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留學”興起 中國移民送子女回國受教育
(2006-09-09 14:16:33)
下一個
“逆留學”興起 中國移民送子女回國受教育
新聞來源: 哈爾濱日報
近年來,國內家長爭著把孩子送出國留學,不少在國外打拚的中國移民卻在想方設法將孩子送回國內接受“中式”教育,這種趨勢在哈爾濱露頭。對他們而言,讓孩子回國讀書既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掌握漢語,又能更直接地了解中國傳統不忘本,同時,國內嚴格的基礎教育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上進心。
去年,哈市新陽路小學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小虎,小虎9歲了,長得高高大大的,卻一個漢字都不會寫、不會讀,本應讀三年級的他,選擇就讀該校二年級。原來小虎剛從國外回國,此前他一直生活在澳大利亞,講英語。
現在不少中國移民選擇將孩子送回國內接受教育。在澳大利亞從事財務工作的小虎的母親王女士說,她帶孩子回國學中文就是受了這種影響。她有兩位朋友就是在孩子8歲時,分別把孩子送回上海的小學去學習,現在已經學了兩年還沒有回澳大利亞,王女士的朋友告訴她,在國內讀書的孩子進步很大,朋友準備讓孩子讀完小學再走。認真考慮後,王女士將孩子帶回家鄉哈爾濱,盡管這種選擇以孩子要降級,她的工作也得放棄。如今,孩子在哈爾濱已經讀了一年了,成績名列班級前茅。王女士說她並不後悔,讓孩子在國內學習兩年,看似耽誤兩年的學習,其實,對孩子學業的影響不大,孩子回到澳大利亞肯定能追上當地孩子學習的進度。而從長遠看,這一段人生經曆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
據悉,小虎並不是第一個被送回哈爾濱的“小留學生”。據新陽路小學有關人士介紹,此前,還有一名來自美國的女孩在該校的二年級學過半學期,但因為跟不上教學進度,提前回美國了。另一名從新西蘭回來的孩子,在南崗區某小學學習了一年後,去年底回了家。此外,從法國、日本等地趕在假期回來學中文的就更多了。
讓子女回國接受“中式教育”的哈爾濱人越來越多。為何他們出國後卻選擇了讓子女回國受教育?記據了解,擔心孩子忘記母語擔心孩子忘記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很多身居異國的哈爾濱人的一件心事。
王女士介紹說,比起其他在澳大利亞的孩子,小虎學習中文更有優勢,因為全家包括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老爺都居住在澳大利亞,在家裏大家都說中文。小虎會說簡單的對話,但不會寫和讀,對成語的理解也顯得吃力。後來,小虎和其他中國孩子一樣參加中文補習班,一周一次課,有點像國內的課外興趣班,盡管這樣,還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語言環境,授課老師的資質難以保證等原因,中文水平得不到提高。最後王女士下定決心:把兒子送回哈爾濱,姥姥老爺一起回國照顧,自己和孩子的爸爸輪流回國看管。
回國時趕上暑假,王女士為小虎請來家教專門苦攻拚音,效果不理想。在班級就讀後,考試成績隻有40分。製定教學計劃後,在老師親友的支持、鼓勵下,他才慢慢入了門。現在,小虎的中文說得蠻流利,成績躍居班級前茅。小虎在學校交了許多朋友,每周參加籃球訓練,學吹黑管,學畫國畫。他的生活習慣也大有改變,愛吃水果和蔬菜了。
“中國強大了,我們在國外感受得更強烈、直接,受重視程度都不同了。在法國,很多老外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都在學漢語;作為中國人,自己的子女不會寫中國字、說中國話,這是不能原諒的。”女兒在國內讀完幼兒園,到法國兩年後又被父親送回哈爾濱來學中文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小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強、速度快,法語、英語學得快,可中文遺忘的速度也很快,所以,我們決定讓她利用假期重拾中文記憶。讓孩子在兩三種語言之間流利轉換,從小培養她對中國的感情,這種“中國背景”對女兒的成長是不可少的。
王女士說,多掌握一門語言對提高孩子日後的競爭力都會有幫助,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漢語教學在國外的推廣,中國的家長更希望孩子能學好中文。隻要國內有親屬或經濟條件允許,很多中國人都打算趁孩子年幼,讓孩子回中國念幾年書。這種綜合性的智力投資,比自己在家教中文或每周去一次中文學校有效得多。
牢記中國文化和曆史“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中國人,以“龍的傳人”為驕傲,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忘本、忘根,成為黃皮白心的“香蕉人”,這也是許多中國家長讓孩子回國受教育的原因。
在學習期間,一次,小虎突然氣憤地告訴王女士:“日本人侵略中國,他們殺中國人。”原來,小虎在《走進哈爾濱》課上,看到了日軍侵華遺址——731部隊的簡介,使他對日軍侵華曆史有了深刻的感受,而此前,他對此事一無所知。在課堂上,他還了解了哈爾濱的特產、旅遊景點等風土人情,加深了對家鄉的認識和熱愛。一年下來,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讓小虎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感性的認識,加深了理解。
新陽路小學社會與品德課高級教師胡文虹親自指導小虎的學習,她說,中國的曆史、文化的教育,隻有在國內才能學到、感受到。這是國外優質的教學環境、福利待遇都無法給予的。所以,父母在子女世界觀形成前,讓其回國接受中式教育,了解中國的曆史、文化,形成東方人的認知觀,是一種有遠見的選擇。國內教學水平更高中國紮實的基礎教育也是推動家長讓孩子回國讀書的重要原因。
出國後,許多人發現,國外公立小學的教育太寬鬆,在澳大利亞,小學都沒有課本,回家幾乎沒有家庭作業,數學教學很淺,進私立小學又太昂貴。而國內中小學教育知識豐富,紮實有效,教師素質也越來越國際化,激烈的競爭更利於培養孩子的上進心。因此送孩子回國讀書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利。
美國亞洲協會上個月公布的一份題為《全球時代的數學和科學教育———美國能從中國學到什麽》的報告指出,中國學生學習更多數學和科學知識的原因是他們更用功,他們在校和在家的學習時間是美國學生的兩倍。中國基礎教育的深度、難度超過許多國家。
王女士說,在國外,中國留學生省吃儉用、靠埋頭苦讀獲得文憑,然後成家立業生子,他們寄希望於孩子能超過自己,但許多西方國家公立學校教學速度普遍較慢,有的國家講求平均主義,作業10分鍾就能寫完,甚至不留作業。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喪失競爭意識。而回國後,在升學、就業的壓力下教學比較嚴格,在感受國內教育氛圍的同時,對培養孩子競爭能力有益。王女士說,國內的三好學生的評比、考試成績排名等激勵孩子學習的方法,在澳大利亞是絕對不存在的,老師常做的是無時無刻不在鼓勵、肯定孩子,這反倒讓中國父母感到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