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7)
2008 (92)
2009 (126)
2013 (1)
2004年3月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在其封麵史無前例地提出這樣的引人深思的問題:為什麽人類在對抗癌症的戰役中是失敗者?為什麽目前抗癌藥物成效甚微?大多數專家認為主要原因是(一)腫瘤細胞的基因具有不穩定性與非均一性即腫瘤細胞異質性;(二)腫瘤細胞多藥耐藥性;(三)當今抗癌藥物設計思想的不完善性等多方麵因素決定的。由於當前抗癌藥物均是基於癌細胞的某些特定的生物學特性而設計的,因此隻能對同一腫瘤細胞內的部分癌細胞具有殺傷力,而其餘的癌細胞均不敏感;再加上癌細胞的耐藥性,完全可以想象療效是差強人意的。
但除了以上的原因外,我個人認為人類在與癌症抗爭中的失敗,更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對癌症的定義或者說對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的認識偏差有關。雖然我們處於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但遺憾的是我們對癌症的發生發展仍然處於朦朧狀態。癌症的病因、發生發展的過程等仍是未知數或知之甚少,因此,人類至今未能戰勝癌症也是很自然的事。
大家知道大約2400年前,希臘名醫希波克拉茨把癌症描述為一種會擴散並像“蟹鉗”一樣侵犯身體其它部分的疾患。而現代醫學教科書撰寫人也不假思索的對癌症有過類似的描述,並相信癌細胞必定會侵犯身體其它部位。但是Dartmouth醫學院教授邁克爾·斯伯恩(Michael Sporn )卻認為這一定義毫無意義,並且認為會對癌症治療產生誤導。他認為,癌症的發生過程比癌細胞侵犯其它器官要早得多。所以他相信癌症治療的最佳策略是限製癌症的發生與發展。也就是癌症治療應防患於未然,這與我們古人所提倡的“上工治未病”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說應該積極尋找那些在我們身上隱藏多年的火種,在它們蔓延成火災之前撲滅它們,即從一開始就設法阻止癌症發展到致命的階段。
斯伯恩在癌症研究領域已經奮鬥了30多年。多年來他一直強調,不要將癌症看成是一個已經長大的癌瘤,癌症是一個過程,稱為癌發生過程(carcinogensis)。癌症是一種多階段的疾病,其間細胞發生多次變化,在其發展過程中可能有很長的潛伏期。 因此隻要我們能在癌發生過程的早期,特別是在某些損害發生的關鍵時刻進行幹預,就可能中止癌發生進程。要做到這一點,醫學界必須拋棄那些認為患者在癌發生初期是“健康”的,無須治療的觀念。隻要患者處於癌發生過程,他們就不是健康的。 有關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數百萬心髒病及腦中風發作的有效預防中得到啟示。眾所周知,心髒病不是從心肌梗塞開始的,而是開始於更早的階段,即血液中膽固醇及血脂高並導致動脈粥樣沉積。我們針對這一過程進行有效的預防性治療,從而達到預防心髒病的目的;腦中風也不是從腦血栓開始,而是從高血壓開始的,所以我們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及藥物進行治療來控製血壓,同樣也達到了預防腦中風的目的。
斯伯恩認為:“心腦血管疾病當然不如癌症複雜,但是原則是一樣的。人們總是為治愈癌症的目標所困擾,卻總是找不到奇跡般的癌症根治術。恕我直言,由於忽略了預防癌症的手段,這些人顯得有點自私。” 令人驚訝的是,這套理論現在就能付諸實施。癌前期的細胞變化表明,多種癌症的發生進程已經開始進行,並且有許多癌前期變化相對容易被發現並去除,還有一些癌前期變化可以通過現有藥物或是療法使之逆轉。 在這方麵已經有了一個完美的例子就是宮頸塗片檢測(Papsmear),這一方法能夠發現宮頸部細胞的癌前期變化。采用這一簡單方法,宮頸癌死亡率已經大幅度降低了,但在宮頸塗片檢測還沒有推廣的國家,宮頸癌仍是婦女的第一殺手。 同樣的方法可以用於結腸癌。雖然不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發展成癌,但是這是結腸癌發展過程中必然的一步。顯然,醫生們已經在做類似的檢測,以期發現一些癌前期變化。不過他們需要在這方麵做的工作遠比已經做的要多得多。
綜上所述,人類隻有認清了癌症發生發展的過程本質,才能更好地防治癌症,其中采用各種方法預防癌症的發生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賀福長醫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