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008-01-24 12:57:21) 下一個
我把學到的東西編輯了一下,大家看看說得對不對。

詩歌的意象和意境

詩歌是藝術地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形式。思想感情是詩歌創作的主旨,從欣賞的角度來看,也就是所說的理趣情韻。但思想感情並不是詩,從思想感情到詩,是一個意象的構造過程,也是一個意境的營造過程,用哲學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具體的外在化過程。一首詩有無詩味,說到底要看這首詩有沒有優美雋永的意象,有沒有感人、發人深思的意境。

那什麽是意象呢?所謂意象,就是主觀的意通過客觀物象的質來顯現的藝術形象。打個比方,比如我想說“我感到很迷惘。”這種感情,在詩歌中,怎樣去構造意象和意境呢?難道我就直接說出這句話麽?或者是運用下麵的修辭,哪一種更有藝術表現力呢?


我是聖徒,在荒野中祈禱——就像溫順的動物埋頭吃草,一直吃到巴勒斯坦海濱。
我是智者,坐在陰暗的房間裏;樹枝和雨點敲擊著書房的窗欞。
我是孤獨的旅行者,走在林間的小路上;水閘的喧嘩,淹沒了我的腳步聲。我長久地凝望著落日中傾瀉的憂鬱的光輝。
我是一個棄兒,被拋在茫茫滄海的岸邊。
我是一個趕車的馬夫,額頭觸到蒼天。小路崎嶇,山崗上長滿灌木,空氣凝滯。飛鳥與清泉遠在天邊!再往前走,想必就是世界的盡頭。


在這裏詩人設身處地構造了若幹形象,幻想出荒野,陰暗的書房,海洋和林中路等意境,描述了自我在不同的氛圍中的主觀體驗,傳達了虔誠,憂鬱,孤獨,希冀等情感,讓這些抽象的詞匯融化到合成的意象中,讓讀者對這些意境產生心靈的共鳴,了解到詩人在選擇未來和自我時的主觀情緒。一個簡單的陳述幻化出萬千的色彩,間接地傳達了詩人的主觀體驗,而這就是詩歌意象/意境的作用。

那詩人是怎樣合成意象的呢?從中國傳統詩歌的表現手法上看,唐詩的方法是消除事相自性後構境, 宋詩的方法是任由事相帶其自性來敘述。所謂消除事相自性,就是將更多的主觀關聯賦予事物;而依據事相自性,就是更多地從客觀規律看事物的關聯。這兩種迥異的意象構成方式,構成了劃分詩歌派別的標準。錢鍾書的《談藝錄》中也說到:“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 從下麵兩首唐宋詩歌中的芭蕉意象的運用,可以體會到手法的細微差別。

唐-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劄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宋-楊萬裏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錢珝的詩中描寫春寒中的芭蕉,其性質是綠葉卷在一處,詩人主觀地再造這個意象,通過卷葉的形狀聯想到綠蠟、書劄,再過渡到羞澀的芳心,賦予了詩作一種朦朧的靈性,富於情韻。而在楊萬裏的詩中,綠影掩映到紗窗上,是一種物性的直接描摹,自然平實。那怎樣改寫這個筆法變得富有情韻呢?鑒於在下了解花間派的筆法呢,信筆編為:

梅子留情香齒牙,芭蕉移影向窗紗。
日長夢醒無人惜,暫憑石欄數落花。

那這兩種表現手法是不是隻是時間上的區別呢?錢鍾書又說道,“夫人稟性,各有偏至。發為聲詩,高明者近唐,沉潛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故自宋以來,曆元,明,清,才人輩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範圍,皆可分唐宋之畛域。唐以前之漢魏六朝,雖渾而未劃,蘊而不發,亦未嚐不可以此例之。” 在這裏可以看到,從共時態的角度來分析,詩歌的唐宋之分是一種風格手法上的劃分,而不僅僅是詩風演變史上的劃分。

如果說唐韻宋理,那兩種構成意象的方法都會有什麽得失呢?唐詩的構象方法能夠空靈,不滯於物,但易流於空洞;宋詩呢?宋詩能廣泛地捕捉世間萬象,但意象容易支離破碎,難以圓通。

既然詩歌唐宋的劃分是一種普適的標準,那就不僅適合於古體詩,而且適合於現代詩,同樣也是適用於外文詩的。例如,前麵引用的蘭波的現代詩,意象的色彩都帶上了強烈的主觀成份,因而頗似唐詩。而後麵的這兩首鬆尾芭蕉的日文俳句,就帶著強烈的由物見心的禪境,頗似宋詩。

古池や 蛙飛こむ 水のをと
寂寞古池塘,青蛙躍入水中央,撲通一聲響。

旅途罹病,荒原馳騁夢魂縈
旅に病で、夢は枯野をかけ廻る

說到這裏,應該看到,詩歌最終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詩人一顆靈動的內心世界,在構造意境意象時,隨物賦形。要做到最高境界還要適當的隱形,最終就是所謂的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