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
2009 (28)
2018 (3)
古人對自然生物的變化,對花烏蟲魚觀察得十分細致。眼下正時“鷹乃學習”的時節。
一般小鳥從產卵抱蛋到育雛很短周期小鳥就可自立離巢。然而猛禽的鷹從談戀愛到擇偶交配產卵花的時間比普通鳥類時間長,幻雛離巢後還需要親教子捕獵數月。故鷹一年之中半年時間為下一代奔波。
7,8,9到處看到鷹親子捕獵。在古人“七十二侯”之中現正是“鷹乃學習”的季節。出現在小暑節氣的三候中,即“溫風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這一描述反映了夏季鷹類開始練習飛行技巧的自然現象。
七十二候,是古代用來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補充。它是根據黃河流域的地理、氣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編寫而成,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稱“候應”。其中植物候應有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等;動物候應有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等;非生物候應有始凍、解凍、雷始發聲等。七十二候“候應”的依次變化,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氣候變化的一般情況。
七十二候的候應有兩類:一類是生物候,其中有動物的,如鴻雁來、寒蟬鳴、蚯蚓出等。也有植物的,如桃始華、萍始生、禾乃登等。另一類是非生物候屬於自然現象,如水始冰、雷乃發聲、土潤溽暑等,內容非常廣泛。但是其中也有錯誤,不合於科學事實的情況,如鷹化為鳩、雀入水為蛤等,也有與節氣涵義不符的如處暑前三伏天出現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等。由於候的時間單位較小(以5天”季夏之月“出自《禮記月令第六》。典故:涼風始至,蟋蟀居奧,鷹乃學習,腐草化為蚜。
鷹始擊【《禮記》作鷹乃學習】。擊,搏擊也。應氏曰:殺氣未肅,鷙猛之鳥始習於擊,迎殺氣也。為一候),而氣候的年際及地區差別很大,故難以廣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