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這次從國內帶回的11本書

(2008-08-21 03:15:49) 下一個


想看書的時候找不到一本合適的書,是一件很鬱悶的事情。書架上疏疏寥寥的兩層書,基本上都已經翻過幾遍。有時候左左右右跑來跑去尋找幾個回合,不得不在最後關頭空手衝進廁所,常常讓人悲憤交加幾欲便秘。每次回國,箱子裏除了老婆的衣服就是兒子的玩具,再有一推花椒木耳,剩下的重量,就隻能給自己帶幾雙襪子了,帶書基本上成了奢望。

這次終於不同。全家一起回國,說好了,自己的東西自己帶,於是乎,終於能買些書啦。老是在五道口一帶活動,專門抽出一個下午,先去了光合作用,再去萬聖書店,一路下來,書包裝得滿滿的。

1 時間的玫瑰,北島, 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8月

一上萬聖的二樓,樓梯口擺著本月銷售排行榜,北島的青燈赫然第一。找到這本書, 2008 年4月版,散文集,回憶與一些當年的詩人朋友交往的逸事,感覺是在2000年後寫的短文的收集。平淡無味的故事和似是而非的幽默讓我懷疑當年那個沉重的北島的真實性,我的腦海裏懷念著那個高喊我不相信的偏執抑鬱的詩人。比較失望。看了看,放了回去。

架子上看到了北島幾年前的這本散文集,時間的玫瑰。北島寫了自己對幾位當代歐洲詩人的理解和作品翻譯。這幾位詩人我一個都不知道,讀了書裏的譯作,感覺還是不錯。和詩結合起來的散文,才顯示出北島璀璨的才華。書中文字優美內聚,和其中的譯詩一樣,有著音樂一般的韻律。隻有詩人,才能譯詩。我不敢說北島有查良錚王道乾的功力,但可以肯定,北島對書裏講到的幾位西班牙法國詩人的理解,和對他們作品的翻譯,是很到位的。

2 山楂樹之戀,艾米,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9月

這本書是MSN聊天時,一個女生推薦給我的,據說很感人。專門讓導購小姐拿了過來。翻了一下,講的是知青下鄉回城的愛情故事。覺得可以看。到了我們這個年紀,與愛情或多或少已經有了距離,就象套在磨上的驢,隻想著把手邊的事情做好,對虛幻的東西沒有太多的幻想。但看到別人的愛與不愛悲歡離合,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哪怕是裹腳布一般的俗爛韓劇,還是經常被感動得心裏酸酸。這就是我們這些無聊百姓的一大特點。

3 明朝那些事,第五集,當年明月,友誼出版社,2008年3月

前四集已經翻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完全當成小說看了。太精彩了。有才兄啊,寫得好啊。要是評選07年最佳作品,我一定投這本書一票。以前我對明史知道很有限,真不知道每個皇帝都有這麽多精彩故事。聽說明月在政府機關工作,對曆史有如此造詣,實在讓人佩服。什麽時候第六集第七集才能出來啊,等不及了。

4 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 張立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4月

不知道為什麽我會從書架上抽出來這本書,也許是80年代這個詞吸引了我。翻了幾頁,立即發現這位江湖人稱老六的作者,是我敬仰已久的一位人物。書裏的好幾篇文章,幾年之前就收在電腦裏。這位大蝦幾篇名作,比如關於打架,關於毛片,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中文論壇沒轉過。那些中學大學生活的記憶片斷,如此精彩,讓每一個有同樣經曆的人感動著,回憶著,微笑著,溫暖著。

特地說明,這本書隻適合60 年代末和70年代上半葉出生的人看。80後就不必浪費時間了。那個純真的黃金時代,在我記憶裏,總是陽光燦爛,沒有經曆過的人沒有辦法理解,也無從想象。上周日,叫了幾個夥計來家裏燒烤,出去接人,CD 裏有羅文甄妮的鐵血丹心,車上一男兩女居然沒一個知道這首歌。我心裏的這個悲哀啊。青銅怎麽淪落到和這幫小屁孩喝酒吃飯的地步了?

5 誌慮心物,季羨林,陝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8 月

這是第一次看季羨林的散文。書沒有前序沒有後記,但感覺文章時間跨度很大,可能是80年到2005年這段時間寫的,一共有八九十篇,大多是雜論隨筆遊記,有回憶當年在歐洲留學生活的文章,也有國學研究的一些心得。能感覺到,老先生為人比較倔強,有些呆板,筆下一板一眼,很有規則,語調很隨意。感覺是一個長者麵對麵地和你再說話,點滴有些幽默,有時候有些囉嗦,但你能感覺到,他在說真話,他在真誠地講述他的觀點和想法,那些真誠的觀點和想法。

6 帝國的終結:中國古代政治製度批判,易中天,複旦大學,2007年11月

看到這本書立即拿了下來。易中天把曆史讀得很透徹,個人也很有創造的才華,憑他對西漢三國的研究,我相信他對中國曆史政治體製的批判,會有高水平的思考。

7 失去靈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記教育宗旨的,哈裏劉易斯,華東師大出版社,2007年8月

去書店之前幾天,和幾位老師和師兄弟見了麵。好幾個師弟留在了學校,從事學生工作方麵的行政工作。學校總是把最有才華的畢業生留下來,幹著高中生就能做的工作,就這樣糟蹋著自己辛苦培養出的人才。對於這些師弟來說,在學校團委學生部工作,是跨入政壇的一條捷徑。的確,每年學校往各個省市政府輸送很多年輕幹部,直接就是處級副處級。學校和政府醜聞一般的權力關係已經成了學校榮耀的皇冠,並通過種種行為,努力放大這一優勢。對於我來說,心裏很不是滋味。我不知道,這樣的一種功利的顯赫,是不是一所夢想一流的大學應該追求的。

哈裏劉易斯當了8年哈佛校長,他講了對哈佛的教育體製的反思和檢討。在他看來,哈佛丟掉了本科教育最中心的宗旨:把年輕人培養成有社會責任感的成人。我想看一看,哈裏劉易斯是怎樣解說大學體製,解說做人的道理,和為師的原則。

8 駐京辦主任,王曉方,北京出版社,2007 年1月

買這本書是因為之前看見過這本書的介紹。錢和權,男人和女人,道德和人倫,規則和潛規則,腐敗和反腐敗,這是一本官場權謀的小說。好像有人說過,政治權謀是人類社會活動的最高境界,我同意這句話。我上學的時候比較喜歡看描寫社會現實的小說,一直看小說月刊當代這些雜誌。中學有一個女同學,隻讀世界名著,有一次不知道說什麽,說到讀書,我說我經常看描寫社會現實的小說,該女生很婉轉的告訴我,讀這些雜誌,基本上是層次比較低的。這讓我慚愧了很久,也鬱悶地記住了該女生。

9,10歐洲曆史,亞洲曆史,許海山主編,線裝書局,2006年9月

家裏有一本歐洲史,是法國幾個人合寫的,海南出版社2002年譯版。寫得太簡單,尤其是主線以基督教為脈絡展開,不是我喜歡。斯塔夫裏科諾斯的全球通史也有,但還是想要一本獨立的歐洲史。在萬聖看到了許海山的這本歐洲史,很對胃口。書裏基督教的演進寫了不少,但主線是文化和經濟,以此來組織政治和社會的變遷。很多章節寫得很詳細美妙。書厚600頁,一直寫到歐共體成立。一係列三本書,亞洲曆史也很不錯,買了。還有一本美洲曆史,翻了翻,放了回去,因為我一直認為,美洲沒有曆史。

11 流放者歸來:二十年代的文學流浪生涯 ,馬爾科姆-考利,重慶出版社,2006年10月

考利是美國詩人,就是那個所謂的迷茫的一代的作家團夥裏的一個。二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這幫年輕作家,海明威,等等,一起跑往歐洲。幾年之後有些人又跑了回去。書裏記載了他們這幫人在歐洲的逸聞趣事,他們的疏離沉淪,他們對文學創造定位的掙紮和反思。回來這幾天,翻了翻,發現不太感興趣。可能是因為我對這幫迷茫的一代本身非常不熟悉,除了海明威,其他的名字一概不知。不知道那天在光合作用,怎麽稀裏糊塗把這本書也放到籃子裏了。


2008.08.1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torpedo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aiboine的評論:
國外書少?我在德國,大大小小圖書館數量之多國內無法相比。當然中文書是少些。
青銅騎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aiboine的評論:
電子書,第一次聽到啊。是不是PDA一樣的東西?攜帶方便就好。看起來視覺感覺怎麽樣?

你的照片是不是在巴黎聖母院上拍的?
Haiboine 回複 悄悄話 和您有同感, 在國外苦於書太少. 不過可以在網上看書. 今年我讓國內朋友給買了一本電子書,簡直太棒了. 一本電子書裏可以存千本書,相當於一個小型圖書館, 而且可以隨身帶. 您若酷愛看書,一定會喜歡.
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 聽起來不錯啊. 我在網上找找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