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地

交流防癌、抗癌最新資訊。歡迎廣大熱心於抗癌事業的專家、學者、醫學界的朋友們、對防癌抗癌資訊有興趣的人士來與賀醫生共同探究和交流!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預防結腸癌從飲食做起

(2006-09-08 11:45:25) 下一個
2006年2月1日,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營養學研究所的專家們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強烈提醒人們平時不要吃太多紅肉,否則很容易患上結腸癌。他們在這篇發表的論文當中聲稱,他們已經找到了多吃紅肉誘發腸癌的原因。該研究所負責這個項目的專家希拉•賓漢姆指出,紅肉食品是指牛肉、豬肉、羊肉等,也包括用紅肉加工的肉類製品包括香腸、漢堡牛肉餅和煙熏、醃製的肉食以及罐頭等。這個癌症調查項目小組的研究員們曾花費了10年時間,對歐洲各國50萬人進行廣泛調查,發現每天攝取兩份紅肉,每份超過80克的人與每星期隻吃一份紅肉的人相比,患結腸癌的風險高出1/3。

賓漢姆進一步指出,他的研究小組對數百名誌願者進行調查,這些人中有素食主義者,有飲食均衡者,也有酷愛食肉者。通過分析他們的飲食結構與健康狀況後發現,多吃紅肉會使人大腸細胞內一種混合物含量增多,這種混合物附著於DNA上,一旦達到一定的數目,就可能改變DNA的結構,從而增強了人體患上結腸癌的可能性。 賓漢姆還表示,大腸細胞中的DNA結構雖然能被混合物質改變,但人體自身有修複DNA結構的能力,食物中的纖維成分對人體這種修複能力也很有幫助,所以多吃富含纖維成分的食物有利於避免結腸癌。反之,飲食含纖維較少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則會增加。此外,經常過量食用紅肉也會提高人體患腦部腫瘤和前列腺癌的幾率。

最後英國飲食專家還提別提醒人們,每天吃肉量以200克為宜,盡量不要超過500克,其中紅肉不超過80克,建議盡量多吃白肉(指雞、鴨、魚肉等),因為白肉有抗癌作用。如果每周吃2至4次魚肉即可使人患結腸癌的風險下降50%。另外,應盡量使用減少危險的方法加工烹調肉類,最好用微波爐處理,用水煮或燉。

長期素食、且生活接近自然的佛寺僧尼,由於不食肉食,因此體質都偏屬優質弱堿性,所以很少發現罹患癌症的病例。這一事實從另一個方麵上驗證了上述進行了長達10年的科學調查。最近的一些科學實驗也證實幾乎所有癌症病人血液檢查的結果都是酸性反應。因此有學者斷定在弱堿性體質的狀態下,癌細胞是無法生長、甚至是無法生存的。如果癌症病人或健康人能接受建議從現在起少吃酸性的紅肉類,多吃堿性食物,另外可吃綠藻和帶殼菱角湯等,改變他們的體質,並養成接近大自然的良好生活規律。樂觀加上每天適當的運動。那麽對癌症病人來講,癌症很可能呈現萎縮狀態,或帶瘤生存,甚至完全消失;對健康人來講,意義就更大,可以極大地預防癌症的發生。

那麽,飲食、體質及癌症之間的關係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為堿性體質者,但這部分人隻占總人群的10%左右,成為名符其實的“健康體質者” 。但更多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或稱“病態體質者”。一般認為飲食中的酸性食物過量是導致酸性體質及癌症的根本原因。

據文獻報導,癌症患者幾乎都是酸性體質。比如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曾做過一個實驗:找100個癌症病患者抽血檢查,結果100個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體質。一般認為酸性體質的環境使癌細胞極易生長與擴散,無論是消滅部分癌細胞,還是用補藥加營養,如果不改善酸性體質,癌細胞還會生生不息。癌細胞喜歡酸性環境,其周圍的PH值為6.85~6.95,是偏酸性。人體體液長期處於酸性很容易得癌症,體液的PH值越低越適合癌細胞的生存和發展,哪個組織器官的體液PH值越低癌細胞就容易往哪個器官轉移。 

此外,無論是放療還是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氧自由基,導致體內PH值下降,使人體的免疫功能降低,新的癌細胞在這種環境下又得以繁殖。因此要特別提醒醫生,不要一味地選擇毒性大的抗癌藥,因為毒性越大也越容易傷害肝和腎。肝、腎是人體排泄酸性物質、維護酸堿平衡的重要器官。肝和腎受傷害,人體也就容易酸性化,癌細胞又活躍了。因此,癌症與酸性體質的關係非常密切。
 
因此,正確飲食是預防腸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完全相信,通過改善飲食習慣,不但能更好的調整我們的體內的酸堿平衡,而且也會使癌症的發生率降到最低,對腸癌來講意義更大一些;對癌症病人來講也,正確的飲食習慣也會起到最佳的輔助治療作用。(賀福長醫生供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