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我們是很小的時候來到國外的中國人。我們當中很多人,是還在半知半懂的年紀,被家裏人帶出來,沒有對美國夢的向往,也沒有過對家鄉事憤世嫉俗的慨歎,在花一樣的季節和年華,在最不願割舍的時候,硬生生的被強製遠走他鄉,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剛來美國時,父親每天工作到很晚,我一個人放學回家,坐在屋子裏看同學從中國寄來的信,經常無助的大哭,卻又被空蕩蕩屋子裏的回音嚇住,輕輕的抽泣。有一天做夢發現門口有一路公車,上去可以直達中國的家,高興的笑醒,又哭著入睡。父親哪懂女孩子的脆弱和善感,能做的隻有帶我去遊樂園,逛街,買東西給我吃。我卻很長時間不能振作。
在美國的第一個生日,我爸下班後買了蛋糕,且不顧勞累,為我做了一桌子的美食。看到我悶悶不樂不好好吃飯在玩盤子裏的食物,他忍無可忍喊道,“你這樣萎靡不振要到什麽時候?” 我倔強地喊回去,“我回國就是在街邊擺地攤賣烤山芋(即“紅薯”的意思)也比在這裏強!” 這話真的傷了他,他氣得發抖,說“好,好,明天就買票送你回國。” 我父親是個驕傲,性格極剛烈的人。第二天,他真的帶著我去了機場售票處排隊買票,他的手像鋼鉗一樣抓著我的胳膊,一句話不講。我哪知他心裏的感受,隻想快點回中國去奶奶身邊。快排到的時候,父親的手忽然鬆了。他仰天長歎了一聲,說“留下來吧,爸爸也不容易。” 隨即拉著我走出了售票處 ….
這樣在美國長住了下來。在這樣的年齡,中國文化未曾根深蒂固,西方文化的衝擊卻來勢洶洶。好處是適應能力很快,一切從不適應到得心應手。朋友圈子慢慢壯大,來自很多不同的種族,中國人卻很少。危險的是用中文講話慢慢變得生澀,喜歡中英摻半。一次我媽口述,要我幫她記買菜的清單,竟忘了“鹽”字怎麽寫。幼時無知,不以為然,長大後發現吃虧,忙克製著自己說中國話時加英文單詞的習慣。有幾次真會因為喪失中文能力的恐懼而愁眉不展。一次我爸看見了,問明原因後,調侃的安慰我。
“沒關係,忘不了的。你思考問題用中文還是英文?”
“ …… 不知道,不一定”
“夢裏呢?說中文還是說英文?”
“ …… 不記得了” 略帶哭音。
“數數!1,2,3,4 … 用什麽數?”
我想了想後喜出望外,“用中文!”
“那就好了,別瞎想了。要是還不服氣的話,下次我把你推遊泳池裏,看你是喊‘救命!’還是‘HELP!’”
“別 ……”
上大一那一年,一天遠遠的看到一群人笑鬧著走在校園裏,說的是久違了的京音。 頓感熱血沸騰,追上前去,呼吸還沒有調整好已眼紅鼻酸。終於看清了,是一群男生,有人訝異,有人不懷好意地看著我。我立覺自己有些唐突,但轉念一想,老鄉麵前何懼之有?於是鼓起勇氣問道“你們是中國大陸來的?念幾年級?” 頓時七嘴八舌:“我們是博士,哦,不,是博士後!(哄笑)” “小姑娘中文不錯,要不要交流交流?(哄笑)” 我的心越來越涼,無奈的走開 …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和自己人之間的隔閡。
再後來,到了婚嫁的年齡,爸媽對我這個長女寄以厚望,希望我會找一個優秀的中國人。於是,說媒的人紛紛而至,爸媽的幾個朋友也陸續攜兒子登門拜訪。他們多半都是中國人裏被認為很優秀的一群,中國名校畢業,由於能力過人在美國有很好的前景。可是,我卻總是感到和他們之間有很大的脫節。有一次,一個人打電話約我出去,結束通話時,我說,“謝謝,再見。” 他很好笑的問我,“謝什麽?” “謝謝你打電話給我。” 我已經習慣了這樣講話,可他覺得很新鮮,“這有什麽?還要謝。” 哈哈大笑,然後掛斷。我拿著話筒,心驚地發現,我在國外真的是太久了嗎?被自己人當作另類。
我被父母強製性“速配”的人裏麵多是有博士學位的人。一次和一位清華電機係畢業的博士出去,閑聊了幾句之後,他開始給我講他碩士論文的題目。我從小好強,又多少從父親那裏學到一些東西,自以為數理化各方麵都懂一些,於是以不甘服輸的心情認真聽,並適時地問一些問題,或加一些自己的評論。他對我的領悟力很滿意,於是,接著講他博士論文的內容。這次的題目已經深奧到在我領悟力之外了。我再也招架不住,任憑他滔滔不絕,無法插嘴,隻好不停的喝咖啡。他偶爾會停下來,喝咖啡,可是喝的時候,眼睛會從杯子的邊緣向上翻看,不轉睛的盯著我,而不是看自己的杯子。回到家後我告訴爸媽,再也不要和這個變態出去了。
我身邊的朋友大部分是出生在美國的亞裔人。和他們比較有共同語言,喜歡聽一類型的音樂:heavy metal, alternative rock, hip-hop, jazz, 等等。可是,有時候看金庸看得手舞足蹈,卻沒辦法讓他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這麽好看的書,決不是因為我興奮劑吃多了。
我對古詩詞一直很喜歡,在我心目中再沒有更高明的語言,可以把世間所有的美好意境,悲歡離合,以及人生哲理都付諸於隻字片語之中。一次,有個一直自稱喜歡中國文化的美國朋友來找我哭訴和女朋友分隔兩地的痛苦。我沒有很好的口才去勸解,於是投其所好,把一句詩詞寫下給他,“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句一句給他講解,他似乎被打動,對中國古文大加讚許,說自己深受啟發。我欣喜若狂,於是找來更多的詩詞給他,幾天後發現他在回避我,問他為什麽,他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其實他對這些詩詞不感興趣。
也嚐試著結交一些比較“中國”的朋友出去,可是,很多笑話都聽不懂,很多流行用語也沒聽過,總是在他們開懷大笑的同時,傻傻地陪他們笑。然後輪到我講笑話的時候,我自己笑得眼淚都出來了,才發現他們都若有所思地看著我,隻好知趣地閉上自己的嘴巴。他們喜歡去KTV唱歌。我也喜歡唱歌。但和他們在一起總是自慚形穢。因為他們總是會唱中港台樂壇最新最熱門的,我卻隻能唱一些英文歌,或是“月亮代表我的心”之類,總不能唱“少先隊隊歌”吧?
一次整理舊物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小時候自己亂塗鴉寫的中文作文,“詩,”和短故事。我邊看邊笑,沉浸在兒時的回憶裏。如獲至寶的把這些拿給當時的男朋友看,說,“你不是一直想深入地了解我嗎?我的過去全都在這裏!” 這個 出生在美國的“中國人”接過我的“過去”翻看了一下,隻認識四五個字而已,丟到一邊,“太累了,我雖不能分享你的過去,卻可以陪你擁有將來,這不就夠了嗎?” 我自我安慰地想,是啊,十全十美的事情是與我無緣的。
就這樣年複一年,我在中美的夾縫中生存。已經麻木了。像一隻螞蟻,我忙碌奔波,不覺空氣壓抑,不覺文化饑渴,不覺身心疲憊。每每回中國,卻有到了世外桃源的感覺。就像是一個一分為二的人找到完整的自己,走路都是輕快的。回國時依依不舍,國內的親人們體諒的看著我,微笑著勸我說,“回去吧,美國多好。” 不止一次的想回國定居,再也不離開,但想起在美國的父親母親,隻得作罷。如今父母有退休的打算,想在中國鄉下買一塊地,種菜釣魚。所以這次回國期間我又一次萌生留下的念頭,但想到和妹妹在機場送別時她抱著我說,“姐,我們以後不要分開太遠,要住在一個城市裏。一個人太孤單” 的情景,不禁又問自己,“你回國,妹妹怎麽辦?她現在連中文都說不好了。” 一次我和國內的朋友聊天時,說到動情處,不由慨歎道,“為什麽我的心,總是要一劈兩半不得其所呢?”
有些話或許會得罪許多人,卻是我親身體會。在夾縫中生存的人,不可否認有很多佼佼者。但也有很多在美的中國人,包括我在內,中國文化優秀的東西沒有學到,來美國以後,美國文化優秀的東西也不去學。不可否認是在國內成績優秀,很拔尖的,可很悲哀,卻是一群沒有真正“文化”的精神乞丐。
文學城的經曆,讓文化幹渴的我有了“久旱逢甘露”的快感。我對文學城之所以留戀,是因為這裏藏龍臥虎,很多精英,並充滿了和我一樣背景的人。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關愛。留言裏簡短幾行,讓我感覺他們懂我。對他們字裏行間流露出的不可言喻的心情,我也深有體會。或許隻有同在夾縫中的人會比較互相理解,同享過去和將來。這樣理解似乎片麵,兩個一模一樣的人不見得會和睦相處,但定可以相知。
我應該學會不再怨天尤人顧影自憐。我母親說的話是對的,不要抱怨杯中半空,要為杯中半滿而感恩。我有兩個杯子,已經比常人幸運,且各自半滿,為此我感謝神的眷顧。也感謝這幾個月結識的文學城網友,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愛和支持。
阿蘭 留言於:2006-11-03 10:01:43
To Due:
看你的 男友 的時候,我的眼睛是濕的,有兩次淚水幾乎流下來了。
看到你回到天津與小時候一塊長大的兄弟姐妹們一塊瘋玩,我看到了背井離鄉給我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的創傷,平時麻木,可是這種創傷的痛在回到“家”,走到久別親人中間的時候,就發作了,這時候,這“痛”便會化作淚流淌出來,痛便暫時緩解一下。當我又要離開的時候,我們的步伐變得不再輕盈,變得那麽的沉重,我們的心又開始痛,就像從母體上扯下一塊肉。我們又要去遠方,去飄,在擔驚受怕中,在無盡的stress裏 ......
還有,對我們這樣少小離家的兒女,對那些生在異鄉的香蕉人,我們的婚姻注定經受曲折,甚至磨難。那種把香蕉仍在白土豆堆裏的感覺,那邊是我們的歸屬啊?!我們多麽的迷茫啊!也就在迷茫中,我們的青春慢慢流失著 ......
我們都來學會不再怨天尤人顧影自憐。學會向生活感恩,盡管它充滿苦澀。
另外,那段你在大學期間遇上/追上的幾個北京博士(後),幾個問題以後你怎麽就心裏‘越來越涼’了呢?隻是比你大而已了,你以為人家戲弄你?我猜人家素質不會那麽差吧。。。你知道北京文化裏的那種‘痞’氣,不過也許你真如你所說‘夾縫中生存’,變得不能認可家裏的語言了。。。
好在似乎現在你在兩種文化裏已經適應了。。。苦盡甘來來。。。恭喜啦。。。
Sorry, I supose to write Chinese in here, but I can not write Chinese in this computer!
記得剛來的半年..都不知道怎麽過來的.對於語言的退化卻無能為力...
我說,我就是在中國呆一輩子,都寫不了你這樣的文字。這條夾縫,也可以把它看成兩個窗口。我們在兩個窗口中間,領略兩種不同風景的美麗。這何嚐不是一種幸?:)與你共勉!
你的好文字,如一杯好茶,讓人沉思,回味無窮,感謝你的分享。:)
的二字修改令人難忘。小詩寫得也好,學習了!
西出陽關有知己,深夜聽君彈琵琶
六脈神劍 :改二個字可以嗎?
人在天涯心念家,菩提無樹亦飛花
西出陽關有知己,深夜聽卿彈琵琶
完全理解,所以俺也下不了決心當“海龜”。
喜歡你的文章,有幾點看法請笑納:
1。女人的聰明要有個度,聰明到知道去欣賞她愛的男人,而不是讓男人去欣賞她。即使美國昨天出了個女議長,沒準兒又要出個女總統,但對咱老百姓來說,這還是個男權的世界。
2。俺覺得那個博士沒變態,很正常,他喜歡你。女人過了30歲,就“奔4”了,速度極快,到那時你就明白了女人一生最大的需要,是被人“要”。事業?學識?都是虛的。
3。父母無法讓你愛你所不愛的,但能讓你嫁你應該嫁的。
4。你要是能嫁愛你的,而不一定嫁你所愛的,婚姻就有可能快樂了。
5。一定要兩人彼此相愛才結婚嗎?那就問問自己能一方麵把自己奉獻給你的愛人,另一方麵卻仍然保持自主性嗎?真愛=放棄自我中心,愛使“我們從先前的存在狀態被拋入到一團虛無之中。”。。。
6。你就是中國人!這已經在你的血液裏,在你的骨子裏了。
生活一直都在我們自己手中
西出陽關有知己,深夜聽君彈琵琶
又:
deer3600 ,有你這樣借'啵'獻m的嗎?
人生, 真得是苦其心誌。。。一大早,就說這些個, 妹妹原諒我吧, 剛給媽媽打完電話, 感慨著呢:)
再啵一個:))
給他們改改,也表達我得意思:
理解
感同身受
各位,開個玩笑,別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