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輕鬆的活法

原來是“茫茫人生,何處是岸?”,我今天“活的輕輕鬆鬆”為什麽?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的出路

(2006-12-08 14:28:01) 下一個

回答: 也談中國外匯儲備天下無馬2006-12-07 19:56:57

其實你隻談到了美國的市場問題,忽略了中國的市場。

現在世界各國瞄準的是中國的市場。尼克鬆說過,中國的市場可以保證美國繁榮一百年。認識到這一點,才會有法國麵對中國的經濟製裁而停止賣武器給台灣。中國的市場哪裏來?簡單一句話,13億人口,有人就有市場。

現在中國的內需太薄弱,原因在於國人喜好存錢(在美國的中國人稍好一點,但也比老美能存的多),儲蓄節儉本是好事,但過了頭就成壞事了。現在中國的儲蓄率驚人,去年是47.9%,而美國不到10%。中國搞房產改革,希望能把儲蓄的洪水給分流一下,中間過程把握不是太好,錢被少數人給賺走了,製度不透明使然。更料想不到的是,趕上了世界潮流的房地產泡沫,後麵怎麽收場無人知道。

中國的出路在於提高內需,總有一天靠出口會靠不住了。中國這麽大,完全可以靠自己。中國現在也在大搞汽車行業,利弊不談,內需倒是滿強,去年中國年產汽車570萬輛,居世界第四,基本都是內部消費了。當前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引導作用,將消費引上正路。另外,提高社會保險能力和保持政策穩定也對人們敢於消費很重要,在前途迷茫的條件下,大部分人都會拚命省錢。像現在,過高的房價,超前的醫療費用及一天一變的醫療保險改革都起了副作用,盡管超低儲存利率,人們還是樂存不疲。任務艱巨,但並非不能,我看好中國的前景。

=============================================================================

也談中國外匯儲備
來源: 天下無馬06-12-07 19:56:57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筆者意識到這文章與家壇的宗旨不附, 但為了做事有始有終, 鬥膽再貼一次. 下不為例.
版主覺得出格, 請刪去.

***********************

這篇”胡說”主要是為了嚐試回答壇友關於中國外匯儲備問題的. 加上一些自己對中國經濟與體製的片麵了解, 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吧. (這磚可不是砸人的).

出來多年, 對於國內的許多地方和事件的發展不甚了了. 片麵之言, 請原諒不對之處.

國內的十年發展, 可驚可歎. 這”可驚可歎” 褒義貶義都有. 褒義多,貶義少. 在這十年中, 中國的外匯儲備隨著出口貿易和製造業的發展成倍增長. 這是好事, 但在很多意義上, 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是有代價的, 而且這代價很有可能是巨大且影響深遠. 後麵再討論這問題.

在通脹一文裏, 說到了亞洲央行特別是中國央行買美國債券的樂此不疲. “為什麽”卻是一個中國央行不太願意解釋得很清楚的問題. 剛才在中國網上, 又讀到了把常人蒙得一楞一楞的回答.
http://forex.online.sh.cn/content/2006-11/13/content_1765058.htm

官方的回答可能是: 防止國內通貨膨脹. 記得在通脹一文裏給通脹定義是: 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商品價格上漲. 從這點上說, 官方的回答是對的. 當央行如把貿易順差(盈餘)轉換成人民幣, 市場上每月平空多了一百多億人民幣, 物價能不上漲嗎. 為了達到貿易平衡, 中國需要將貿易順差從對方買進同等價值的商品, 才能達到目的. 可問題在於, 中國要買的, 如高科技, 軍用品, 武器這些高付加值的商品, 美國不(能)賣. 當然中國買了需要的商品, 如大豆,玉米,小麥,棉花,民用飛機,發電機,重型機械,電訊產品,等等,等等, 可還是未能填補這個順差洞. 所以, 美元債券就成了投資不選之首選. 有人一定會問, 為什麽不買歐元,黃金,石油等. 答案非常簡單: 1) 中國對歐洲共同體也有順差這個問題. 2) 黃金是一個容量很小的市場(Shallow Market). 一有風吹草動, 黃金就大起大落. 幾十個billion $進去, 那還不把黃金抄上天去. (黃金這東西, 以後還需寫一篇文章說一說, 但恐與家壇宗旨不符. 算了,不寫也罷). 3) 石油, 這是中國必需的資源. 可悲的是, 中國沒有戰略石油儲備庫. 雖說中國在造, 遠水解不了近渴, 已有了萬億的儲備, 怎麽辦? 4) 美國不答應. 天下沒那麽好的事, 你拿了我的錢, 不買我的東西. 不行! 你要不買, 我就打貿易戰, 加貿易稅. 這就引出第五個答案.
其實, 在買美元債券這個問題上, 中國是欲推還就. 中國的全盤考慮, 與其說是經濟上的考慮, 不如說是政治上的考慮. 中國與美國的經濟關係, 照Morgan Stanley’s Steven Roach來說, 是兩個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這其實美化了這種關係. 中國與美國的真實經濟關係, 是你買我東西. 買不起, 沒關係. 寫一張IOU(I owe you)的支票(債券), 我借錢給你啦. 隻要你繼續買就成. 中國的真實目的,是保證國內就業率的穩定和成長. 出口減少, 失業率就高, 政權就不穩. 既得利益者們會坐立不安了. 這就是中國不斷積累美元債券的真正原因. 這也是匯率緊咬不放的真正原因.
如果美元不貶值, 這是一個不錯的安排. 可惜, 911後的美國政治經濟政策, 特別是Greenspan的長時期的低利率政策和伊戰, 導致了美元的大幅貶值, 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房產泡沫. 筆者對 Greenspan, 是頗有微詞的.
中國對匯率的緊咬不放, 轉嫁了美元的泡沫到國內. 於是乎, 上海,北京以至全國的房產一漲再漲. 羊群效應把買不起房或不該買房的人們, 也趕進了羊圈. 一年多前, 路過上海, 從商場至地鐵, 無人不談房地產. 當時就想起了1920年代的一個故事: 主人公的TITLE忘了,好象是一個銀行家吧. 當他在辦公大樓下擦皮鞋的時候, 擦皮鞋的小孩對他說:”Sir, Can I offer you a stock tip?”. 他回到辦公室就把股票全賣了. 果不其然, 沒幾個月, 29年的股市就崩潰了.題外話.
上麵說了, 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是有代價的, 而且這代價很有可能是巨大且影響深遠. 為什麽?
第一當然是美元貶值的風險. 第二是這風險帶來的風險. 我們都知道, 中國是權力集中以中央政策引導經濟的. 另外, 政府內的權力鬥爭沒有也不可能停止(美國也一樣). 在這樣的體製下, 當國家的外匯儲備一但大量縮水, 失業率大量提高, 當政的非要成為犧生品. 社會也很可能動蕩不安. 從這點上說, 中國是非得頂住美元讓它緩慢貶值的. 當然, 中國政府是很清楚這裏麵的利弊的. 現在提出的”和諧社會”,”匯藏於民”, “刺激國內消費”, 都是意識到這風險的反應.
現在, 中國在做應該做的事. 可應該做的, 不等於做得到. 下麵的原因或可參考:
1) 刺激國內消費,談何容易. 政治體製不改革, 醫療製度不改革, 學費教育製度不改革, 老百姓不會把捂住的錢包鬆開. 養老都沒保證,誰敢花錢?
2) 和諧社會: 從中國的曆史上看, 和諧社會不多. 中國的人口壓力,使得和諧社會可想不可及.在這個交通和通信/INTERNET發達的社會, 多數人都可以看到別人的生活水準. 別人有而自己沒有,心理的平衡是很難做到的. 但要讓80%的中國人都過上北京,上海的生活, 要有幾個地球的資源才夠啊.
3) ”匯藏於民”: 好主意. 美元一跌, 大家一起跌. 可別怪政府啊. 但很多人的外匯, 卻已經轉到了別的貨幣了. 再說, 這萬億儲備,又怎麽”匯藏於民”?
中國政府必竟在嚐試著向內需為主的經濟方式轉行以減少對外貿的依賴. 中國需要的是時間, 至少十年的時間. 但有無這點時間, 卻是大問題. 我猜沒有.
中國重演美國1929年式的蕭條, 不是一點不可能的. 如今如漲潮而來一波波的外匯, 在人民幣升值到一定程度後, 也一定會象退潮而去的波浪而退去的. 中國怎麽對附這, 是無法預測的. 中國的房地產, 可能會在那時見分曉.



後記: 本來想寫多一些的, 如中國的房地產. 但這題目於家壇實在不對. 怕壇主門煩, 所以草草了結.
筆者對中國的將來是非常有信心的. 20-50年後的中國, 不可限量.
Marc Faber 有一本書, 叫”Tomorrow’s Gold: Asia’s Age of Discovery”. 說的是曆史上經濟中心的轉移. 他預測上海會取代紐約.

該潛水去了. 謝謝大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