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呼, 虛榮呼
(2007-01-21 12:09:42)
下一個
有兩位朋友的孩子都在去年被全國醫學院終身淘汰, 一位是銀行家的兒子, 一位是建築工程師的兒子, 可以想象, 對這兩家打小孩出生的那刻起就發誓要讓他們當醫生的家長來說, 打擊是致命的. 這兩位小孩都是小學就連跳兩級的神童, 曾幾何時, 他們是父母在人前人後炫耀的資本, 老師和父母都認為他們有100%考上醫學院的能力, 可是最後都大跌眼鏡.
醫院裏的醫生經常自嘲說 : 當醫生不用特聰明, 但必須有一根 "筋" , 就這兩位神童失敗的教訓, 就是兩位都缺乏當醫生的"筋", 按理來說, 法國醫學院的淘汰率並不算太高, 但兩位被大家看好的神童為何在錄取率高達15%的情況下名落孫山, 這就引出一個培養神童是否得不償失的問題, 醫學院的課程不是簡單的數理化或法國文學年年滿分就能學得下去的, 一年級的淘汰性課程要求學生不但數理化和文學都很突出, 在形態學方麵有一定的先天才能, 要是不能在幾分鍾內畫出個很像樣的解剖或組胚圖譜, 別想教授會給你好評的; 還要在人文科學, 法律, 科學史, 醫學史, 哲學史和道德與倫理方麵有非凡的分析能力.
這兩位"神童"的失敗在於他們的家長太急於求成, 早早地讓他們跳級, 進入醫學院一年級隻有十六歲, 十六歲的年紀學數學, 物理, 化學, 純法律或純文學的學科肯定是會成功的, 但這個年齡要求他們對上述的社會和道德倫理問題比十八歲的同學有更成熟的看法 , 恐怕就很難了, 估計這是這兩位神童失敗的主要原因.
每年醫學院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 院長就開明布公地宣布 : 在法蘭西醫學院的錄取記錄上, 幾百年來還沒有文科匯考生成功考上的記錄, 但是不是單純理工科好了就能進得去, 答案是否定的, 考生必須很全麵才能進得去. 對於想把孩子送進醫學院的父母, 太急於求成會得到事與願違的結局 . 對於兩家名落孫山"神童"的家長來說, 後悔是太晚了. 兩年對於一個人的人生算什麽, 為什麽不能讓小孩好好地享受童年的樂趣, 學到更多的社會知識, 有更開闊的思路,讓小孩跳級, 提早進入大學, 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 還是為了孩子的終身幸福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