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伊的博客

從傳統文化裏發現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尋找令人茅塞頓開的靈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生薑”說起 中國人的姓名

(2019-09-12 02:58:52) 下一個

          從“生薑”說起
      冬食蘿卜夏食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說明夏天多食薑有好處。在日本壽司屋人們坐下來就是先食一小碟泡薑。這裏的“生薑”不叫“Shouga”了,要叫“咖厘(Gari)”(壽司店的特殊用語)。
      山東的薑最有名氣,日本人吃的生薑90%都來自山東。但夏天當做蔬菜一樣鮮炒竹肉絲,絕佳品味的還是非四川的“竹根薑”莫屬。細長白嫩,長得象竹筍,味不重,清香可口,很有名氣……(略)。
      話說——
      中國人姓江,薑,蔣,鍾,鄭,莊……等的人,對美語國家的人來說會有一種“親切”感。因為這些姓的發音和英美的大姓之一的“約翰”(John)等幾乎一致,且容易記。莊生、蔣生、鍾桑、薑桑…簡直就是“約翰遜”的同聲發音的姓名了。
      相反中國人姓“何”,“賀”,“赫”的人,會讓美語國人迷惑。因為不管他們是男是女,這些人都是“他(He)”。如果有姓“佘”,“社”的人物,無論男女都是“她(She)”了。
     對日本人來說姓“金”,“林”,“石”,“東”等的中國人感到和日本人一樣叫起來順口。雖然發音不同但書寫完全一樣。林誌玲嫁一個日本人也“順理成章”了。但他們的小孩取名若兼顧起父母之姓來就是“黑澤林XX”了。女孩叫“黑澤林子”?男孩叫“黑澤林雄”?漢語聽起來都有點語音學上的絲絲震撼!(黑色林子,黑林熊……)
      名字雖然隻是一個人的標簽,但是父母取名卻是非常講究的,有些名字更是蘊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而一個酷酷的名字也是很容易讓人記住,因而很多父母就會翻遍字典甚至找起名大師給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但是千萬要記住一定不能觸及家國情懷,不然就會像薑文一樣被罵得很慘。尤其是名人的孩子取名更應當注意。在起名問題上,薑文經過深思熟慮, 大兒子叫薑太郎,二兒子叫薑次郎,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好兒郎,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隻是沒想到這兩個名字卻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原因就是網友一致認為這倆名字聽起來像是日本名,認為薑文有親日傾向並為此叱罵他。覺得薑文是崇洋媚外,對此薑文回應表示某些人應該多讀讀書,這估計是在嘲笑網友沒文化。
      如果是一般人取薑約翰,薑尼爾,薑特郎,薑巴馬……什麽的都不會有人罵怹“崇洋媚外”。名人的後代取名很受限製……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啊”!
      也不能說網友沒文化。老大、老二、老三在曆史上有取名大郎二郎三郎等的。“血染金沙灘”的故事中楊家軍在激戰中被遼兵衝散,各自為戰,結果“大郎替主把命喪;二郎無力而陣亡;三郎馬踏入泥漿;四郎失落在遼邦;五郎一怒當和尚;六郎隻身見高堂......”家喻戶曉。
      日本人給自己的老大老二取名有“太郎”、“次郎”的,而薑文的兩個孩子老大老二名字的區別是什麽?“太”與“次”,“太次”在日本是有“太郎”、“次郎”的第一,第二的意味,卻沒有中文裏“太次” 的另外一個意思。漢語的“太次”意思是“太差”(太差勁等)。
      所以當兩個兒子走在一起人們簡稱他們“太次”就是另外的意味了。如果老大取名“太郎”,老二取名“爽郎”該多好!兄弟倆走在一起就是“太爽”了呀!
      看來,“薑文”還沒有考慮得那麽多,那麽深吧。薑,還是老的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不叫太次,叫
伯仲叔季:1,2,3,4。季應該是3,不知為什麽這裏是4了。

另外,中國老大一般也用:元,首,一,先,冠,甲。
joj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說的很到位!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由於日本更早現代化,漢語現代詞匯大多來自日文(實際概念轉自西文)。使用日文詞語沒有問題,但中國人取名幾乎沒有用日文習慣的。薑文給孩子取這樣的名字感覺不像哈日,倒像遊戲人生的意思。再如他的女兒叫薑一郎,說郎代表男子漢的可以休矣。哈哈一笑過後,還是覺得這樣隨意取名對孩子不夠公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