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伊的博客

從傳統文化裏發現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尋找令人茅塞頓開的靈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風雲際會77級,黃埔軍校第1期

(2024-02-18 14:29:59) 下一個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大學生有“金七七,銀七八,瘟七九,笨八零”之口碑。

  1977年恢複了高考,“七七級”是特殊人群中的最特別的一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空前絕後”的一批。“七七級”的特殊性有很多書藉文章論及,但有很多都是泛泛而談沒有涉及其最“精髓”的部分。

  生源太複雜到無以複加,經過十多年的積壓,應考人數太多波及數千萬年輕人,千軍萬馬獨木橋,能夠衝殺出來的機率極小。應屆畢業生很少,延襲之前的“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入學的很少,都是做為試點與正式參考人員的一種試驗性對比參考的個別人。所以“七七級”班上有“拖兒帶女”的老三屆,在職工農兵四十多歲的“老大哥”,“老大姐”,也有還沒正式畢業的十七、八歲的“小弟妹”。就象古代考取秀才和舉人一樣參差不齊。這一批人數的錄取率不到3%。所以說這3%才是“七七級”中的頭道釀(一番搾),

  後來又在沒有被錄取的人員中矮子裏麵挑高子(二番搾)有了走讀生。這些走讀生都是大學所在市區的,所以他們的入學時間比正規的(第一批錄取的)學生晚入學幾個月。七七級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多沒有按照個人誌願錄取,由於重點大學首先擇優錄取,所以有的“低誌願”者因分數高就被重點大學錄取了,是“喜出誰外”的入學,還有填寫外省高校的學生因為成績好分數高就保留在本省重點大學了。

  至於畢業分配也沒有完全按照學生本人的誌願分配。有關係的找關係,有後門的走後門,當時國家人材奇缺,有關係的就直接分配到政府直屬機關和亊業單位。那些走讀生也因”近水樓台先得月”而保證分配到好的單位。

  “七七級”中有個別人因為政治問題而被退學的現象,如有的人已經上學幾個月了因為考試前談對象或者“地下婚姻”,上大學後因感情不合被對方告而被退學的時有發生。

由於重點大學招收全國各地的學生。一個班的學生可能來自“五湖四海”。但每個外省,外市的人數都不會很多。而今,上大學不是任何新鮮事:2021年全國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41.63%。2023年,全國各省的本科錄取率有所差異,例如天津的本科錄取率為37.39%,重慶的本科錄取率為32.65%,雲南的本科錄取率為38.79%,內蒙古的本科錄取率為38.79%。總體來看,全國高考的本科錄取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09年的約43%上升到了2018年的約43.1%。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12月21日公布的“學校基本調查”,2022年日本高等教育升學率比前一年增加了1.7個百分點,達到56.6%。升學率是指升學人數與該年級畢業生人數的百分比,是反映一個地區教育發展水平和衡量同級同類學校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77級考試方式特殊,所有考生都須參加初試和複試,這種兩次考試的方式至少空前,也可能絕後。錄取率之低也是前所未見。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在第一版發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同時配發《搞好大學招生工作是人民的希望》的社論,社會頓時沸騰。但難題馬上出現,報考人數遠遠超出預期:有1966至1977年的高中生,有曆屆初中畢業生以同等學力報考,還有允許在讀的1978屆優秀高中生提前報考,總數多達2000餘萬人。由於管理部門的準備時間短,加上高考廢止了十多年,工作失去了連續性,物質和心理準備都難以適應這場規模空前的高考,因而許多省市隻得采取先行初試一次的方法,淘汰一批人,初試合格者才允許參加正式高考。全國參加高考者仍有570多萬人。第一批本科生共錄取17.7萬人,錄取率約為3%。拒之門外的優秀生實在太多,不少考生到教育部質詢,為什麽不錄取他們。教育部將此情況緊急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又是鄧小平發話:那就擴招吧(《鄧小平年譜》252頁)。於是擴招工作在第一批學生入學後進行,錄取工作延長至五月份才告段落。錄取率自然更低,淘汰之多,簡直“慘不忍睹”。

  風雲際會77級,黃埔軍校第1期

  77級,恢複高考後的首屆大學生,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特殊群體。由於恢複高考——這一發生在1977年的重大事件,改變了當時全國的人才選拔製度,是國家撥亂反正,向知識、文明的回歸,是一個國家複興的拐點。因此,“77級”不單純是一屆大學生的指稱,而是已經衍變成一個重要的曆史符號,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1977年11-12月,關閉11年之久的高考大門終於重新打開。據記載,1977年報考人數最終達570萬,錄取人數27.297萬人。這27.297萬人成為恢複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生。也就是被稱作“77級”的一個群體。77級是曆經磨難的一代。少年經曆過三年自然災害;在青春的大好年華經曆過漫長的“文革”蹉跎歲月而學業中斷、上山下鄉、支援邊陲……這代人的經曆是他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77級是幸運的一代。作為共和國新生的第一代,他們經曆了新生政權的創業艱辛,也經受了“十年動亂”的嚴峻考驗。他們不僅見證了我們的國家從千瘡百孔到百業興旺,還親身參加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有了充分施展才華、報效祖國的時代機遇。

  77級是奮鬥的一代。在曲折而坎坷的人生經曆中,不管在上山下鄉的廣闊天地裏,還是在恢複高考的知識海洋中;不管是在畢業後走到社會的基層崗位上,還是在成為擔當一定重要職責的骨幹力量後,他們始終追求進取,努力不輟,青春無悔,為國家做出了這一代人應有的貢獻。

  中國漫長艱難的抗戰史上,黃埔軍校是無法抹去的一個凝重的符號。黃埔軍校的聲名遠揚在於它為深陷危機的祖國培育了數以萬計的軍事人才,他們為抵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而立下赫赫戰功。這些人才中有不少在建國後仍是國之棟梁,可以說,無數愛國的學生成就了黃埔軍校的威名。黃埔軍校的孫中山先生創辦的,黃埔軍校的大名婦孺皆知,這裏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革命幹部,廣大的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鬥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這裏名將輩出,這裏走出過開國元帥、開國大將以及許許多多抗日英雄,黃埔軍校自成立以來,一共舉辦了23期,每一期都有了不起的人物,以第一期為最,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內憂外患之時一手創辦黃埔軍校,其原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由此可見,黃埔軍校本是培養國民黨精英的重地。國共合作時期黃埔軍校的性質還相對單純,都是為了振興中華。到蔣介石擔任校長後,黃埔軍校的初衷已經偏離,成為了專為國民黨當政而存在的嫡係訓練營,國共分裂後許多優秀軍官更是成為蔣介石私人的附庸,後來蔣介石失去民心,國民黨大勢已去,依附於國民黨的黃埔軍校自然也不複存在了,這算是首要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czhz 回複 悄悄話 黃埔一期 = 草包(如杜聿明,胡宗南) + 匪 (如徐,陳)+ 變節分子(如陳明仁)。老蔣雖然有問題,但比爛人孫中山好多了。
joj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遊海兒' 的評論 : 校長偏離孫中山總理的初衷
遊海兒 回複 悄悄話 蔣介石就是首任校長,何來初衷偏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