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民運需要分散集中並舉
(2009-08-21 04:56:21)
下一個
維權、民運需要分散集中並舉
張三一言
文章摘要: 我的意見是∶第一,目前在中國專製暴政高壓下,中國大陸的維權和民主運動的生存和最佳發展形式是多而散;首先要堅持目前分散無組織模式,以求生存和進一步發展;第二,維權和民運必須向集中化和組織化方向發展和提升。在堅持目前分散無組織的同時不斷用試探性衝擊(擦邊球)和突破性衝擊兩種手段創造集中組織的生存空間。在取得了集中組織生存空間後,再圖加強集中化程度和組織力量。要分散與集中兼顧,在分散與集中之間找到最優點。
[一]、分散力量具有怎麽樣的力量?
奧瑞.布萊福曼和羅德.貝克斯特朗出了一本《海星與蜘蛛》,成為今年度亞馬遜十大商業暢銷書之一。中文把它翻譯成《海星模式》亦成為熱評書。
《海星與蜘蛛》把存在的海星事實(現象)用理論說明,使之概念清晰、條理化和引向實用,功不可沒。兩位作者當然熱衷於自己的理論成就,把它誇張放大拔高也是在所難免;但是,他們還是守了真理與謬誤的界32171;∶沒有說隻有分散才是力量,沒有說分散力量打倒(顛覆)了集中力量,沒有說隻要分集不要集權。但是,一到了中文世界就有些變味了。單單是書名就很偏頗,把原作“海星與蜘蛛”對等的原意改為隻有海星沒有蜘蛛的“海星模式”。書評或推介也用上了“徹底顛覆集權式管理”、“分散就是力量”等絕對性判斷。
我認為,分散是一種力量,也是對付集權的一種力量,但不是打敗(戰勝)集權的力量。分散隻在以下情況下才能顯示其力量。
模式一,有對抗沒有競爭為了逃命生存的阿帕奇分散模式。逃命,指隻為了生存目的,不消滅和不取代對方;有對抗指西班牙要滅阿帕奇,阿帕奇反抗被消滅;沒有競爭是雙方沒有競爭一個對象,例如要建立各自的國家或戰勝對方。阿帕奇人隻是為了逃命和生存,也隻有為了逃命和生存,他們分散的力量才能顯現出來;若為了打敗對方,阿帕奇分散模式的力量就微不足道了。
模式二,有對抗沒有競爭為了生存發展的網絡分散模式。它隻有在自身的生存發展上才顯示力量,若想要和米高梅競爭利潤,就無能為力了。
模式三,沒有對抗沒有競爭沒有對手為了生存發展的維基分散模式。這是沒有阻力的、最優的分散模式。
以上是書仲介紹的海星式分散力量。
一般地說,生物(或許包括事物)都是的原始或初期生命力、繁殖力強於後來的高級生命力。網絡可理解為初始事物與老化事物的對抗,所以它的生命力、繁殖力強於與它相對的發展成熟的高級事物,例如書中所舉的權力集中的米高梅大企業。但是,事物由原始狀態向高級發展則是自然的(事物相對長期甚保持初始狀態也是存在的)。本書以低級的海星與高級的蜘蛛作為典例陳述他們的理論。
此書的特點就是用低級分散優勢與高級集中劣勢比,並探討初始分散可資運用於競爭的資源。問題是,若果拿分散與集中的優點與優點比,缺點與缺點比,或者倒轉來,用集中的優勢與分散的劣勢比,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二]、極度分散就極度沒有力量
《海星與蜘蛛》一書不像中文評論者那樣言不驚人死不休,不敢說甚麽分散就是力量,更不敢說極度分散就有極度力量;而是說,必須在集中下的分散才有力量。書中多次強調的是所有分散必須有兩個集中,一個集中是大家認同的精神,第二個集中是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規則;大家都按照這一精神和規則行事。當其中一個分散體行動時,其他相關的行動體按照認同的精神和共守的規則協同行動,這樣才能顯示出力量。如果沒有這兩個統一集中,各行各事,就形不成力量了。除了兩個集中外,還有不少的分散體都是自成一個集中統一體。
我們可以看到,恰當的分散可能有力量,不恰當的分散可能沒有力量。有人強調,分散就是力量,隻有分散才有力量;分散到小到不能再小的原始單位,力量最大。但是,事實是,分散遞增力量遞減,極度分散就極度沒有力量。如果極度分散,即分散到沒有任何共同認同的精神和共同遵守的規則;這樣的分散不會有任何力量,書中多次指出,沒有了這兩個集中統一分散力量就會解體。
[三]、要對決致勝,唯有集中才有力量
以上我談了怎麽樣的分散才有力量,分散是一種怎麽樣的力量。如果要對決致勝,唯有集中才有力量。軍事上分散的遊擊隊對騷擾阻礙牽製集中的敵軍固然有力量,但是當進入雙方決戰時,分散的遊擊隊要讓位給集團軍。選票戰場上決戰亦然,沒有統一的政黨和共同的意識或利益,是贏不到執政選票的。要占領市場、要贏取多利潤沒有強大而集中的權力是辦不到的;即使吸納書中海星式分散優點,也是在集權下選擇可資運用的分散優勢。
病毒、細菌是極原始分散的生物,人是構造最複雜最高度集中的最高級生物;極原始病毒、細菌分散力量多次對最高級的人類這個生物發動攻擊,給人類帶來極大傷亡。但是結局是細菌病毒被人類消滅或被防止;並沒細菌病毒消滅人類的事實出現。可見不論在短暫的戰術決戰還是長期戰略決戰,高級強大集中都勝於弱小分散的力量。
[四]、在中國反抗專製鎮壓,要分散還是要集中?
奧瑞.布萊福曼和羅德.貝克斯特朗的分散模式,主要以商業競爭說事,對商業有很大參考價值;涉及軍事政治的隻提及西班牙能消滅權力集中龐大而高度文明的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而不能消滅分散的、原始狀態的阿帕奇人;阿帕奇人頑強地抵抗了二百年。除了作為舉例外,這本書沒有就政治軍事方麵展開說事,對極權下的反抗應集中還是分散完全沒有涉及。這裏談一下海星分散模式理論用於中國專製暴政政治現實的情況。
有人提倡今天與專製鬥爭要學阿帕奇人。認為民運和維權的力量不求諸集中,而求諸分散。分散到甚麽程度好呢?分散到每一個人。由每一個單個的人不服從他人隻服從自己,自己做出決定、自己做領袖、也自己當兵、自己獨個行動。理由是,這樣一來,政府可以逮捕胡佳、劉曉波,摧毀公盟,卻不會對我們的活動造成嚴重打擊;你越打擊我就越分散力量就越大;你就更加難以對付。進而推論多年以來民運“山頭林立”的狀態不但不是民運失敗的原因,反而是民運生存至今未被徹底摧毀的原因。這不是我杜撰出來出來的故事,而是真有自稱自由獨立人士說的。
這看去似是積極有效的良好建議,實際效果是把中國民主力量凍結於最軟弱和最無力狀態。有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可以駁倒這種似是而非之論。眾人集中搞一個08憲章有力量,還是08憲章發起者和簽名支持者每一個都“不服從他人隻服從自己,自己做出決定、自己做領袖、也自己當兵、自己獨個行動”去發出眾多的個人憲章(當然可以不是憲章而是隨個人喜好任意甚麽東西)有力量?
無疑,在恐怖高壓下,在民間政治組織絕無生存空間條件下保持大量分散的、無組織之形有組織之實的政治小組合是生存之道,是必要的、明智的。目前中國的維權和民運狀況就是如此。但是,若把這種狀況定型化、永恒他就錯了,就是限定中國民主到此為止,阻斷民主進程,不得再前進一步。中國分散反抗論可以算是對中國大陸維權、民運開出的一濟甜口毒藥。
民主進程若不是用革命手段而用改良手段,一般用兩種辦法。一種是試探性衝擊(用大陸的詞表達就擦邊球);一種是突破性衝擊。前者較安全,後者付出比較大代價,有時還要付出失去自由或生命的代價。從毛時代枕邊細語、思想一念間的反毛反黨都要入罪,到今天在口頭和網絡上以罵黨為時尚,就是用以上兩個方法不斷重複取得的。
在運用以上兩種方法推進中國的自由民主人權進程中,有人主張突破、鼓吹突破、實踐突破。從毛澤東時代到現在,這些人備受如下諸多罪名攻擊∶革命、暴力、不理性、不寬容、民粹主義、暴民、刁民、36529;在安全地方煽動別人去送死┅中國民主進程,其中很大程度是由這些人以時間、精力、失去自由、付出生命為代價,並伴隨著諸多誣罵和罪名的情況下,堅持下來而取得的。現在一些鼓吹海星分散模式論者把民間反抗力量定型化和永恒化,就是反對用試探性衝擊(擦邊球)和突破性衝擊兩種手段以創造有利於民間力量生存、發展、提升、強化、集中的空間。
人們常說,要用民間力量壓迫共產黨走向民主;有人說要與共產黨和解對話等等。不管你施壓力還是行對話,必不可少的就是你有力量;沒有力量一切都是空話。要有力量就得有強大的組織;要創建強大組織,目前可見的可行方法就是持續地用試探性衝擊(擦邊球)和突破性衝擊兩種手段不斷累積,才能達至。
我的意見是∶第一,目前在中國專製暴政高壓下,中國大陸的維權和民主運動的生存和最佳發展形式是多而散;首先要堅持目前分散無組織模式,以求生存和進一步發展;第二,維權和民運必須向集中化和組織化方向發展和提升。在堅持目前分散無組織的同時不斷用試探性衝擊(擦邊球)和突破性衝擊兩種手段創造集中組織的生存空間。在取得了集中組織生存空間後,再圖加強集中化程度和組織力量。要分散與集中兼顧,在分散與集中之間找到最優點。
但是,要提防的是隻有一個組織,隻有一個集中,因為它為專製鋪設了道路。
2009/8/18
自由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