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7)
2008 (92)
2009 (126)
2013 (1)
徐教練談太極拳之五:
通經和得氣
遠古人祖伏羲氏演化的八卦圖傳承到現在七千多年,人們依然津津樂道,因為她已融化到炎黃子孫的血液裏,成為文化基因的重要部分。八卦理論在太極拳中也演繹得美輪美奐,太極拳身體為軸為一,雙腿為根,互為陰陽為二,人站立於天地間為三才,觀四象,運五行,六順,七巧,演八卦,九九歸一,循環反複無窮盡。太極拳雙臂兩手的動作要訣是:棚,捋,擠,按,採,挒,肘,靠,因身體腿腳360度立園形運動與八卦配伍,在武藝攻防上,太極拳以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為要旨,其內涵廣博厚重,因我從保健養生角度來討論太極拳就不細說。而討論手臂動作的要領:
一,垂肩沉肘,幾乎沒有什麽鍛煉形式要求整個手臂放鬆著運動,但太極拳手臂的肩和肘要求鬆和沉,運動的源頭是身體軀幹的動和體內氣血的運行,即氣動則身動,身動而手臂動。因為身體是放鬆的,外形看似柔軟綿長,而內環境則氣血暢通。
二,虛腋坐腕,為保證氣血的通暢無障礙,腋下要略撐開,形象地說腋下猶如含著雞蛋,夾過緊了雞蛋要夾碎,過鬆了雞蛋要掉下也敲碎,所以要似夾非夾,含而不失。腕關節是控製手掌的關鍵,坐腕就可使手掌即能豎起又使手部的氣血貫通。
三,葉掌柔指,太極拳的手掌應呈荷葉掌,即有撐圓的形態,又不必用力展開,手部所有的關節都微微彎曲,這就使氣血能運行到手指頂端,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到冬天就很少有人手指冰涼,因為保持氣血通暢,就會有能量和熱量保持手的溫暖。
四,通經得氣,太極拳的動作,看似柔緩,好像沒有力量,其實不然,太極拳講究的不是外表的蠻勁和勇猛,而非常注重是內部的氣流和勁力,在手臂的三陰三陽的經絡氣血暢通的狀態下,由雙腿穩健為根,軀體為主宰,形在雙臂雙手。太極拳在熟悉了基本動作和套路後,要體會內勁,所謂內勁,尤如海潮,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內部洶湧澎渤,勢不可擋。太極拳入門後,經過長期揣摩就會體會到體內有暢通經絡,氣血運行的感覺,這就是的氣感。有人將太極拳比喻為陸上遊泳很形象,得氣感就是太極拳運行過程中的沉,重,阻力等感覺,因為演練者感覺到身體的內氣和體外自然氣息的交流。
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眼見為實,所以一直企圖在解剖學上尋找到經絡和穴位,我相信他們將會永遠失望,因為經絡穴位和氣隻有活著的人才有的生命現象,人斷了氣那裏還會有氣血運行的道路--經絡和穴位呢?
在每個人生命的過程中,身體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適甚至疾病,作為一個有生存能力,有獨立人格,並肩負社會和家庭責任的人,應該意識到:健康是負擔起這個責任的根和本,要不生病和少生病就必須注重預防,要將可能發生的各種病情,在萌芽狀態就得以控製和化解,那麽通過太極拳練習和體能鍛煉提高健康水平和免疫能力,肯定是預防現代疾病最積極有效的手段,她應該是如同吃飯,睡覺一樣,成為重要的生活內容。如果你一旦得了毛病,醫生的作用當然是重要的,但僅僅在病急的那瞬間起到決定性作用,整個康複過程又得靠你自己,也隻有用你的智慧和意誌才能把握好整個康複過程和進展,事實證明太極拳等體能鍛煉可以替代某些醫生和藥物的作用,而醫生和藥物則根本無法替代你在太極拳和體能鍛煉中所帶來的快樂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