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地

交流防癌、抗癌最新資訊。歡迎廣大熱心於抗癌事業的專家、學者、醫學界的朋友們、對防癌抗癌資訊有興趣的人士來與賀醫生共同探究和交流!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徐克成醫生手記-連載之四(ZT)

(2007-03-03 09:51:37) 下一個

癌症的化學治療


     化療,就是化學治療,是應用對癌細胞有毒性的化學藥物治療癌腫。化療藥種類甚多,機理各異,按照化學結構,可分為烷化劑、抗代謝劑、抗生素類、植物類等;有些化療藥僅作用於癌細胞分化的特定期(如增殖期),稱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有些則對各期癌細胞均有效,稱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不同的化療藥常聯合使用,或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序貫治療。

單純化療可以治愈絨毛膜癌、腎胚腔肉瘤、神經母細胞瘤、小兒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某些何傑金病;單純化療可以改善下列癌症患者的病情,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小細胞性肺癌、乳腺癌、非何傑金病、睾丸癌、骨肉瘤等。

實體癌腫手術或放療後,應用化學藥物,即輔助化療,可使原發瘤縮小,消滅殘存的癌腫或微小轉移灶,減少癌腫複發和轉移。原發癌瘤在切除前,常有癌細胞脫落進入血循環,隨血流分布於全身,雖然其中大多數被人體的免疫細胞消滅,但仍有少數殘留於體內,成為複發根源。因此在手術或化療後,在瘤負荷很小的情況下,輔助化療有助於減少複發,提高治愈率。

但化療有不少缺點,歸結起來即三“性”,一是用藥的經驗依賴性;二是腫瘤的耐藥性;三是藥物對正常組織的細胞毒性。臨床應用時應擇其優點,去其弊端。

幾十年來化療的經驗表明,單獨應用一種化療藥物,效果有限,其原因仍是與細胞周期有關。如果某一種藥物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則它僅對增殖狀態的癌細胞有效,而這部分細胞,在整個癌組織中隻占少部分,即使將這部分癌細胞殺滅,其餘癌細胞仍會迅速補充,因此,最好的策略是聯合應用作用於細胞不同周期的藥物。但理論上有效在臨床上不一定有效。目前雖然有不少聯合方案,如治療惡性淋巴瘤的MOPP(氮芥、長春新堿、甲基苄肼、強的鬆)方案,治療結腸癌的MOF(5-氟脲嘧啶、長春新堿、甲環亞硝脲)方案,但這些方案的製定主要依賴於臨床經驗,即經驗依賴性。此為一“性”。

二“性”是耐藥性。猶如應用抗生素後細菌會產生耐藥性一樣,癌細胞也會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而且癌細胞對一種化療藥產生耐藥性後,對其他化學結構不同,作用機製不一的化療藥,也會產生耐藥性,稱為多藥耐藥性。為什麽會產生此種耐藥性呢?現在己清楚,耐藥性的產生主要與一種叫P-糖蛋白的蛋白質表達有關。人體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內都存在兩種多藥耐藥性基因,一個叫MDR-1,另一個叫MDR-2,當癌細胞接觸化療藥物後,MDR-1基因擴增,大量表達產生P-糖蛋白。這種蛋白像水泵一樣,能將癌細胞內化療藥不斷"泵"出,讓藥物不能在癌細胞內停留,從而免受化療藥的作用。

三“性”是化療對正常細胞具有細胞毒性。如同放療一樣,化療藥也是“敵我不分”。許多癌症病人怕化療,怕就怕在化療藥性的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脫發。最嚴重的是可引起骨髓抑製,導致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並發細菌感染和出血。目前己有較好的藥物來對抗這些不良反應,如應用“樞複寧”或“康泉”可對抗嘔吐,“甲地孕酮”可糾正食欲不振,“升白能”可改善骨髓抑製。如能恰當地應用這些措施,可將化療的副作用減少到最低程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