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袁騰飛就清軍揚州屠城談看法

(2019-04-26 07:46:41) 下一個

早已聽說袁騰飛了不起,慕名而至,卻不敢苟同。理由有五:

1. 清軍兵臨揚州,史書沒有記載史可法焚書殺使。曆史不可臆造。

2. 明末社會矛盾尖銳,朝廷昏庸,官場腐敗。這種製度下遴選出來的高級大臣說白了都是一身毛病,不是奸佞小人(如魏忠賢、馬士英、劉孔昭)就是誤國庸才(如史可法)。崇禎自殺後,朝庭內鬥殺戮加劇,外亂民變四起,百姓苦不堪言,社會病入膏肓。政權被相對健康的清王朝取代是一種進步,否則百姓更苦,這是大義。史學家不應該緊抱忠義愛國的教條看待這一段曆史。

3. 史可法有心挽救明朝,唯一的出路是力反腐敗奸佞,促使社會健康。可惜史一人無力回天。此其一憾。但其可退而求其次,聚攏手頭現存力量加以發揮,如擁立相對開明的潞王為帝,納賢士,召忠勇,北上拒虜,南下安民,以江南之物力足可久立。而史每逢良機仄取下策,不得要領。起先是不懂立君之要,被動承認另一個昏君福王為帝,致使朝廷加劇內亂外患,自己亦被貶職萬事無力,眼看各路明軍互相殺戮,竟不知所措。其後清兵南下克徐州下淮安,史以聯虜拒寇聽任之,莫名其妙。及至20萬清兵兵臨揚州,明軍已四分五裂,糧草不濟,兵丁不足,且腐敗無勇。據揚州十日記載,破城前有大隊明軍吃住王秀楚家,秀楚日久生厭,遂以銀兩賄賂將軍,竟去。此時正確的選擇應該是退守江南,依據天險保存實力從長計議,他卻被自己的一係列政策鉗製,不得不以這樣的孤軍孤城抵擋強弩,難怪一日而克,苦了滿城百姓。忠君報國先要有道,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亂作,以愚庸誤國,得一忠名,枯骨萬千,於國於民終非善耳。

4. 乾隆隔代表彰史可法,一為彰顯滿漢一家,二為提倡忠君為大清續代。是勝利者對曆史的利用。

5. 抗日時期汪精衛置民情激昂、家底尚存、日寇殘忍、和勝敵有望於不顧,搶著投降通敵,槍口對內,幾乎誤一國,為的是一己私利,性質更為惡劣,遺臭萬年。這一點沒有爭議。惟紅色中國因其曆史局限曆來憎惡投降提倡死拚,對史可法這種愚庸愛國盲目推崇,其培養的曆史學家多受此影響,也是一種謬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舊日雲中守 回複 悄悄話 史可法肯定是民族英雄,至於能力當時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天下各路反王都被滿清打敗了,史可法無力回天,冷兵器時代全世界最強的兵種是其輕騎兵,元、清起家時靠掠奪和奴役勝利不是意外,再說冷兵器時代北伐就是笑話。中共的勝利是國軍抗日燒光了元氣,美蘇爭霸美國主動放棄了東亞,在戰亂年代,勝利的往往是無人性的一方,有人文精神和昂貴成本的一方軍隊往往是失敗的!汪精衛不是漢奸,如果二戰德日贏了,他就是合法的中國政府,和德日簽約!這樣中共代表蘇俄,國軍代理英美,汪代表德日,無論哪一個大勢,都可以存滅國繼絕世,至於敗了死後名聲,他們會在意我們怎麽想怎麽評價?
Windy2009 回複 悄悄話 明朝末年已經衰落了,黨爭也是很嚴重,再加上野心勃勃的女真士兵以及李自成民兵起義,多種力量施壓,皇上最後就算想用人地域都難。

努爾哈赤在遼東組織軍隊,勢力逐漸龐大,有不少留守遼東的明代邊防軍也開始聯絡建州各部落擊退李自成,但是打錯了算盤,計謀判斷有誤,造成了吳三桂領清兵入關的局麵。後金趁著明朝亂著,找了個曆史節點輕鬆入關,有後金局勢轉為清帝國的政權。中國的改朝換代成敗關鍵其實主要是取決於一線防護,所以明代就遷都燕京,以天子守邊為由。其實怎麽說呢,成敗乃兵家常事,軍人是不願意過多的打仗的,勞民傷財,一死一大片,所以一些曆史人物成為降將也是不得已,要見仁見智,從社會長遠角度考慮。沒有軍事經驗的文人士大夫寫一些大義的道理固然有他們的理想,但是也要結合現實考慮,具備現實經驗,紙上談兵就是那些敗落政權的根本問題。我們欽佩民族英雄文天祥,史可法,嶽飛等人,但是也不能忽略忠臣關鍵需要有一個賢主,能力比較強的皇帝。隻是怪罪臨危領兵人士不全麵,若大勢已去,一兩人的態度不能有實質的影響。當然英雄主義在每個朝代都被外族欽佩,清朝就是很注重這些忠臣,你不管他心裏怎麽想,但是做出來的是認同這些觀念。

其實北京從先秦開始就是多民族的過渡的地帶,戰爭與建立政權爭霸天下是永遠的主題。尤其是到了大一統後一千年,中國政治中心由黃河中遊轉到了我們現在這個河北地區原來是成為幽州的地方,離著塞外的草原部落以及東北的滿洲都非常近,也就是北方民族在關裏建都的選擇,遼,金,元,清,這幾個都是遊獵政權。但是它有一定的帝國形態之下的共具性質。所以一般華北先民們對遊獵民族之間關係還算比較能夠產生共同對話,通過平等軍事戰鬥來爭奪天下,不管誰輸誰贏都可以共同建立一個朝代的秩序。目前很多人就是沒有弄清,曆朝曆代,華北才是中夏的關防一線,而稱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北人為漢奸,對那些抵禦中夏的邊界百姓的犧牲隻字未提,他們沒有提到華北人民的一線戰鬥。就是隻會提那些偏安一隅南方人,就是讓人覺得特別的煩。其實史可法本身的祖籍就是北京大興人,明朝京師人士,他被派到南方任職,造成了誓死抵禦清兵的壯烈犧牲。吳三桂的家鄉是江蘇,但是被調到了遼東。
空城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匡吉' 的評論 : 你還在糾纏反正抵抗是原則,別的不管。好好的國家誰不抵抗?明末不是這麽腐敗,內部矛盾就小,滿清懷柔不懷柔都沒用。社會如果極度腐敗,好比人的癌症晚期,你強迫病人站起來抵抗癌症或者再去開一刀都沒有用,要緊的是防止癌症。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被入侵者對入侵者不抵抗的話,入侵者一般都采用懷柔政策,這不是滿族人特別好特別進步,日本人也是這樣,東三省及台灣就是現成的例子,日本人在其統治的地方也成立維持會。漢民族一直是在反抗滿清的統治的,革命先驅孫中山不就是號召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嗎?孫中山與滿清,隻能有一個是對的吧?你隻能支持一個吧?所以判斷是非還是要有一個原則,否則自己就將自己繞進去了。
空城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匡吉' 的評論 : 滿清入關,除個別屠城,政策上相當懷柔,以招降地方賢達安居樂業為主旨,相較於明朝官員和地方惡霸,百姓普遍可以接受,乃得。明末假定滿清不存在,李自成一定取得天下,依其不交田畝稅的政策和任由部下胡作非為的勢頭,不久全國饑荒,盜賊四起,屍橫遍野在所難免。所以滿清取得天下有其民生的大義。日軍侵入中國,自恃高拔,凶殘無比,相較於國民政府,百姓不能接受,民怨而怒甚,增強了政府抵抗的信心和動力,同時也取得了國際列強的同情。總的來說日本侵華和其全球擴張戰略缺乏仁義和生產力(依然不夠)而注定失敗,不存在打勝了就是正義的假設。元蒙入侵中原是史學界避免討論的話題。史學界很多人是真的不懂,認為生產力發達的宋朝被生產力低下的元蒙滅亡沒有道理。另一些人懂但是討論起來怕被人罵,所以也不談。你今天提起這一點,我隻想說元蒙的道德精神和社會組織是一流的。物質生產發達的宋朝在這一點上沒法相及。這是宋朝滅亡的原因。但是100年後過上好日子的元朝貴族失去了往日的道德精神,內部分化,結構鬆散,又被明朝所滅,完成一個大義輪回。我們看曆史,應該從先進取代落後和仁義戰勝凶殘這樣的循環中取得教育意義。應該從單純的抵抗外族中解脫出來,看清優秀民族的要素,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注重精神改良和社會健康,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而這正是中國目前缺乏的。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的,這事主要有個剛過去不久的抗日戰爭不好弄。沒有個主原則的話,就變成,入侵中國的外族(元,滿)入侵成功了,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入侵戰爭也變正義了。入侵沒成功(日),就是邪惡的敵人,邪惡的戰爭。這個不太好解釋。
空城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榮確' 的評論 : 外族入侵,當然要抵抗,但要指揮得當。史早不打晚不打,等到明軍互殺殆盡,清兵占據北方大片要地實力加強後,集中南明抗清因素(不是單純的兵力概念)在江北孤城孤軍送死,斷送抗清資源,加速南明滅亡,這種氣節從哪一個角度看都不應該提倡。看得更廣一點,史本身也是明末社會的產物,深度的腐敗使真才實學者無法被社會重用,少數僥幸者也因官場的昏暗而無法生存,留下無才無德者與千孔百瘡的政體同歸於盡。這很殘酷,但是看曆史不能用抵抗的態度。你得接受事實。

中國曆史上清朝不是唯一的外族侵略者。北方胡人不斷入侵,源頭的華夏民族一直在南移,直到在兩廣一閩和當地的南蠻融為一體。刻板追尋華夏純後裔會把自己弄得莫名其妙。另一方麵,滿清入關滅明得益於王朝初期的社會健康,後來被推翻則受害於腐敗,和它推翻的明朝一個套路。曆史依循大義循環一遍,仍然公平。
空城之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共-產-黨' 的評論 : 你的理論自賣自買。共產黨把國民黨描繪成妖魔鬼怪,作了很多自己也不信的歪曲。這在內戰中對沒有文化的底層窮人有很強的說服力。你又用它來證明國民黨不如日本軍國政府,這是一派胡言。事實上國民黨擔負了抵抗日本侵略軍的主要責任,他們並不是沒有抵抗,共產黨也並不是一心抗日。看待曆史應該實事求是,共產黨有其進步的一麵所以勝出,但不能因為這一點必須把毛澤東畫成紅太陽,不能因為這一點把批評共產黨的人全部整死。中共黨史根本沒法看就是這個道理,那是為一己之利歪曲曆史貽誤後人。

兩種矛盾,究竟哪一種是主要的,取決於質的對比。但是你把一方的負麵量誇大一點,另一方的忽略一點,質的對比就可能反過來。這是歪曲利用了量變影響質變的道理。
不開竅 回複 悄悄話 外族的, 怎麽可能相對進步呢??? 政治不正確.
大榮確 回複 悄悄話 崇禎自殺後,朝野內鬥殺戮加劇,外亂民變四起,百姓苦不堪言。社會病入膏肓,政權被相對健康的清王朝取代是一種進步,否則百姓更苦。這是大義,史學家不應該緊抱忠義愛國的教條看待這一段曆史。
****************************************************************************
我也不敢苟同樓主的這一說法。清王朝是野蠻落後的外國征服者建立的,不論是當年給中國百姓帶來的災難,還是對後來中國社會發展的負麵影響,都根本談不上什麽進步。滿清不管它之前是否曾經臣服過明朝政府,也不管它後來是否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對於當時的中國政府和人民而言,它就是最凶惡的外敵,如同抗戰時我們看待日本一樣。中國無論曆史還是文化,都必須以主體民族漢族為正朔,否則我們談的就根本不是什麽中國曆史中國文化,這才是必須牢記的民族大義,絕非什麽忠義愛國的教條。
共-產-黨 回複 悄悄話 政權被相對健康的清王朝取代是一種進步,否則百姓更苦。這是大義,史學家不應該緊抱忠義愛國的教條看待這一段曆史。
-------
二戰中,腐敗、反動的國民黨政權被相對健康的日本人政權取代是不是也是一種進步?如此說來,國民政府根本就不該組織抵抗,逆“曆史潮流”而動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