就此分支演化,獨成一枝。

 

不過,上海最早的妓堂裏姑娘們,拿手的都是彈詞或開篇,倒是真的。一隻琵笆或三阮腿上一擱,十指撩撥鶯喉一開,滴刮似糯,餘音繞梁。這種場合假如唱秦腔、梆子,客人大概會性趣缺缺。

 

民初上海灘上有一對兄妹草台班子,走江湖趕場子說書。阿哥叫沈叫先,藝名:阿鷯哥,意思嗓子象鷯哥(一種鳥);妹妹叫沈未音,藝名:滄海水,意思聽得懂哦,就不解釋了,所以又叫:巫山雲。雖然唱起來糯搭搭,名字倒硬氣來,有江湖風骨。

 

兄妹倆個原本出身並非寒微,是鬆江府有名縉紳。因吃官司家道中落,妹妹入夫家做童養媳,後來災荒兵亂,被夫家賣入老西門娼寮。

 

天有造化之作,人便有時來運轉。

 

東士洋行大班亨利歡喜聽評彈,他是正宗撒克遜盎格魯種氣,歡喜東方藝術是受了其母影響,他父母在光緒年間到中國江蘇一帶傳教,亨利生在蘇州,後來回國讀劍橋,現在又回到中國做大班了。有一次唱堂會,是高畿招通事叫得局,沈妹妹一開口就吸引了亨利,他認為是聽到了真正的評彈,吳儂軟語的精髓。

 

他就此點名要聽沈妹妹說唱。換了別人,哪怕是當時最叫紅的“賽芙蓉”頂班他都不要,寧願在寫字間算賬。有人戲話他,想不到亨利吟了兩句詩作答,驚豔四周: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見雲。乖乖,中國通。

 

沈妹妹就此名氣大起來,滄海水巫山雲。此巫山雲不是彼巫山雲雨,講的是沈妹妹的唱詞雲遮霧罩,淡雲出軸氣勢不一般。

 

亨利要聽滄海水彈唱,終覺不便,也是因為愛惜才女,就動了替沈妹妹贖身的念頭。於是向老鴇問明贖身的價鈿。沈妹妹年級十四,還未開苞,所以老鴇開出大價錢。亨利二話不說,排出大洋五百枚,將賣身契當場擦一根洋火燒了,領著沈妹妹走出那家娼寮。

到了亨利府上,一進門,沈妹妹“卡擦”一記踞在洋大人腳前。

老爺恩情,再生難報。小女願終身為奴為妾,服伺老爺一輩子。

斯丟輩,孩子!我贖你出來不是叫你再為奴,是要讓你展翅飛高。你自己找搭子,唱起來吧,孩子,我會為你祝福的。去吧。

 

滄海水和阿鷯哥兩個就此搭起草台班子,在上海灘外圍郊縣跑場,名聲越唱越響,最後在老西門原來東家對麵春來戲館坐台包場了。期間亨利時常到場捧角,那時和現時一樣,有洋人露麵坐場,總是人氣上占盡優勢。每次亨利聽了沈妹妹彈唱,意猶未盡。終於有一天,他約了沈妹妹到他的寫字間,做一番長談。

 

原來亨利是要送沈妹妹到英國留學,讓她學習英語,用英語來演唱評彈,做最徹底之東西方文化大融合。

 

於是三月之後,沈妹妹放下滄海水名聲,告別阿鷯哥和上海灘,前往英倫,入讀劍橋,修習戲劇。

及至三年有成,再攻讀語言碩士。期間她仍日日把玩琵琶,精研藝技,並經常在宴會派對上演唱,在上層社會乃至宮廷都博有名聲,喚作:東方哨。

 

碩士結業,東方哨拿出成績:全本大英朝英烈傳!

 

此全本從本朝皇帝的曾祖父輩建立亨利皇朝始,一直唱到當朝小王儲。全本分十六檔,一檔唱三禮拜,全部英語演唱,照樣是抑揚頓挫,一唱三轉彎,悠悠不斷氣,如歌如泣,不失吳儂軟語本腔;仍舊是一把琵琶家當,一條嗓子唱千軍萬馬。聽得英皇興致勃勃,象現在海外華人看國內電視連續集,津津有味,竟冷淡了宮廷首席音樂師,直可媲美莫紮特、貝多芬,東方哨名氣飄揚英吉利。

 

亨利聞訊,振奮無比,揮寫賀詞:

三彈琵琶驚英倫,一展鶯喉開篇春。東風來吹西風續,本來東西是昆侖。

乖乖隴滴咚,真正中國通。

 

人得風勢乘勢進發,東方哨又組織十二個金發藍眼洋妞,教以琵琶三阮二胡技法,溫習彈詞唱腔和市俚小調,號稱:十二女子樂坊。悉心調教。功成之日,拔錨起航浩浩蕩蕩海歸。其壯觀景象及圍觀熱潮,開百年後的中國十二女子樂坊飲譽海外之先河。

 

滄海水,也就是東方哨終生未嫁,以評彈為愛主,創立洋詞調,又稱:亨調,以懷念亨利再造教化之恩。可惜此調後來在軍閥混戰年代散亂式微,終不見流傳,是中國曲藝一大損失。

 

《全本大英朝英烈傳》原稿現藏大英博物館。現在中國開放,上海已成為國際都市,重金購回此大作,重拾牙慧,加以調演,饗宴國際友人;發揚中西文化雜交特色,與孔子學院的四麵開花相交並進,請進來,走出去,正其時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種菜得菜 回複 悄悄話 沈妹妹-全本大英朝英烈傳-真有其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