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極其崇拜的名人中,肖邦(1810-1849)是我心目中的音樂偶像。在他生活的年代裏,他的祖國波蘭一直是處在歐洲列強的蹂躪之中,而且他又太具備斯拉夫民族的敏感性。他的一生是憂鬱的,執著的,這直接導致他要離開波蘭這塊他無法割舍的土地。在他20歲的那年,他帶著一瓶家鄉的泥土,轉輾西行,最後來到了巴黎,在那裏度過了餘生。
巴黎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布爾喬亞的城市,Parisian是巴黎人一個非常自豪的詞語,已經大大地超越了其本身的含義。往往是指巴黎人所特有的那種休閑的文化貴族生存狀態。生活在巴黎沒落的貴族圈子裏,有著法國血統的肖邦(肖邦的父親是法國人)很容易地就顯示出他那特有的巴黎特質。
但是巴黎的生活無法使他忘記祖國,波蘭被蹂躪,他的心在呐喊,他用他的琴聲表達了他對波蘭的思念。他的曲子幾乎都與波蘭有關。每首鋼琴曲中都滲透了波蘭元素。他的曲子裏永遠都帶有如歌如泣的詩人氣質。
這樣一位愛國鋼琴詩人卻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三十九歲時,在他彌留之際,他無法忘懷的還是他的祖國波蘭。他再三地叮囑陪伴在他身邊的唯一親人-他的姐姐魯德維喀(Ludwika),在他死後一定要將他的心髒帶回祖國。肖邦過世以後,他的遺體葬在巴黎正東的拉雪茲公墓(Perre Lachaise Cemetery),他的心卻被帶回了波蘭,安息在波蘭華沙的琵拉教堂(church pillar)。
可見肖邦的才華屬於全人類,但他的心卻隻屬於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