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7)
2008 (92)
2009 (126)
2013 (1)
中國醫藥行業近年來熱點不斷:反商業賄賂、“齊二藥”假藥事件、“欣弗”事件、政府推出整頓藥價8條意見、國家發改委連續二十多次大幅降低藥品價格等等。受訪者認為,種種跡象表明,我國醫藥行業正麵臨一次較大的整頓周期,未來2~3年內,整個行業有可能發生一次巨大變化。
作出這一判斷主要基於4個方麵:醫院用藥將進入一個逐步擠壓40%泡沫的過程;兩三年內的藥品藥費增量將主要來自非處方藥(OTC)和第三終端,非處方藥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第三終端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帶動下迅速崛起;有價疫苗前景誘人;醫藥商業整合速度加快。
醫院用藥逐步擠壓泡沫
目前,我國醫藥市場中,中介占據醫院藥品銷售的70%份額,國內藥品又以仿製藥為主,中介通過大比例的帶金銷售,衝擊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製藥企業。醫生因為利益驅動不斷開大處方,醫院藥品銷售並不是市場的真正需求,醫院用藥至少存在40%左右的泡沫,主要以抗生素等價格虛高仿製藥為主。
反商業賄賂將成為我國治理商業環境的長期政策。作為反商業賄賂的重點領域,這一政策的長期效應也必然在醫藥行業逐漸發揮出來。在這一背景下,醫藥行業中介空間將越來越窄,產業鏈利益分配格局勢必重新劃分,未來兩三年,醫院用藥習慣將逐步變化,藥品銷售最終會反映市場需求。目前,反商業賄賂已經迫使中介逐步退出處方藥市場。而由於中介的退出,藥品價格也將因此回歸自然,長期以來處方藥所包含的40%的銷量和價格泡沫將逐步被擠壓。
非處方藥市場保持快速發展
1990年,我國非處方藥銷售規模僅19億元人民幣,到2005年這個數字猛升到800億元人民幣。15年間,非處方藥消費複合增長率達28%,在處方藥新型市場格局下,部分企業將把非處方藥作為新的發展終端。非處方藥藥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自我保健和自我診療需求,預計未來我國非處方藥藥品市場將保持14%~15%的增速。
優勢企業將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特別是像同仁堂、雲南白藥、東阿阿膠等品牌企業。同時,也將有一些新企業在非處方藥市場嶄露頭角。不過,目前,非處方藥市場競爭充分,經過十多年的優勝劣汰,已經形成了一批優秀的藥品製造企業,新的企業進入門坎越來越高。
藥用消費品將是非處方藥市場中尤其值得關注的亮點。目前,我國藥用消費品的市場容量僅20億元人民幣,預計在終端網絡成倍增長和醫藥企業按消費品模式運作的帶動下,未來5年藥用消費品市場的增長幅度將超過10倍,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從投資的角度看,雲南白藥、江中藥業等在這一市場的運作值得追蹤;廣州藥業的“王老吉”涼茶也類似藥用消費品,在飲料市場將會出現井噴,成為廣州藥業一枝獨秀的增長業務,值得關注。
有價疫苗前景誘人
雖然政府對計劃內疫苗投入加大,但計劃內疫苗對於經銷商來說利益較低,難以形成大的積極性。因此,隨著計劃內疫苗覆蓋率的逐步到位,1~2年內計劃內疫苗景氣度將會大大降低。但是,疫苗作為疾病防控的有效手段,隨著生產企業積極介入有價疫苗的研發和生產,並從終端拉動市場消費,未來有價疫苗市場前景誘人,產品創新將決定有價疫苗的盈利能力。
中藥注射劑安全性更加突出
2006年6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暫停使用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暫停受理和審批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的各類注冊申請”,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問題凸顯出來。預計今後這個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突出,對整個醫藥行業無疑是一大考驗。
我國目前每年使用中藥注射劑的患者近3億人次,年銷售額約為100億元人民幣。中藥注射劑已覆蓋21個省市的1400多家醫院,在中藥采購金額最高的20個品種中,注射劑占16種,前五名均為注射劑。因此,醫藥行業有大量企業在中藥注射劑領域投入了很多資金,光魚腥草注射劑就有195家企業生產,中藥注射劑正在走低水平重複的老路。
複方製劑多、非藥典法定品種作為原料使用多、有效成分含量要求低,是直接威脅中藥注射劑質量穩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三大突出問題。我國列入國家標準的中藥注射劑有109種,複方製劑50種,複方製劑原料藥多達3~12味;單方製劑59種,非藥典法定品種19種;注射劑所含有效物質不低於總固體的70%(靜脈內使用不低於80%)即可達到審批標準,這和歐盟等西方國家植物藥注射劑基本都是單方,有效純度須達98%,另2%非有效成分也須明確成分相比,國內標準和歐洲國家相去甚遠。
此外,進入門坎低、生產企業多,更加劇了國內中藥注射劑使用的安全隱患。中藥注射劑質量和安全性問題的浮現,正促使SFDA加強中藥注射劑的監管,設置新的門坎。這必將引起整個行業的一次深度調整。
第三終端迅速崛起
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正在全國逐步建立起來,這種製度以國家、地方政府和農民之間實行20元:20元:10元的費用分攤,組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據有關部門公開的信息,2006年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國試點縣覆蓋率達到40%,2008年覆蓋率將達到100%。由此,500億元的第三終端藥品市場將崛起。早在2005年,一些有遠見的製藥企業已經著手探索農村藥品的銷售。
不過,由於我國農村市場需求的都是普藥,大多數企業並不適合這個市場。不經過充分準備,最終可能是付出遠遠大於收獲。因此,製藥企業進入這個市場,仍應保持足夠的風險準備。
醫藥商業整合速度加快
我國醫藥行業未來幾年總體發展趨勢,是集中度不斷提高,整合速度不斷加快。其中國藥集團的內部資源整合特別引人注目。業內人士預測,華潤有可能以上海醫藥為平台,整合華源醫藥分銷業務,催生出大的醫藥分銷企業。此外,醫院藥品銷售中介70%的市場份額將逐步讓出,大型藥品分銷企業品牌強、品種多,必定能最大化地分享其中的市場。
事實上,近年來,醫藥行業利潤不斷集中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2001年,利潤前10位的醫藥上市公司占該行業上市公司總利潤的42%,利潤前20位醫藥上市公司占該行業上市公司總利潤的66%;2005年利潤前10位的醫藥上市公司占該行業上市公司總利潤的72%,利潤前20位的醫藥上市公司占該行業上市公司總利潤的107%。
目前,醫藥行業市場化的分化,提前於產業政策的效應已顯現,藥品降價和反商業賄賂更加劇了這種分化。未來2到3年內,行業利潤向優勢藥品企業集中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醫藥行業的洗牌將以加速度的方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