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蓋茨基金會總部 累計捐款超過百億(ZT)
(2006-08-22 17:24:10)
下一個
探訪蓋茨基金會總部 累計捐款超過百億(ZT)
新聞來源: 環球時報
位於西雅圖的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總部大樓。劉 雯攝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劉 雯
當世界第二大富豪巴菲特把近300億美元的巨額資產捐給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時,這意味著全球慈善業從此誕生了一個“巨無霸”。軟件大王比爾•蓋茨1994年以9400萬美元創建的這個基金會,加上巴菲特的捐贈,如今已經擁有600億美元的資產。在世界銀行全球179個國家的GDP(國內生產總值)排行榜上,這個數額差不多相當於第53位。也就是說,蓋茨的基金會所擁有的財富已經超過120多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一個擁有如此龐大財富的慈善機構是個什麽樣呢?這些善款又是如何管理呢?
辦公樓很普通
接到采訪任務後,記者從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網站上查到了專為媒體所設的電子信箱地址,並立即發去了采訪信。幾小時後,就收到了一位名叫艾米的女士的回信。她在信中寫道:“你可以想象,這兩個星期來,我們為了應對媒體的采訪要求,是多麽緊張繁忙。”自巴菲特宣布將其大部分財產交給該基金會之後,她們就一直忙得不可開交,現在已經無法再安排新的采訪了。不過,她表示可以提供一些材料。記者注意到,艾米給的電話號碼是華盛頓特區的。在電話中,艾米告訴記者,她並不是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雇員,而是該基金會聘請的顧問公司的雇員,專門負責與媒體打交道。基金會現在采取的政策是不接受直接采訪。艾米建議說:“你可以去位於西雅圖的總部看一看。但那幢辦公樓很不起眼,也沒掛招牌,說不定,你一眨眼就走過了。”
的確如此。記者就住在西雅圖,可從沒聽人說起過該基金會的總部在哪裏。問了不少人,他們都不知道,在基金會的網站上也沒有標明辦公地址。最後記者還是在穀歌網站上搜到了地址:西雅圖,東湖大道東1551號。打電話確認後,記者立即驅車前往。
記者抵達目的地一看,那兒沒有什麽醒目或高層的建築,隻有一棟三層的灰色建築,麵對街道的一麵沒有入口。轉到了街背後,才看到一個圍起來的停車場。入口處立著的一塊牌子上標著門牌號碼:東湖大道東1551號。停車場的另一頭通向辦公樓入口。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築難道就是富可敵國的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辦公地嗎?門口的警衛告訴記者,從1999年起,該基金會就在這兒辦公了。而此前,“蓋茨基金會”是在蓋茨老爸住所的地下室辦公。他遞給記者一份簡介,封麵上印著:“為一個更公平的世界而工作。”
辦公樓裏比較安靜,工作人員不多,但都顯得很忙碌。牆壁上掛著比爾•蓋茨夫婦在出席慈善募捐會或是在訪問非洲時的留影,其中一幅照片上比爾•蓋茨的懷裏抱著一個嗷嗷待哺的非洲嬰兒。
據介紹,基金會現有雇員263人,其中包括兒童健康顧問、公眾健康管理專家、律師、財務人員等。目前基金會的工作主要由蓋茨的妻子和父親負責。這次巴菲特的大筆捐助可能要讓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數量翻一番。而向外的捐助也會大幅增加,去年的捐助額為13.6億美元,今年預計將超過30億美元。
基金會一直在籌劃建造一處新的辦公地點,以滿足快速擴大的需要。新總部計劃建在西雅圖中心的第五大道上,占地12英畝。為了從西雅圖市購買這塊地皮,基金會出價5000萬美元。整個建築定於今年年末動工,2010年冬天開始使用。其中引人注目的一個內容是,新地點將設有一個公眾訪問中心,任何人都能在那裏直接了解基金會的情況。
因老蓋茨拿的一張圖表而誕生
談起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誕生,一定要提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比爾•蓋茨的父親威廉•蓋茨。據說,蓋茨在致富之初對慈善事業非常冷漠。當時他認為:“我有一個公司要管理。我為社會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讓這個企業成功。”一天下午,蓋茨的父親拿來的一張圖表促使他對慈善事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蓋茨還能清晰地回憶出當時的情景。“那天下午,我正在辦公室裏研究一個新軟件,我的父親突然來到辦公室,手裏還拿著張紙。紙上畫了個圖表,內容是每年死於一種特殊病毒的非洲兒童人數,有好幾百萬!我很震驚,因為這種病在美國早已消失。刹那間,我突然意識到,慈善家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1993年,蓋茨出訪非洲,當地人民的極度貧困給他帶來了更大的震撼。1994年,在父親的建議下,他拿出了9400萬美元,建立了威廉•蓋茨基金會,這就是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前身。同一年,蓋茨同梅林達結婚,梅林達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相信慈善事業與靈魂有關。在她的幫助下,蓋茨的慈善事業越做越大。1997年,蓋茨和夫人梅林達又成立了一個新的基金會:蓋茨圖書館基金會,致力於通過公共圖書館使更多人有機會使用科技資源。1999年,該基金會更名為蓋茨學習基金會,隨著名字的改變,基金會的工作重心也發生變化,由資助公共圖書館轉變為資助家庭困難和少數族裔的學生,讓他們有上學的機會。
2000年,蓋茨名下兩大基金會合並成為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工作重點也合並在一起,致力於擴大以下四個方麵的權益:全球衛生保健、教育、圖書館公用計算設備以及給予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區弱勢兒童和家庭的支持。
一共捐款108億美元
在基金會的網站上,記者看到這樣兩句話:“所有的生命——無論是在哪裏度過——都具有同樣價值”,“那些獲得很多的人,也應該做出很多”。
截至今年6月,該基金會的捐款總額已經高達108億美元。這些捐款主要集中在全球衛生保健以及教育上,就它在公共健康的捐獻來說,就足以與世界衛生組織相提並論,它挽救了至少67萬人的生命。這兩大方麵,又分出若幹個項目,遍及美國50個州和世界100多個國家。基金會資助的很多國際慈善項目都涵蓋中國,比如基金會支持的以消除沙眼為目標的海倫•凱勒國際項目就涵蓋中國,該項目的資助金額為500萬美元。1999年,該基金會贈款200萬美元給位於華盛頓特區的“中國基金會”,用來資助中國基本衛生服務項目。
據介紹,蓋茨基金會不對個人以及服務於宗教的項目贈款。任何希望申請贈款的組織,務必仔細閱讀該網站上登載的各項目資格要求,查對各項目內容規定表格,遵循各項目申請程序等。
與單純捐款者不同的是,蓋茨基金會以“投資”的眼光來看待慈善事業:受捐助團體必須達到預定目標,基金會進行定期考核,作為下次捐助與否的依據。基金會把收益者當作“生意合夥人”看待。一個最常見的做法是:要求有關政府或非營利機構拿出至少同樣金額的捐贈;在向一個新的申請者提供捐助之前,它要求對方證明自己將來能夠自立,並且監督和要求收益人達到既定的目標,否則免談,或者得不到進一步捐贈。蓋茨夫婦還親自前往非洲各地檢查捐款的落實情況。
散財的同時還要忙著掙錢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這裏的許多工作人員都是投資高手。原來這不僅是一個慈善機構,還是一家很會賺錢的投資機構,它的管理模式和商業公司有幾分相似。基金會理事會(類似於商業公司的董事會)有3名理事,分別是蓋茨、梅林達和蓋茨的父親老蓋茨。在理事會下麵設有CEO(首席執行官),負責具體工作的執行。現任CEO帕蒂•斯通斯福曾在微軟公司擔任高級副總裁,是蓋茨的老部下,十分擅長經營和投資。
比爾•蓋茨本人崇尚分散風險和均衡投資,蓋茨基金會的投資也貫徹著這種投資理念,投資以“多樣性”和“保守性”聞名。據媒體報道,該基金會在美國主要是投資傳統經濟中的一些企業,其慣用的手法就是“趁低吸納”,即購買一些價格已經跌到很低的企業股票,等待股價上升時拋出獲利。2004年,蓋茨基金會就被中國證監會批準成為中國股市的合格境外投資者,基金會的部分資金已借專業經理人之手投資於中國股市。
據《福布斯》報道,該基金會2003年以268億美元的資本獲得了高達39億美元的投資報酬。大多數人對基金會的這種做法表示理解。實際上,慈善機構投資賺錢在美國並不少見。
哈佛商學院的管理學大師邁克•波特認為,由於管理不善或者花錢不善,人類浪費的善款不下數十億美元,很多慈善活動根本就沒有什麽效果。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波特建議慈善活動應該向商業活動學習。實際上,通過投資經營擴大慈善事業已經成為美國許多慈善基金會的基本運作模式。▲