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地

交流防癌、抗癌最新資訊。歡迎廣大熱心於抗癌事業的專家、學者、醫學界的朋友們、對防癌抗癌資訊有興趣的人士來與賀醫生共同探究和交流!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吃得越少活得越長:熱量控製可助人長壽? (ZT)

(2006-11-16 21:35:47) 下一個

  文章作者: 平悅    

 

 

 

  他們長期處於饑餓狀態,他們堅信降低熱量攝入可以延年益壽,他們將“熱量控製”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晚上730分,正是很多人家晚餐的第一道菜擺上餐桌的時間。菜的香味飄進房間,鑽進朱利安的鼻子,撩撥著他的神經。

 

  紐約人朱利安已經開始“熱量控製”生活兩個月了,此時他正處在饑餓狀態。雖然餓得發昏,他也沒有直接進到廚房做飯,而是拿出紙筆計算今晚的晚餐最多能攝入多少卡路裏,什麽樣的食物能夠給他足夠的營養。



   近些年,熱量控製在歐美一些國家悄然流行起來。不少人熱衷於熱量控製的生活方式。他們按照營養學計算嚴格控製攝入卡路裏量,每天隻攝入能夠維持身體正常運行的最低熱量,同時又保證最營養的飲食結構。他們堅信,吃得越少活得越長。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就有專家開始研究控製熱量攝入對各種物種壽命長短的影響。研究發現,熱量控製最多可將昆蟲和老鼠的壽命延長50%,相當於將人類的壽命延長到160歲。難怪,現在有那麽多人對於熱量控製這種生活方式樂此不疲。

 

  對於朱利安這樣的熱量控製初級者來說,麵對自己喜歡的食物有時真的是難以割舍。“熏肉、巧克力、馬提尼酒都是我最鍾愛的,但它們都是高熱量的食物。一旦我禁不住誘惑把它們吃進肚子,我就要用幾個星期的時間降低熱量攝入來抵消它們。”

 

  他覺得熱量控製最難的部分不是留意每天吃的食物所含的熱量是不是在身體裏已經消耗完,而是在吃飯以前計算每樣食物的熱量和重量。但邁克爾和安娜夫妻倆卻並不發愁這件事。他們的熱量控製生活已有快十年了。


  安娜每天平均攝入的熱量大概是1300卡路裏。邁克爾每天則需要1913卡路裏,其中30%來自脂肪、30%來自蛋白質,另外的40%來自碳水化合物。夫妻倆每天都嚴格地按照他們的熱量指標來做飯。

 

  做飯時,安娜的手邊都放著一台筆記本電腦。她透過一套電腦軟體來計算各種食物的熱量和營養搭配。他們做飯時,還有一樣工具必不可少,那就是天平。當安娜用電腦計算時,邁克爾會在旁邊用天平幫忙稱重。安娜會說:“邁克爾,我需要24克的芝麻菜。等一下再稱10克蘆薈和5克雞蛋。我們今天的晚餐按照你的熱量輸入量來做。”

 

  研究熱量控製超過十年的美國學者保羅親身體驗了這種生活方式。他認為,讓身體長期保持饑餓狀態,降低熱量攝入,可以避免過剩的熱量在人體內囤積,減少人體的負擔,有利於增強人體機能的活力從而可以使人延年益壽,挑戰人類壽命的極限。

 

  他還說:“如果人體17小時處於低熱量狀態,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一旦得到釋放會讓人產生興奮快樂的感覺。”“但我們的熱量控製不等於簡單的節食。”保羅補充說,“因為我們的初衷就是保持健康。所以我們不會讓自己因為減少食量而厭食。我們會讓自己的食物包含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要知道厭食就等於慢性自殺,而我們的目標是長壽。”


  盡管熱量控製的疑迷者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但是這種做法並不能被所有人接受。有人認為,降低熱量攝入會弱化人體消化係統、損傷肌肉組織包括心髒。而且在針對熱量控製人群的研究對比中發現,這些人的身體靈活性降低。而且熱量控製的方式並不適合所有的人群。

 

  現代人采取很多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比如學瑜伽、選擇“樂活”。現在熱量控製也成為一些人追逐健康的手段。看看我們的周圍,也許在朋友、鄰居,甚至親人中,已經有人開始這種熱量控製的生活方式了!

 

  在生活中,人們的心理也會影響到食量的多少。據116日美聯社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布賴恩教授就提出了“食品心理學”觀點。布賴恩在試驗中發現,一樣的食物、一樣的紅酒,在不同的心理暗示下,人們對它們會有不同的反應。

 

  在一家小餐廳中,布賴恩事先安排好,讓一位上菜的侍者在快到一位女顧客的餐桌前假裝打了個噴嚏。結果,這位女顧客馬上要求換菜。並且在那道菜重新端上後,她吃得也並不多。他認為減輕體重的最佳方式不是控製碳水化合物或者控製熱量,而在於解決影響人們進食的“背後的鼓動因素”。例如食物的顏色、人的心情以及環境等。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