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可能影響終生
圖文/高燕定
將選擇學校與自己進一步的升學計劃和職業目標緊密聯係起來,是科學地設計人生、規劃未來的非常重要的步驟。
學理工科,做科學研究,當工程師、教授並不是大多數美國優秀學生的目標。美國許多優秀學生的夢想是成為優秀的律師、醫生或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就要進入著名的法學院、醫學院和商學院學習。美國的法、醫、商三大學院不收高中畢業生,隻招大學本科畢業以上的學生。因此,衡量一所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質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看它的畢業生最終能有多少人進入頂尖的法學院、醫學院和商學院。
那些確立職業目標為律師、醫生、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學生,首先必須提前準確地了解到底哪些大學能夠輸送最多學生到著名的法學院、醫學院和商學院,然後設法爭取進入這些精英大學。這是科學、理智地進行人生規劃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美國《華爾街日報》根據調查統計,作出了一個美國精英大學排行榜,並且以“美國最成功的大學輸送器”為題,將這個結果刊登在《華爾街日報》周末版上。這個排行榜是對2003年進入美國名牌法學院、醫學院和商學院的5 100多名學生的背景進行調查以後得出的。調查的方法是:從著名的法、醫、商學院各選5所,調查這15所學院錄取的學生來自哪些大學。被選中的5所法學院是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和耶魯大學的法學院;5所醫學院是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耶魯大學的醫學院;5所商學院是芝加哥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
哈佛大學在這個排名中穩登榜首,2003年有21.4%的各屆哈佛大學畢業生進入上述15所著名的法、醫、商學院;緊接哈佛大學的是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分別是17.96%和15.78%。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三大名校的本科畢業生進入排行榜的前三名,這個結果確實並不令人驚奇。讓人頗感意外的是,這個精英大學排行榜前50名中有22所文理學院是許多中美家長十分陌生的小型文理學院。例如,每個年級隻有500名學生的威廉姆斯學院,9.06%的學生進入上述著名的15所法、醫、商學院,威廉姆斯學院不但躋身前5名,而且排位比其他5所常春藤盟校還要高。這不是僅有的例外,排在前10名的還有阿默斯特學院、斯沃斯莫爾學院,它們把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賓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等4所常春藤盟校擠出了前10名。除了西點軍校和海軍官校外,一共隻有4所公立院校進入前50名,排位最高的是密歇根大學,有2.79%的畢業生進入著名的法、醫、商學院,排名第30位;其次是維吉尼亞大學的2.55%,排33名;著名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隻有1.9%,排名第41位。
以上的調查僅限於15所名校的法、醫、商學院,如果擴大到其他名校的調查範圍,實際數量當然要大大增加,比例也會大大提高。據統計,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有50%以上的畢業生先後上了法、醫、商學院。
對於那些“公認”的名牌精英大學,大家也許沒有什麽異議。為什麽那些“默默無聞”的小型文理學院遠比著名的公立大學的排名要高呢?《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解釋說,從15所學院的招生人員那裏得到的說法是,那些小型文理學院給予學生更好的指導,如讓學生選修了在申請表上看起來更“漂亮”的課程;采取小班上課的形式,學生和教師有較直接和緊密的接觸,較容易拿到好的推薦信,當然,也不能否認;它們也提供真正高質量的教學。這些小型精英大學的優異成就使得許多美國父母不惜花費遠高於公立大學的價錢,將孩子送到私立大學,甚至是送到很小型的、“不知名”的文理學院去。
從《華爾街日報》的這個排行榜可以清楚地看出,本科院校的選擇可能影響終生職業和事業前途。這個統計數據從一個側麵說明,這一切都是可預測、可預見的。當你還沒有踏入某個學校的時候,你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麽樣的機會。這個機會有多大的幾率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有人常問這個問題:我今後想上名牌的法學院、醫學院或商學院,想當律師、醫生或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我現在該作什麽準備?
統計信息是決策的依據。《華爾街日報》的統計數據已經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按圖索驥、精心規劃,努力進入高比例輸送學生到精英名校的“輸精”管道。
一如我以前提到過的,人生是可以設計的。在一個日趨規範化的社會裏,通過科學的設計和努力,人們可以不依靠任何機遇,不依靠伯樂,而完全依靠自己,按部就班地取得可預見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