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前不久去日本旅行了一次。所到之處、所見之事完全不同於我以前的經曆。我明白,我所理解的日本絕不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日本,但卻真實地反映了一個短期遊人眼中的日本,故將本文戲稱為《日本鏡像》
同大多數人一樣,我認識東京也是從他的門戶東京站開始的。JR山手線從酒店所在地濱鬆町到東京站隻不過10分鍾的路程。可是卻遇到了典型的東京Rush Hour,我們驚訝地發現,列車上除了頭三節車廂還繼續保持原樣以外,其餘車廂的座位早已全部翻起,成為一節節的無座位車廂。看到這種現象,我不禁想起了我們在關西地區旅行時,經常能見到女性專用車廂。這種專門為女性服務的車廂在早晚高峰時段所起的作用一定也是非同尋常吧,我猜想。不知道東京地區有沒有這種特別的車廂?
東京站的規模和複雜性也讓我們吃驚。一下火車,我們就隻能是人海中的一滴水珠,根本就沒有能力單獨生存。車站裏雖然連接了新幹線,JR山手線和京濱線以及其它不同的地鐵係統,卻都互相獨立。比如,我們若要從JR線轉乘新幹線,就得憑票先出JR線的閘口,再進新幹線的閘口,才能到達新幹線的月台。好在我們的票是通用的,否則的話,我們就得重新買票。
東京站正在重新裝修,車站內寬敞的大廳裏被劃分成一塊塊的裝修區,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車站的運行。到處林立的商店更讓東京站變得繁華似錦。
在東京站的丸之內的中央出口處,站前廣場連同噴水池周圍都被圍上了安全護板,可是掩蓋不了東洋式紅磚鍾樓的魅力。據說一個恢複東京站原貌的修補與擴建計劃正在進行,按計劃要到2011年才能全部完工。可見工程之巨大。到那時,東京站會不會又是一個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世界之最呢。
車站建成於1914年,廣場上的安全護板上圖文並茂地描寫了東京站的曆史和所經曆的重大事件。我的朋友喜歡論古道今,他煞有介事地告訴我,當年(1915年)宋慶齡從上海坐船到神戶,再由神戶搭火車來到了這個剛剛建成不久的東京站,孫中山就是在我們所站的這塊地方迎接他的準新娘宋慶齡的。看來東京站有著太多的迷人故事。
車站麵對著千代田區,那裏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地方。廣場前寬闊的林蔭道穿過兩邊的高樓直達禦花園。禦花園不對外開放,隻有幾個警察站在花園外的崗亭裏。遊客並不多,一塵不染的禦前廣場和背後枝葉茂盛的園林顯得靜悄悄的。天皇的宮殿被高高的圍牆和茂密的樹林所遮蓋,連宮殿的屋簷都無法見到。因此,參觀日本的皇居,完全沒有遊覽英國的白金漢宮那麽有趣,去倫敦的遊客雖然也不能隨便走進皇宮,更無機會見到女王,但是至少還可以看到那輝煌壯麗的宮殿,穿戴特殊的衛兵和騎馬換崗的儀仗隊。可是在這裏,除了警察什麽都沒有。盡管這樣,在護城河的橋頭邊,也還是有許多遊客在徘徊和拍照。顯然人們對於神秘的事物總是特別的好奇。
東京成為日本首都的曆史並不長。1868年明治天皇繼位,這位開明的君主最終支持了衙內的改革派,除了廢除封建割據以外,還對外開放了門戶,實現了日本曆史上的重大變革 - 明治維新。京都東部的交通樞紐江戶城也被天皇欽定為新的國都,正式改名為東京。明治天皇駕崩以後,經曆了大正天皇和裕仁天皇,直至當今皇上明仁,東京已經迎來了第四代天皇。可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裕仁天皇時代,日本對中國和其它亞州國家的侵略,1945年8月15日,當裕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後,在美國的保護傘下,戰敗國日本最終還是維持了皇權,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天皇和議會製度並存的國家之一。
日本的最高權力機構與皇宮僅隔一條馬路,外務省大樓也在其中,在坎坷的中日關係史上,它出現在媒體上的頻率早已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力。
在政府大樓與皇居之間,一條寬敞的人行道沿著護城河穿越鳥語花香的綠化地,人行道上不斷地湧現慢跑的人群。隻見一撥剛過,又來一撥,個個揮汗如雨,逆時針沿河而行。他們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單獨的,也有組合的。一位東京人告訴我們,這種晨練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下期預告:愛恨交加早稻田
東京車站正在進行全麵維修
東京站前廣場
日本天皇禦花園遠眺
東京禦花園廣場
天皇宮殿一角
天皇禦花園周圍
禦花園周圍早鍛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