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為什麽不是厭食就暴食?(ZT)
(2006-10-06 10:15:00)
下一個
她們要麽不吃或少吃,要麽亂吃狂吃;她們的父母為此淚流滿麵;她們的平均年齡不超過20歲—— 9月19日,日本一項全國兒童厭食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曾有26名日本兒童死於神經性厭食症,僅去年就有944名兒童因患有此症前往醫院治療。
上個月,22歲的烏拉圭模特路易塞爾·拉莫斯因為患厭食症,在一次時裝發布會上突發心力衰竭猝死。 而在上海,記者從一些心理谘詢機構了解到,越來越多的女學生因為厭食症的嚴重困擾,到心理谘詢事務所尋求幫助,她們占了求診總人數的60%。心理谘詢師發現,造成這些病例的根本原因竟驚人地相似——因為家庭“病”了,孩子才病了。
撬抽屜找錢買食物
青青(因涉及個人隱私,本文患者皆為化名),18歲,徐匯區某中學高三學生。就在上個月,經過半年多心理治療,她成功擺脫厭食症。回想去年此時女兒的症狀,她的母親形容“簡直是一場噩夢”。2004年夏天,青青根據同學之間口耳相傳的“秘方”開始減肥,結果她的體重在半年內從46公斤減到40公斤,之後她出現一種奇怪症狀:先是瘋狂渴望食物,吃到撐住了才停,然後服藥設法排出,此後絕食數日,並重新陷入對食物的渴求。
有一天早晨,青青媽媽眼睜睜看著女兒一頓早飯吃掉了10塊奶油蛋糕、5隻菜包、8隻燒賣和1隻麵包。吃完後,青青躺在床上難受地直喘氣。這一年來,他們家全亂套了。隻要青青想吃東西,就變得六親不認,經常撬抽屜找錢。厭食症伴隨偶發性暴食症把這個少女折磨得不成人樣,停經長達1年。到處求醫未果的青青父母嚐試尋求心理谘詢師的幫助。心理谘詢師嚴正偉接待了他們。
“為什麽老是想吃東西?”嚴正偉問。“因為心裏覺得煩。”麵前這個1.55米、身材微胖的女學生垂頭喪氣地回答。談話中有個細節引起嚴的注意:今年1月底,青青曾在她姑媽家住過幾天,暴食的症狀減輕了許多。“我回到家就覺得煩,就是想吃東西。” 進一步治療後,嚴正偉發現,青青在家中易“犯病”的原因,和她父親的脾氣有很大關係。青青的父親是個控製欲很強的人,以致於青青無法忍受,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她選擇“吃”作為對抗父親的手段。一個細節是,有時她在外吃了東西,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剩一些帶回家。通過心理谘詢師的分析,她才明白,自己這麽做,目的就是想讓父母害怕,讓他們著急。 找到了病因,青青的治療有了關鍵性的突破。今年高考結束後,青青又經過幾次鞏固治療,終於康複。
發急就咬母親手臂
9月初,一位憔悴的母親硬拖著21歲的女兒來到心理谘詢事務所。她撩起自己的衣袖,手臂上竟是讓人瞠目的牙印和烏青塊! 母親開始敘述女兒的病情。女兒小文從去年開始出現厭食症狀。但沒多久,她突然開始喜歡燒東西給自己吃,經常一燒就是一兩個小時,然後拚命吃掉這些東西,隨後立即跑去衛生間把吃的食物全嘔出來。之後,再重複上述“燒-吃-嘔”的行為。
不但如此,小文和父母的關係日漸冷淡,很少說話;她反常的行為還影響到學業,不得不暫時休學。 母親勸她不能這樣,經常偷偷把她的食物藏起來。小文每次吃不到東西就發急,然後狠狠地咬母親的手臂!“說實在的,我也感覺不到身體上的痛了,就覺得心在流血!”母親對心理谘詢師說。通過細致訪問,心理谘詢師發現,小文從小生活在父母吵架的陰影裏,經常十分煩躁。“父母吵,我就吃”成了她發泄不滿、報複父母的方式。於是,心理谘詢師決定給小文的家庭做綜合治療。 之後這個家庭出現了可喜的變化。父親出門前,會給女兒留個溫馨的紙條;母親會主動燒些可口的飯菜給女兒吃;以前從不和父母打招呼的小文,現在睡覺前會跟父母說“我睡了”;就在2周前,她去美發店做了頭發(她已近2年沒去過美發店了);她最近重拾學業,並在準備考教師資格證書……
最感人的細節是,在治療過程中,小文曾對心理谘詢師說:“我真希望父母能抱抱我!”於是心理谘詢師在做家庭治療時,指導她的父母該怎樣做。有一天夜裏,暴食欲望上來的小文感到十分無助,便來到母親身旁,母親緊緊抱住女兒,哄她在自己的懷裏睡覺。“我太需要這種感覺了!”小文對心理谘詢師說。
通過絕食尋求關注
14歲的歡歡是心理谘詢事務所裏年紀最小的來客。8月初她第一次來時,麵無表情,根本不正眼看心理谘詢師。1.54米的個子,體重隻有28公斤。“她就是沉默,什麽都不肯說。我覺得我遇到了‘對手’!”心理谘詢師告訴記者。
父母說,女兒在學校裏是大隊長,性格開朗活潑,成績也很優秀。但不知從哪天起,她的飯量開始下降,最後每天基本隻吃幾口米飯或幾片蘋果,有時什麽都不吃。再後來,女兒變得沉默寡言,成績也大幅下降。
通過和父母的交流,心理谘詢師得到一個有價值的信息:歡歡並非父母親生,而是從小抱養的。父母之間由於感情不和,也經常在她麵前發生爭執。 與此同時,在心理谘詢師的努力下,歡歡漸漸打開心扉。原來,她有一次通過一個途徑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變得十分煩躁慌亂,於是渴望通過絕食來讓父母心疼她、牽掛她,她怕自己如果身體棒棒的,父母就會不喜歡她、不關注她了。 通過整個家庭的係統治療,歡歡的心結慢慢打開。上周六,心理谘詢師在房內為她做治療時,她聽到門外的父母正在輕言輕語、有商有量地討論事情,她開心地笑了。心理谘詢師知道,這個小女孩的晴天就要來臨了。
【焦點關注】 厭食症跟家庭教育不當有密切關係
“一個家庭係統遭到了破壞,在孩子身上會反映出來。這對厭食症病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這個群體裏有普遍性的意義。”心理谘詢師嚴正偉分析說。
厭食症的誘因多
通過這類病例的谘詢與治療,嚴正偉發現,這種症狀也有其他誘發原因,比如情感刺激、工作壓力或學業壓力,但這種病症跟社會的經濟發展背景密切相關,因此厭食症在發達國家顯得非常普遍。
嚴正偉說,這些女生患厭食症,跟她們的家庭教育不當有著密切關係。“這決不是孩子的事情,而是一個家庭問題的症狀之一。”
40%患者會暴食
嚴正偉說:“在一些大城市,患厭食症的人開始多起來”,很多人誤以為“厭食症就是盲目減肥”。“厭食症這個病名很容易讓人誤解,其實這些病例中有40%的人會偶發性暴食,而且暴食程度驚人。”嚴正偉補充說。
年輕女生發病多
在一份厭食症研究報告中,記者發現發病年齡及性別主要是25歲以下的女性,年齡段分布呈雙峰型,主要在13歲-14歲和18歲-19歲兩個年齡段,目前20歲-25歲的比例呈增長趨勢。
【焦點鏈接】
厭食症女性患者人數是男性的10倍
“神經性厭食症”正成為世界5種新病症之一,而女性患者人數是男性的10倍,每8個患神經性厭食症的人中,就有7個是女性,它嚴重地威脅著女性的健康。英國媒體報道說,英國國內因追隨“極瘦”風潮而患上厭食症等病症的女性最低年齡隻有7歲。專家說,想通過厭食來達到減肥的做法非常危險,這會導致食欲不振、營養不良、乏力、易疲倦和抑鬱等症狀。它還會使正在青春發育期的少女因攝食過少,骨骼發育不全,影響身高,甚至年紀輕輕就患上骨質疏鬆症,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來源: 教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