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地

交流防癌、抗癌最新資訊。歡迎廣大熱心於抗癌事業的專家、學者、醫學界的朋友們、對防癌抗癌資訊有興趣的人士來與賀醫生共同探究和交流!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中印等發展中國家將為糖尿病付出沉重的代價!(ZT)

(2006-11-06 11:01:22) 下一個

      在過去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從3000萬人激增到2.3億人。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預計,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到3.5億,其中3/4來自發展中國家。來源:國際糖尿病協會
 

  導致世界範圍內糖尿病數字增加的因素很多,但是大多數專家認為,除了遺傳因素之外,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是罪魁禍首。在意大利、德國或是日本,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但是在柬埔寨和墨西哥等國家,由於工業化進程加快及西方飲食習慣的影響,發病率上升的速度要快得多。

 

  發展中國家發病率高

 

  長久以來,二型糖尿病一直是“富貴病”,是西方工業化社會的產物,但是如今,在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10個國家之中,有7個是發展中國家。專家警告稱,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患者比率呈現急劇增加的勢頭,這一問題特別值得重視。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在今年6月10日發表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從3000萬人劇增到2.3億人。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預計,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到3.5億,其中3/4來自發展中國家。

 

  窮人患者最危險

 

  印度和中國正在成為糖尿病大國。不過專家表示,患糖尿病人口比率最高的並非中國或者印度,在加勒比海和中東地區一些國家,患糖尿病人口比率從12%~20%不等。患病比率最高的是南太平洋島國瑙魯。

 

  目前,每年全球有大約300萬人死於糖尿病,死亡率在未來十年內會增加到25%。在世界一些最貧窮的國家,糖尿病患者等於被迅速地宣判死刑。美國的糖尿病患者能夠帶病活很多年,但是莫桑比克的患者隻能再活1年,而在馬裏,一些患者隻能活大約30個月。

 

  患者年齡下降

 

  二型糖尿病曾經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有年輕化的趨勢,由於印度人口中的一半在25歲以下,所以在未來的10年裏,它將更加不堪一擊。

 

  專家警告稱,如今世界各國都出現糖尿病患者年齡下降的趨勢。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主席馬丁·斯林克表示:“糖尿病是全球麵臨的最嚴重的健康災難之一。世界各國政府應該迅速行動起來應對。”聯合會目前正努力尋求聯合國通過一項認識糖尿病嚴重性的決議案,如果決議案獲得通過,這將是首項關於非傳染性疾病的決議案。

 

  -名詞解釋

 

  糖尿病及其類型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升高及多種代謝紊亂為特征的疾病。中醫裏稱為“消渴病”。有一型、二型、妊娠型和其他類型。

 

  不同的糖尿病有不同的發病原因。一型糖尿病發病與遺傳、自身免疫、病毒等因素有關。在兒童期發生糖尿病的病人主要是這種類型的。

 

  二型糖尿病的原因和一型糖尿病不同。人的體內雖然仍能夠分泌一定量的胰島素,但是,由於體內對胰島素的功能反應不敏感,也就是人們常聽說的“胰島素抵抗”,結果血糖也升高了。這種類型的糖尿病與遺傳的關係非常密切,但其遺傳基因複雜,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

 

  糖尿病的並發症

 

  糖尿病的並發症有兩大類,一類為急性並發症,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另外還有感染,包括容易受細菌侵犯的肺炎、皮膚和尿路感染、結核病菌感染等,如不及時醫治可能會危及生命;另一類為慢性並發症,如大血管病變引起的心髒病、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下肢壞疽;微血管病變引起的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神經病變等。

 

  -假說

 

  “節儉基因”作祟?

 

  “肥胖問題就像海嘯,在我們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向我們迎麵撲來。”普拉德布·芻貝博士是目前印度最著名的減肥外科醫生之一,他認為,“印度現在正和西方社會一樣麵臨著肥胖的侵襲,由於各種原因,這種煩擾程度要比西方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普拉德布博士的擔心不無道理。他認為印度人從古至今大多數時候普遍忍受著饑餓,因此印度人的基因與那些衣食無憂的西方人很不同,由此他提出了“節儉基因”的概念。

 

  “所謂的‘節儉基因’就是能在人們進食的時候將攝取的能量轉化成脂肪存儲起來的基因。”他說,“由於食物的缺乏,我們的祖先在吃東西的時候,身體基因就盡可能地將這些養分存儲起來,這樣生存的概率大大提高。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這種基因信息在人體內穩定了下來。作為他們的後裔,我們遺傳了這種基因。因此在經濟增長、食物極大豐富的今天,飲食不知節儉的人們就很容易得肥胖症。“盡管這些觀點還未得到科學的最後證實,支持者已經不是少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