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登上了倫敦紀念碑,站在50米高的瞭望台上,我的心髒跳個不停,這不僅是因為我剛剛從紀念碑的底層沿著陡峭的石級登高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我能從一個嶄新的角度來觀望這座生命力極度旺盛的城市。近在眼前的泰晤士河,倫敦塔,皇家塔橋,聖保羅大教堂,以及其它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築物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那麽的和諧和優雅,它們是這座城市永恒的經典。
就在這些經典之中,還混合了許多現代的元素。它們之中既有外牆排列著五顏六色管道的勞埃茲銀行保險業大廈,也有倫敦橋南端尚未峰頂的歐洲第一高樓。既有子彈頭直衝雲霄的瑞士保險公司的玻璃大廈,也有那並排屹立的三幢英國最高的大樓。大樓以匯豐銀行為首,鑄成了倫敦新金融開發區的標誌。要是沒有這些爭奇鬥豔的現代建築,倫敦就隻能剩下曆史。
我曾經登上過世界上許多大城市的瞭望塔,從高空俯瞰過這些城市的全景。可那都是居高臨下,以一個旅遊者的身份在遠眺一座城市,當被眺望的城市景色定格在我的視野裏的時候,我是一位地道的旁觀者和俯視者。
而在這裏,倫敦紀念碑的瞭望台上,我是一位參與者,我早已熟悉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我就是這座城市中的一員 。倫敦對我而言,猶如第二故鄉。同時我也是一個仰視者,我正懷著敬仰和謙卑的姿態觀望這座城市。
就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條街道的拐角處,矗立著一幢現代的大廈,取代了300多年之前的木屋。在瞭望台上,可以隱約看到大廈的牆麵上,釘著一塊小小的銅匾,我無法辨認上麵的文字。可是我知道正是因為它,才有了這麽一座倫敦紀念碑。
倫敦紀念碑是專門為了紀念倫敦曾經遭遇的一場世紀災難而立的。1666年9月2日,一個星期天的早晨,當四周還沉浸在睡意之中時,離泰晤士河不遠的布丁街上的皇家禦用麵包店就劃破了清晨的寧靜,開始忙碌起來。可是誰也沒有料到,廚房裏的一粒火種竟仗著風,借著易燃物,很快地蔓延開來,最終釀成了熊熊烈火,無情地把倫敦推向地獄。當烈火在4天以後被撲滅時,倫敦近五分之四的房屋已經成了廢墟。據曆史記載,大火發生的100年之前,就有高人預言,倫敦終將遭遇撒旦的威脅,而且逃不過烈火之煎熬。後來的史料證實,倫敦的確多次經受了瘟疫和大火的侵犯。尤其這次災難,竟然全城毀容,險遭滅頂之災。
在慘烈的災難過後,痛定思痛,倫敦人還是擦幹了眼淚,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建一座紀念碑。於是若幹年以後,一座永久性的石頭建築屹立在倫敦的中心,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獨立式石柱紀念碑。
紀念碑的頂端是一輪金色的太陽,假若從遠處觀望,可以看到太陽的光芒。那是希望之光,它發出的熱量足以燒焦撒旦的靈魂,讓他不再為虎作倀。太陽光芒的高度離地麵61米,這個距離正好等同於紀念碑到撒旦火種的木板屋。
紀念碑靜靜地屹立在泰晤士河邊,忠心地護佑著這座城市。300多年以來,無論倫敦經受的是苦難還是歡樂,它都與倫敦共同承擔。紀念碑外牆上的拉丁文和浮雕圖案雖然常常讓我們想起這座城市曾有的苦難。可是,倫敦最終還是沒有倒下。
碑身內部呈圓柱形,就像一個大型的煙囪,垂直的環形石梯是紀念碑內部唯一的設施。石梯沿牆盤旋而上,一直到達碑身的頂端。我在爬梯的時候,企圖計算走過的級數,可是樓梯的寬度隻夠一個人行走,一旦遇上有人下樓,則必須側身謙讓,從而不斷幹擾我的思路,最後不得不放棄。
圓形的碑身內部自下而上開有許多窄窄的縫隙,供外麵的光線能任意透入。走在陡峭的石梯上,每隔一定的高度,會看到一個凹洞沿壁而鑿,從而可以讓人半途坐下歇一歇。不過,在下樓時,我還是一鼓作氣完成了計算台級數的任務,當我的雙腳穩穩地踏在地麵上時,剛好是311級。
2009年3月22日於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