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輕鬆的活法

原來是“茫茫人生,何處是岸?”,我今天“活的輕輕鬆鬆”為什麽?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ZT)

(2006-11-16 10:04:31) 下一個
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

京原

第四次戰役是在第三次戰役結束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利用中朝軍隊休整之機發起反撲的情況下,進行的防禦作戰。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經過二十一天的漢江南岸堅守防禦與橫城地區的反擊作戰,和六十二天機動防禦作戰,殲敵“聯合國軍”多國部隊七萬八千餘人,掩護了中國新入朝部隊的開進,集結和展開,為下一次戰役的準備贏得了時間,並初步取得了在優勢裝備之敵進攻麵前實施防禦作戰的經驗。


第一,雙方企圖及兵力部署

一。敵“聯合國軍”

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多國部隊在遭中國人民誌願軍連續三次戰役的打擊,特別是漢城被中國人民誌願軍解放後,失敗情緒劇增,內部矛盾加深,美國的威信大降。但敵“聯合國軍”退至三七線後,兵力相對集中,又摸到了誌願軍後勤供應困難的情況,即企圖乘誌願軍疲勞和尚未補充之際發起反攻,破壞誌願軍休整和新的進攻計劃,將中國人民誌願軍打回到三八線以北,以挽救其失敗的影響。因此,敵“聯合國軍”集中了五個軍計十六個師,三個旅,一個空降團,及在朝鮮的全部炮兵,坦克和航空兵,在二百公裏正麵上發動全麵進攻,以美軍打頭陣,並集中於主要方向上,第一步以奪取漢城為主要目標,第二步向三八線推進。

其部署是:

以美第1軍,第9軍共六個師(美25師,美3師,美騎1師,美24師,韓偽1師,韓偽8師),三個旅(土耳其旅,英軍29旅,英27旅),在野牧裏至驪州六十八公裏的正麵上,向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

以美軍第10軍,韓偽第3軍,韓偽第1軍,法軍加強營,美空降187團,在驪州以東一百三十七公裏正麵上實施輔助突擊;

以美軍陸戰第1師,韓偽第11師為戰略預備隊,位於義城,大邱地域,韓偽第2師在忠州,丹陽,永春,豐基地域擔任警戒。

二。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

在第三次戰役結束後,中國人民誌願軍原以第50軍,第38軍第112師,第42軍第115師和朝鮮人民軍第1,第2,第5軍團各一部,在水原,金良場裏,利川,驪州,橫城及平昌以北地區組織防禦,掩護主力在高陽,東豆川裏,加平,金化,金城等地域集結休整,儲備糧彈,準備新的進攻。

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一月十五日開始,即向中朝軍隊漢江南岸陣地進犯,到一月二十五日,占領了水原,金良場裏,利川,驪州等地區,同時敵“聯合國軍”在仁川港外連日炮擊海岸陣地,並以小股部隊作試探性的登陸進攻。

根據這一情況變化,為粉碎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進攻,爭取時間,掩護從中國國內調來的戰略預備隊的開進,誌願軍將領決心停止休整,組成東,西,中三個集團,組織監守防禦和強有力的反擊作戰。

在西線,以中國人民誌願軍第50軍,第38軍和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組成西集團,由中國誌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在漢江南北地區進行堅守防禦,堅決抗擊向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之敵的進攻。

在東線,以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66軍組織成中集團,由中國誌願軍副司令員鄧華指揮;以朝鮮人民軍第2軍團,第3軍團,第5軍團組成東集團,由朝鮮人民軍前線司令官金雄指揮。中,東集團首先采取機動防禦,誘敵突出以中集團於橫城地區實施反突擊,殲敵一部後,向敵縱深發展,從側翼威脅西線敵人主要進攻集團,粉碎其進攻;東集團掩護中集團開進與集結後,以朝鮮人民軍第5,第3軍團協同中集團實施反突擊。

第二,戰 役 經 過

一:漢江南岸堅守防禦與橫城反擊(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六日)

一月二十七日,西線美第1,第9軍所屬部隊在大量航空兵,炮兵和坦克支援下,在野牧裏至驪川正麵上,向中國誌願軍第50軍和第38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其主力沿水原至漢城公路兩側向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誌願軍依托野戰工事,展開了積極頑強的防禦作戰,戰鬥十分激烈。在戰鬥中對每個支撐點都以積極的反衝擊與敵進行反複爭奪,大量消耗了敵人。二月四日,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和中國誌願軍第50軍的第二線陣地被突破,當時漢江已開始解凍,漢江以南中國誌願軍處於背水作戰的不利勢態,於是誌願軍司令部將領決定,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和第50軍除各留一部兵力堅守漢江南岸橋頭陣地外,主力撤至漢江以北組織防禦,第38軍仍在漢江南岸繼續抗擊敵人,吸引敵主力,保障誌願軍主力在南漢江以東實施反突擊。

至二月九日,敵進至仁川,永登浦,廣州,京安裏,鬆峴裏一線地區。

在東線,一月二十八日美第10軍在驪州以東至原州,武陵裏一線發起進攻,分別向砥平裏,橫城方向突擊,韓偽第3軍,偽第1軍分別向縣裏,襄陽方向突擊。誌願軍第42軍第125師及人民軍第5軍團節節阻擊,掩護中,東集團主力開進。三十一日,第125師在九屯車站包圍了美軍第2師第23團團部和一個法軍加強營,經一天激烈戰鬥,未能全殲該敵,即主動撤圍。

至二月九日,南漢江以東之敵被誌願軍阻止在砥平裏,分水院,上蒼峰裏,釜洞裏,烏項裏,束沙裏,廣川一線地區,其中以進至橫城以北之偽第8師,偽第5師勢態比較突出,兵力也比較分散,利於中朝軍隊實施反突擊。

此時,誌願軍主力已先後到達反突擊指定位置,於是決定以中,東集團向突出之敵發起反擊,求殲滅偽第8師,偽第5師,美第2師一部,爾後視情況向原州,牧溪洞發展,威脅敵主要集團側背,以粉碎敵其進攻。其部署是:

中集團:以中國人民誌願軍第42軍(欠第126師及第125師第375團,配屬第39軍之第117師),第40軍,第66軍,在遝穀峴,上高岱,三巨裏地段上,向橫城,原州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以第39軍為預備隊。

東集團:以朝鮮人民軍第2軍團鉗製韓偽第3師,偽第7師,偽第9師,以人民軍第3軍團,第5軍團向黎湖洞,峰火山,下安興裏地區之敵進攻,求殲偽第5師一部,爾後向橫城東南發展進攻。

西集團:盡可能保持漢江以南橋頭陣地,在中,東集團反突擊開始時,誌願軍第38軍以相當兵力向玄方裏地區之敵進行鉗製性進攻,以配合主力反突擊,當敵“聯合國軍”多國部隊向南撤退時即轉入追擊。

二月十一日十七時,反突擊開始。誌願軍第42軍第124師迅速打開了缺口,並繼續向敵縱深發展進攻。配屬該軍的第117師從其右側加入戰鬥,日終前占領了橫城以西之琴岱裏,並繼續向橫城以北之上,下加雲發展進攻。誌願軍第40軍第118師迅速殲滅當麵之敵一個營大部,日終前前出到橫城西北之台峰,廣田地區,殲滅向橫城逃竄之敵一部,切斷了偽第8師逃向橫城的退路。這樣,中集團經過七小時的戰鬥,即在橫城西北地區對偽第8師所屬各團達成了合圍。十二日,第117師在橫城西北夏日地域殲敵二千三百餘人。至十二日終,誌願軍第42軍,第40軍在第66軍協同下,全殲了偽第8師所屬各團及偽第3師,美軍第2師各一部,共一萬五千餘人。由於由於第66軍進展比較緩慢,未能切斷橫城之敵的退路,橫城之敵逃向原州。第42軍,第40軍之第120師,第66軍十四日前出到原州以北地區。

東集團於十三日進占橫城東南之鶴穀裏,烏原裏,上,下安興裏,十四日前出到平昌以北地區。

從十三日開始,中集團以誌願軍第39軍第115師,第42軍第126師及第125師第375團,第40軍第119師,對砥平裏展開了進攻,由於對敵兵力和工事估計不足,進攻準備倉促,缺乏周密的協同動作,炮兵,彈藥又少,尤其缺乏防坦克炮,雖經十三,十四兩日猛烈進攻,將敵人壓縮在二平方公裏狹小的地域內,但未能突破敵人以坦克為骨幹組成的環形防禦。十五日增援之敵突入砥平裏,與被圍之敵會合;東集團向平昌,寧越方向的進攻亦不順利。

同時退集原州地區之敵在原州東西一線地區重新組織防禦,在南漢江以西之敵亦在驪州,長湖院裏地區布置了縱深防禦。這些情況表明,中朝軍隊殲敵之機已失,遂於十五日十八時停止對砥平裏的進攻,撤出戰鬥,前出到原州東西地區的各軍亦同時向北轉移。

西集團在漢江南岸的部隊,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抗擊了敵人的連續進攻,有力地鉗製了敵人主要進攻集團,保障了誌願軍在南漢江以東的反突擊。

中國人民誌願軍從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六日二十一天的積極防禦作戰,共殲敵二萬二千餘人。

二。機動防禦 (二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

中國人民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第一階段的防禦,雖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但未能打破敵之進攻,當誌願軍撤出砥平裏戰鬥向北轉移時,敵即繼續向誌願軍進攻。由於誌願軍在第一階段作戰中傷亡較大,一時難以補充,戰略預備隊要四月中旬才能到達三八線,誌願軍司令部決定:從二月十七日起,全線采取機動防禦,爭取兩個月的時間,進行各項準備,再轉入進攻。

防禦部署:

以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欠第19師),誌願軍第50軍,第38軍,第42軍,第66軍,朝鮮人民軍第5軍團,第3軍團,第2軍團為第一梯隊,在西起漢江口,沿漢江北岸經楊平,中元山,聖智山,峰火山,酒峰,東至下珍富裏以西共約一百六十公裏的正麵上,構築縱深二十五公裏至三十公裏的第一道防禦地帶,爭取在此抗擊敵人一個月;

以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第19師,誌願軍第26軍,第40軍,第39軍為第二梯隊,在汶山,議政府,座防山,洪川,豐岩裏,下珍富裏地區,構築第二道防禦地帶,準備在第一梯隊完成任務後,在此一線進行防禦。

二月十九日,敵“聯合國軍”以美騎兵第1師,英軍第27旅,韓偽軍第6師及美路戰第1師,首先在誌願軍第42軍,第66軍正麵上展開進攻,二月二十三日,敵又以美第2師,韓偽軍第7師和第9師向朝鮮人民軍第5軍團,第3軍團,第2軍團陣地進攻。由於中朝軍隊頑強阻擊,敵進展遲緩,至三月六日,始進占中元山,龍頭裏,豐水院,桑田洞,居文山,橫溪裏一線地區,至此東西線基本拉直取齊。三月七日,敵以五個軍共十四個師,三個旅,一個空降團的兵力,在強大火力支援下,向誌願軍部隊全線發起進攻,采取主力靠攏,穩紮穩打,齊頭並進的戰法,逐步向北推進。誌願軍在天寒地凍,糧彈不足,減員眾多,極度疲勞等困難條件下,依托一般野戰工事,對敵展開了逐山逐水的節節阻擊。十四日,誌願軍主動撤離漢城。

三月十五日,敵占領漢城,洪川之線,誌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第一梯隊各軍先後轉移至三八線以北地區休整,第二梯隊各軍即在預設陣地上與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鬥。美第1軍沿漢城至漣川公路的進攻,遭到誌願軍第26軍的頑強抵抗,進展緩慢,至二十三日始進占議政府,春川一線地區。敵“聯合國軍”多國匪徒部隊為加快進攻速度和截擊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於二十三日六時至二十四時,以美軍空降第187團四千餘人在汶山附近分批空降。

二十四日,正麵進攻之敵與空降之敵會合,在航空兵支援下,向誌願軍第26軍翼側進攻,被誌願軍擊退。中國軍隊在對敵軍的阻擊中,對一些要點進行了反複的爭奪,大量殺傷了敵人。

三月三十一日,誌願軍和人民軍全線主動轉移至三八線以北附近地區,堅決阻敵前進,掩護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兵團,第19兵團和第9兵團集結。四月上旬,敵發覺中國後續部隊到達,基本上停止了進攻。至四月二十一日,敵軍已被中朝部隊鉗製在開城,長湍,高浪浦裏,漣川,芝浦裏,華川,楊口,元通裏,杆城一線,第四次戰役至此結束。

第三,主 要 經 驗

一。堅守陣地與反擊行動相結合

堅守陣地,並以積極的反擊行動相結合,粉碎敵之進攻,是這次防禦戰役的基本指導思想。在敵人掌握製空權,地麵火力和突擊力占有很大優勢的情況下,采取消極的單純防禦行動,是無法抵擋敵人進攻的。把堅守陣地同反擊行動相結合起來,就能提高防禦的活力,使防禦增加生命力。

這次戰役所以能在敵我裝備懸殊,中國軍隊供應十分困難,人員減少嚴重和部隊相當疲勞的情況下阻擊敵人達八十餘天,殲敵近八萬人,敵人平均每天前進不到一公裏半,就是由於在防禦中不僅依托有利地形和工事頑強抗擊敵人,而且及時發起反衝擊和反突擊,給予敵人以有力的打擊。盡管由於主客觀方麵的種種原因,反突擊未能達到粉碎敵人進攻的目的,但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實踐證明,為了使反突擊起到打破敵人進攻的決定性作用,必須形成強有力的拳頭,迅速殲滅敵主要進攻集團翼側之重要集團,以便爾後向敵主要進攻集團的側後實施有力的突擊。

在敵人處於裝備優勢的情況下,要殲滅當麵之敵,一要切實斷敵退路,以免像橫城之敵那樣得以逃脫;二要分割快殲,以免像砥平裏之敵那樣龜縮一團,待增援之敵到達後得以合力突圍。

二。實行大縱深的設防和前輕後重的部署

抗擊優勢裝備之敵的進攻,要有大縱深的設防和前輕後重的部署,以增大防禦的彈性和韌性,增強防禦的穩定性。因為在裝備相差懸殊的情況下,要想防禦陣地完全不被敵人突破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倉促轉入防禦時陣地工事比較薄弱,在強大火力的突擊下,就連防禦部隊的生存也受到極大的威脅。大縱深地設防,便於在部分陣地或地帶被突破後製止敵繼續發展,和以反衝擊或反突擊恢複已失的陣地或地帶;前輕後重的部署兵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和掌握較大的預備隊,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

這次戰役開始時,由於誌願軍著眼於以反突擊粉碎敵人的進攻,並準備在反突擊成功後乘勢向敵繼續進攻,隻構築了一道防禦地帶的陣地。實踐證明,這樣隻作一種打算的準備是不夠的,因此在戰役第二階段設置了兩道防禦陣地,以後又增加了一道,增強了防禦的穩定性,使防禦作戰堅持了兩個月。

這次戰役的兵力部署始終是堅持前輕後重的原則。第一階段第一梯隊隻有四個軍(軍團)另二個師,第二梯隊達六個軍(欠二個師)。第二階段由於部隊減員較多,第一梯隊增到八個軍(欠一個師),第二梯隊減至三個軍另一個師,但規定各軍應根據情況組成數個梯隊,輪番作戰,換班整補,並以反衝擊打退敵之進攻或奪回已失陣地。在部分部隊由於對前輕後重的部署貫徹不夠受到不應有的損失以後,誌願軍司令部將領進一步強調不要在一個陣地上堆很多部隊,以免遭受過大的傷亡,也不應死守一地不動,讓敵人打完。中國誌願軍將領這些及時有力的指導和作戰中血的經驗教訓,使部隊迅速提高了貫徹這一原則的自覺性,從而減少了傷亡,並有效地殲滅了敵有生力量。如三月二十三日,誌願軍第26軍第226團三個連向胎封裏,霜洞裏(鑄錦山東側)之敵實施反衝擊的戰鬥中,斃傷敵二百餘人;次日,在抗擊敵人進攻326.3高地(鑄錦山南側)的戰鬥中,該軍第264團第8連一個排即斃傷敵一百餘人。

三。抓住戰役發展的關節,實施靈活機動的指揮

實施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對優勢裝備之敵的防禦作戰來說,更非靈活機動不可。

戰役上的靈活機動的指揮,中心在於抓好戰役發展的關節。這次戰役之初,誌願軍在察覺敵人全線反撲的企圖後,立即組織堅守防禦,並準備以強有力的反突擊粉碎敵人的進攻;在縱深作戰不順利時,立即停止反突擊,並根據敵我情況轉入機動防禦,都抓住了戰役發展的關節。因此,在被動中爭取了主動,為戰略預備隊的調動贏得了時間。

為了抓好這些關節,事前應有周密的計劃。通過對敵我情況的分析,對戰役發展的各種可能和需要采取的措施,製訂多種方案,以便在出現複雜情況時,能及時地加以適當處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