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川普掛保證,位於印第安納波利斯的開立(Carrier)冷氣製造商,仍因工作將轉移到墨西哥,而計畫裁撤600多名「多餘員工」;同樣位於印第安納州,聚集許多製造工廠的華沙(Warsaw),雖然對全球製造業顧及生產成本,而掀起的「遷廠中國、墨西哥」風潮「免疫」,但這些先進製造業現卻麵臨「找不到工人」的龐大壓力,部分公司甚至可能因為缺工嚴重而不得不考慮遷廠。
由於美國失業率僅有4.3%,達到16年來新低的情況下,不少企業、製造業都出現「人才短缺」的難題,尤其上百萬個嬰兒潮勞工,都已陸續步入退休年齡,而新生代又傾向前往大都市就業,更勞工短缺惡化。
以聚集多家醫療器材工廠、養鴨農場的印州科翠斯可郡(Kosciusko County)為例,該郡是美國73個失業率低於2%的郡縣之一,現有4萬1136名成人勞動人口,其中4萬311人都在工作,由於工業項目的特質,讓這些企業並沒有受到製造業式微的影響,也從各家工廠,紛紛因為勞工成本等因素,搬遷到中國、墨西哥的「逃離風」之中「免疫」。
然而得以留在美國本土的製造業,尤其是被視為「鐵鏽帶」工業區救贖的先進製造業,目前卻遇到「找不到人上班」的困境,印第安納州州立博爾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勞工經濟學家席克斯(Michael Kicks)表示,再這樣下去,這些公司遷離的機率會「相當高」。
在印州的華沙、哥倫布(Columbus)等地,也有相同情形,其中華沙幾乎是世界骨科醫療器具的主要生產地,年產值高達170億元,其中捷邁邦美公司(Zimmer Biomet)公司規模最大,雖然該公司現有人力,還可以勉強趕上不斷成長的市場需求,但已經「非常吃力」。
華盛頓郵報報導,捷邁邦美的人事經理林維爾(Matthew Linville)說,「產品需求十分高,有技術的勞工卻很有限。」該公司為了保持生產力,不惜投下重金,提供住宿、交通,從波多黎各、新澤西等地,延攬工人到當地加入生產行列。
捷邁邦美總裁戴普(Rob Delp)表示,公司沒有計畫要從華沙遷走,華沙是他們發跡之處,要「拔除根本」對公司,「不是不可能,但非常困難。」
當地另一家「精準醫藥科技公司」(Precision Medical Technologies)經理克利斯提納(Ryan Christner)說,現在要補滿懸缺的10名勞工人力,都極不容易,一直無法僱足工人,也使工廠生產效率不佳。一旦人力問題解決不了,「也隻好把工廠搬到可以提供足夠人力的地區。」
根據資料顯示,這些工廠的技術工人,高中學曆或參加過技術訓練課程者,年薪可拿到5萬元,這大約是印州的中位薪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