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酸性體質與癌症的關係
(2006-08-23 09:59:37)
下一個
大家都知道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為堿性體質者,但這部分人隻占總人群的10%左右,成為名符其實的“健康體質者” 。但更多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或稱“病態體質者”。一般認為飲食中的酸性食物過量是導致酸性體質及相關疾病的根本原因。
與堿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但到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麽毛病,各種檢查均正常。這類人如不注意改善飲食習慣,就會緩慢發展而成為疾病。當人的體液PH值低於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果隻有6.8─6.7時,人就會死亡。醫學證明,如果人體傾向酸性,人體細胞的作用就會變差,廢物就不易排出,腎髒、肝髒的負擔就會加大,新陳代謝緩慢,各種器官的功能減弱,容易得病。因此酸性體質的人很容易疲倦,老化加快。一般認為由酸性食物過多而引起的成年人疾病大致分為四類:1、強酸與鈣、鎂等堿性礦物質結合為鹽類,即固體酸性物,從而導致骨質疏鬆症等疾病。2、強酸或酸性鹽堆積在關節或器官內引起相應炎症,導致動脈硬化、腎結石、關節炎、痛風等疾病。3、酸性廢棄物堆積,使附近的毛細血管被堵,血液流通不暢,導致血尿、腎炎及各種癌症。4、胃腸道酸性過多引起便秘、慢性腹瀉、尿酸、四肢酸痛,如胃酸過多導致燒心、反酸、胃潰瘍等。另外,酸性體質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那麽癌症與酸性體質的關係如何呢?據文獻報導,癌症患者幾乎都是酸性體質。比如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曾做過一個實驗:找100個癌症病患者抽血檢查,結果100個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體質。一般認為酸性體質的環境使癌細胞極易生長與擴散,無論是消滅部分癌細胞,還是用補藥加營養,如果不改善酸性體質,癌細胞還會生生不息。癌細胞喜歡酸性環境,其周圍的PH值為6.85~6.95,是偏酸性。人體體液長期處於酸性很容易得癌症,體液的PH值越低越適合癌細胞的生存和發展,哪個組織器官的體液PH值越低癌細胞就容易往哪個器官轉移。同時,癌細胞會釋放一種名叫L50的毒素,它是一種強酸性物質,會破壞人體體液的酸堿平衡,攻擊體內免疫細胞。
此外,無論是放療還是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氧自由基,導致體內PH值下降,使人體的免疫功能降低,新的癌細胞在這種環境下又得以繁殖。因此要特別提醒醫生,不要一味地選擇毒性大的抗癌藥,因為毒性越大也越容易傷害肝和腎。肝、腎是人體排泄酸性物質、維護酸堿平衡的重要器官。肝和腎受傷害,人體也就容易酸性化,癌細胞又活躍了。因此,癌症與酸性體質的關係非常密切。
酸性體質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當酸性物質超過了人體自身的調節能力,或人體對酸堿平衡的調節能力受到影響時,人體環境的平衡被打破,就產生了酸性體質。一般來說,含磷、氯、硫磺等元素的食品一般為酸性食品,如麵粉、肉類、穀物、油脂、酒類、白糖等;含鉀、鈉、鈣、鎂等元素多的食品一般為堿性食品,如水果、蔬菜、豆製品、乳製品、海帶、堿性飲料等。
總之,正確飲食是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食療的作用就是通過日常生活飲食來達到預防、治療疾病的目的。飲食抗癌要遵循五大原則即是:控製脂肪的攝入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適量的維生素;增加食物中的粗纖維;適量補充微量元素。在遵守這五大原則的基礎上,還需多攝入如下抗癌食品。蔬菜類:胡羅卜、甘藍、西紅柿、茄子、蘆筍、白菜、百合、刀豆、馬鈴薯、豆芽菜、豆腐、黃瓜、苦瓜及生薑等;菌類:黑木耳、白木耳、香菇、平菇、靈芝等;果品類:蘋果、杏、無花果、羅漢果、草莓、烏梅、枸杞子、菱角、橄欖、大棗、山楂、核桃、甘蔗及香蕉等。我們完全相信,通過改善飲食習慣,不但能更好的調整我們的體內的酸堿平衡,而且也會使癌症的發生率降到最低;對癌症病人來講也會起到最佳的輔助治療作用。(賀福長醫生供稿)
謝謝你的好文章,使我們學習到了許多不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