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的人沒經曆過的事
(2007-06-26 18:08:22)
下一個
在1978年恢複高考後,學曆重新得到重視,工作能力也逐漸成為考核一個人提升晉級的因素。70’和80’以及再後一代的人,步入了正常的競爭生存機製。他們生活在一個寬鬆的相對自由的環境裏,除了在政治上不要有實際行動參與具體事件,他(她)可以做任何能力所及的事。
雖然有各種問題,但這是一種明顯的進步。每個人都看到了。
可是在我們成長的年代,不是這樣。那麽,是怎樣的呢?
不講學曆,講究一點資曆;能力是要的,但不掌握在你本人手裏,領導對每個人的能力有最後的裁決權,他說你有,沒有也有;他說你沒有,有也是白有。那時候對一個人能力的評價,是:這人吃得開,混得好。意思是起碼和領導關係很好。
一個人在單位裏要提拔提幹,全在領導手裏捏著。那時候沒學曆參考,大家又都是吃大鍋飯,怎麽顯出你比別人優秀呢?
兩條路。一是苦幹傻幹拚死幹,那時的勞模基本走這條路子。那是碰著了有良心的領導,有正義感的幹部,那份死力沒有白費,於是入黨(那是一定的),提上去兼個小差,編入幹部編製,或是有輸送的就攤個名額,去黨校團校局辦進修。那個時期,有許多人打了許多次入黨報告,終其一生未得入門,鬱鬱終生。
每個時代都有聰明人。那時候也有人(不是少數)不走實幹這條路,走巧幹這條路。萬條歸終,就是要博得領導歡心和賞識。當時有一條政治口號和標語:領導在和領導不在一個樣。說明這一問題的普遍性和對其反感程度。這樣做有榜樣領先,典型帶頭,最大的標杆人物就是姚文元,憑一杆罵人的筆得到上司賞識而平步青雲,那時候,平步青雲是社會、人生的常態,是經常發生的,現在一個人的發跡發達,很難用平步青雲這個詞了,因為都是一步步辛苦掙來的。當然現在有暴發戶,但那應該不是靠領導賞識而暴發的,官商勾結當然有,其實是互相利用,平等地位,而且不為社會道德所容。在那時,卻是一條要發達的金科玉律。
於是就有了鑽營,投機,一個隻講政治的社會,必然會出現和盛行這種社會風氣。鑽營投機的都是些什麽人呢?
小人得誌,和懷才不遇,是那個時代社會上非常流行的,臧否人物和表達心情鬱悶的幾個詞。
需要補充的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是講出身,要出生紅五類。爹媽選對了,人生大半功名已掙下了。許多出身不好所謂黑五類的,屬於社會意識裏低人一等的人,確喪失了許多原本應屬於他(她)們的東西。
現在的年輕人會問:受這鳥氣?我走人!
那時你根本沒處可走。社會是一個鐵桶,政治是一道緊箍咒。假如和領導鬧翻,你就是自己走門道換個單位,領導不放人,檔案不轉發,接受單位就沒辦法接收你。那時候,和領導鬧翻,就等於現在你------,我覺得都找不出可以相比的例子。上天安門鬧事吧,那是目前最大最敏感的罪了吧,關幾天,判幾年,出來還不是照樣可以開公司,做買賣,該幹啥幹啥。那時候呢,和領導鬧翻,得做好一輩子受氣的準備,如果在你檔案裏再寫點什麽,基本沒啥活路可走,就窩囊去吧。這點想,社會確是進步了。
這樣一種生存環境,70’後的人們是想象不出來的,對於年輕人,陽光心態,麵對病態社會,會覺得匪夷所思。
還是老問題:那個時代,從我的嘴裏說出來,是這個樣。其他和我同時代的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任何社會,正義永遠不會消失。不能否認,也有為數不少的正派的、兢兢業業工作學習的人,碰到了正直的、真正的好領導,才識得到正常發揮,那麽,在他(她)們的眼裏,看出來的社會,就和我不同。
社會五彩繽紛,但基調是根本的。
以現在中共高層要清廉、改革,而下層基層領導卻顢頷塞責來看,改革首先觸犯了他們世襲的權利和優勢,管不住人了;做官的,就是管人啊。所以改革難關重重,最大阻力來自基層當官的。
我說了這麽一通,是為自己當年懷才不遇鳴冤?
我當時的經曆,學校畢業,聽說有幾個接收單位,母親找了那個局的組織處處長,請來家吃飯,我坐在邊上陪席。然後就進了想進的那個單位。
進去以後,沒幾天,領導叫我去局裏取中央文件,那時經常有中央文件學習,要專人去取,傳達完後又專人送回。人選當然是領導認為政治上信得過的人。又過幾天,單位領導開會,叫我坐邊上做記錄。我當時才明白:這是要培養我了。
事後人事科長說我:小揮啊,你是學藝術的,怎麽寫的字這麽潦草。這個記錄我們都看不懂。
我笑笑,說:會議記錄要專門速記的。學校裏沒教過。
之後領導看我上班遲到早退,不像爭取上進的模樣,於是放棄培養。83年,我從單位辭職,走上單幹無人管束道路。
我說這些,是因為爭議讓我意識到代溝和曆史隔閡。70’後的人們意氣風發,大學乃至碩士博士畢業,用人製度基本平等,不滿可以跳槽,出國隻要自己努力,等等,體會不到或體會不深上一代人的生存環境,以及那一代人的(不是全部)的心態心境。我們說了什麽,隻是心情使然,和政治、組織、運動無關。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的既得利益在說話的。
站在曆史公正的立場上看問題,社會才會和諧進步。
我們所學的一切,無非是教會我們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