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人物忽悠:高僧逸聞趣事
(2006-09-04 15:33:11)
下一個
曆史人物忽悠
高僧的逸聞趣事(一)
支道林,東晉時人,著名高僧。當時的佛教界有“本無、心無”之辯,道林是本無派的大將,著有《即色玄空論》一書,但能看懂的沒有幾人,在崇尚清高流行玄談的當時,他的名氣因而大升。他又是名士,寫的一手好字,通韻律,作的律文亦偈亦詩,充滿哲理詩情。與王羲之,謝安等名士交遊。
會玩的人一般也會吃,注意保養。道林也是個喜歡美食的人。出家人的美食是什麽呢?無非竹荀毛菇,青菜蘿卜,都是自家寺院前山後坡種植的,手磨的豆腐,還有蜂蜜。到寺廟裏做客,和尚招待施主,端上來的即是蜂蜜衝水一杯。蜂蜜是出家人的珍品,生病了拿它作藥,來客了以它待客,覺得嘴裏乏味了,舀一匙解解饞。
道林當然不止這些。他喜歡吃蛋,雞蛋。蛋有許多做法,因而他每天的桌上盤碟不少。教徒裏麵有極端意識的總是不少,認為雞蛋屬於葷腥食物,因為蛋能孵化成雞。他們認為作為住持,道林吃葷觸犯了教義。道林不買賬,指著雞蛋,問:這是雞嗎?眾人啞口。這也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一命題的起始。
道林繼續吃他的蛋,但眾人的喧嘩畢竟有損大師的清譽。
有一天,道林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家後院飼養的雞養了個蛋,然後蛋慢慢孵化,一個黃燦燦的小雞出殼了,還對著他唧唧叫,道林於是醒了。
上早課的時候,他對眾人宣布:從此不吃蛋了。可是他仍沒有解釋,蛋是素還是葷。
所以到現在,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仍是一個哲理深奧的論題。
夢是心靈的啟蒙,讓道林改弦易轍。
(二)
竺道生,晉時著名佛教人士,是鳩摩羅舍的弟子。參與翻譯了大量經卷,看得多了,思路比較活躍。他後來創立自己的學說,認為佛性人人都有,不必參經拜佛是唯一的學佛途徑,接著發揚光大其思想,更提出“頓悟”說,否定“漸悟”,是佛教史上一件大事,與六祖慧能的明鏡台偈一樣,具有經典效應。是個在當時有改革開放意識的出家人。道生亦是本無派的信徒,但並不墨守成規。
當時中原地區戰亂頻傳,不是很穩定。他的弟子虔渡要到南邊,即現今江浙一帶傳學,也是探路,也許什麽時候北方呆不住了要往南遷徙。臨行前虔渡來向道生辭別。學生向老師請教,到了南邊應該怎樣傳教。
道生沉吟良久,拿起虔渡手裏的行化飯缽,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你一路走去,往南邊化緣紮營,是要吃飯的。不都是為了吃飯麽?這兒中原地方流行本無,南邊就不知道了。你不必拘泥本無,見機行事,本無心無都是為了吃飯啊。
虔渡頓悟,高高興興上路了。
道生的這句話,可以翻譯成:本無心無,隻要吃到飯,就是好無。
胡扯亂談,周末愉快。
下期預告:曆史人物忽悠:鄧小平
恭喜, 恭賀!
你第三篇的連接有問題, 一點就跳到主目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