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另一個觀點看華人在美國 (ZT)

(2006-09-09 14:16:34) 下一個
另一個觀點看華人在美國 (ZT)

美國所謂的主流社會和上流社會ZT

許多人在討論中國人為什麽不能進入美國的“主流社會”的問題,而我的看法是:所有的中國人都已經進入美國的“主流社會”,隻是沒有進入美國的“上流社會”----而後者卻是不重要的。

先談“主流社會”。事實上,美國是一個平等的社會,不存在什麽“主流社會”,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沒有主次、先後。中國人喜歡以淩駕別人之上來顯示成 就,就特別想進入什麽“主流社會”,可是哪裏有什麽“主流社會”呢?如果你說白人就是“主流社會”,黑人就是“次流社會”了嗎?那不等於種族歧視嗎?

  所以我說:所有的中國人都在“主流社會”,因為美國社會承認他們是社會的組成部分。

  但是中國人還是感覺到別人的歧視。開始的時候,他們以為是因為自己窮,以為一旦有錢了,發達了,別人就會對自己客氣,於是拚命工作,攢好多錢,終於買了特大的房子、豪華的汽車,出入在最昂貴的地區,可是,中國人還是中國人,美國人還是不正眼看你。哼!這些“經濟動物”----這是中國人的結論。

  這就大大地叫人受不了,覺得自己實在無法改變二等公民的命運,這種人生價值的失落,是許多中國人最終要“葉落歸根”的原因。

但是我們不得不反省自己----許多中國人確實自私,不懂得奉獻。我參加過中國人的教會,他們許多人都是富豪,家裏有值得炫耀的房產和名車,子女上的都是私校,可是教會的奉獻卻總是不足;我也去白人的教會,他們中許多人隻是做普通工作的人,住在公寓裏,開的也隻是老舊的車,但是他們的教會奉獻卻總是超出預算的需要。我還聽說這裏的西裔、非洲裔人奉獻更多,你可以從他們漂亮、神氣的教堂看出一二。

  我看到美國人家庭的小孩去為社區服務,甚至有休學為教會宣教的,家長都會支持(或者被認為是不管);而中國的家庭教育卻隻是為哈佛、麻省去的----徹底的實用主義。中國人還普遍認為“好”的教育就是用錢堆出來的,就是為了好的工作、好的薪水,而不是教子女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有奉獻的人。

  要贏得尊重,除了要懂得奉獻,還要有個人品味。如果說中國人作為整體要花一百年才會學會奉獻,那麽,依我看還要花三百年才能有品味,當然這種品味決不是有了錢以後幹點附弄風雅的事,而是一種真實的人生態度和情趣。

  中國傳統文化固然有品味,但是現在已經流失了,商業和科技已經徹底取代了文人士大夫的東西。這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失敗,這方麵我們就是做得不如日、韓,盡管我們多麽恨日本,可是人家比我們有傳統。我們的曆史書上有傳統,但是我們的生活、言行卻沒有傳統。

  再說“上流社會”。我們可以說,中國人沒有進入美國的“上流社會”。但是這沒有什麽可以令人不快的。你要知道,就是比爾•蓋茨這麽有錢,這麽會奉獻(他的每次捐獻都以千萬、億計),他也不是什麽“上流社會”的人,因為所謂“上流社會”,是那些祖輩有巨額家產留下來、醉心時尚生活的人群。這些人當然是有品味的,他們很懂得收藏藝術品,喜歡在藝術和時尚活動中丟錢,比爾•蓋茨也正學著這樣做。這樣的“上流社會”隻是社會的“上流”,但是人太少了,不能稱作“主流”。我們中國人在這裏可能門也摸不著,但是這不重要,因為我們要得到的隻是和多數人一樣的尊重。

  總而言之,我們中國人已經在美國站穩了腳跟,是“主流社會”的一員,但是要贏普遍的尊重和認同,還有很長的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